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鱼病分类及图解,正确分析发病原因才能精准诊断鱼病

人气:191 ℃/2024-05-09 20:27:53

一、鱼病发生的原因:外因与内因、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

为了较好的掌握发病规律和防止鱼病的发生,首先必须要了解各方面的原因,鱼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查找根源时不应只考虑某一个因素,应该把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才能正确的找出发生鱼病的原因。

(一)外部因素

1.化学物质

如果鱼池长期不清塘,池底会堆积大量没有分解的剩余饵料和鱼类粪便等积累物质,这些积累物质在分解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同时还可能会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害气体,其超量时会毒害鱼类。

2.酸碱度

养殖水体应以PH6.5~8.5为宜,水体pH值低于5或高于9.5时,会使鱼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的生长和生存有直接影响。在低溶氧时,水中鱼对饵料的利用率较低,体质渐虚,溶解氧低至浮头时,如果短时间内不增加水体溶氧量就会造成鱼体死亡;溶解氧过多,或过饱和时,则又可能会使水花(鱼苗)或苗种患气泡病。

4.水温

水生动物在正常条件下,体温是随着外界的水温变化而变化的,外界水温变化过快,鱼就难以适应,容易造成死亡。苗种在运输过程中和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不超过3℃,长期的高温或低温对鱼会产生不良影响。

5.机械性损伤

拉网捕鱼,鱼种运输以及人工授精时的操作不当,常使鱼受伤,引起组织坏死,同时伴有出血现象,使鱼容易被水霉污染。

(二)生物因素

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而引发的,另外还有一些直接吞食或直接危害鱼的敌害生物,如池塘里的青蛙会吞食鱼的卵和幼鱼。

(三)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和混养比例不合理

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混养比例能够增加鱼的产量,但当放养密度过大时会造成缺氧并降低饵料的利用率,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不一致,体型大小悬殊,同时由于缺乏正常的活动空间,加之代谢物增多会使其正常的摄食生长受到影响,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

另外,不同规格的鱼同时饲养会发生大欺小或相互追咬的现象,长期受欺负的鱼、被咬伤的鱼往往有较高的发病率,当然鱼类食性不同,混养时应注意比例和规格,如果比例不当不利于鱼的生长。

2.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营养不全面,不能满足鱼的生长发育的需求,如长期缺乏或欠缺维生素、无机盐,同时不清洁或变质的饲料,投食不均匀及水草丛生,水质恶化,投喂不规律等均能引发鱼病。

3.消毒不彻底

鱼体、池水、底质、食场、工具等消毒不彻底,会使鱼的发病大大增加。

4.检疫不严

从外地引种时,未经检疫,使伤鱼、带病原体的鱼混入池内,从而引发鱼病。

(四)内在因素

一条鱼是否得病,除上述外在因素外,主要还取决于鱼的内因,即鱼的免疫力,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对于不同的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如出血性水肿病会引起鱼大面积的死亡,而三代虫病等引发的疾病危害要小得多;另外于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同一疾病的抵抗力也有所不同,如苗种期得小瓜虫病的机会要大于成鱼期。

二、鱼类患病的源头

鱼类患病多是鱼体与其生活的水环境不协调的结果。一方面鱼体质差、抗病能力弱。另一方面,水体水质不适合鱼类生活,存在危害鱼类生活的病原体等致病因素。

环境因素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池塘条件三个因素。物理因素,主要为水体温度和透明度。一般随着水体温度的升高,透明度会降低,病原体的繁殖速度会加快,鱼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是个别喜低温种类的病原体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等。化学因素也就是化学指标,通常是指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

养殖池塘中化学因素主要是溶氧量、pH值和氨态氮含量,在溶氧量充足、pH值适合和氨态氮含量比较低的时候,鱼病的发生率自然不高,反之的话就很容易发病了。比如在缺氧的时候鱼体很容易感染烂鳃病,pH值低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病,氨态氮含量过高时极易发生暴发性出血病。

池塘条件主要的就是指池塘的大小和底质。一般来说较小的池塘温度和水质变化都是比较大的,鱼病的发生率也会比较大池塘的高。底质为草炭质的池塘pH值一般都会比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导致鱼病发生率较高。

底泥厚的池塘,病原体含量高,有毒有害的化学指标一般也比较高,因而也容易发生疾病。很多的鱼病可能都是由于各种的生物传染,某些生物侵袭鱼体所导致的,这些来讲都应该算是生物因素了。

很多的鱼类生病都是由于一些个微生物和寄生虫,正是由于他们在鱼类的体表或是体内寄生生活,它们就需要鱼体的营养,这样一来就会破坏鱼的组织和器官,严重的影响了鱼类的生命活动。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染性疾病和寄生性疾病

另外,还有一些生物,如水藻和水绵等,它们在池塘大量繁殖时,消耗肥料使水质变瘦,同时影响鱼类活动,也妨碍打网操作,有时甚至会把鱼网死。水蚤、鸥鸟和椎实螺等是鱼类寄生虫的宿主,对鱼病的发生影响很大。水鸟、水蛇、水生昆虫、肉食性鱼类和青蛙等,这些都能直接伤害或吞食鱼类。

人为因素,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的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如放养密度过大、大量的投喂人工饲料和机械性操作等等,都会使鱼病的发生率大幅度的提高。鱼的体质因素主要为品种和体质,是鱼病发生的内在原因,也是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的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鱼类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抵抗力都很强,鱼病的发生率较低。

鱼类的体质也与饲料的营养密切相关,当鱼类的饲料充足,营养均衡时,鱼的体质就会比较健壮,较少得病,反之体质较差,免疫力降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有时由于拉网运输时操作不当,导致鱼体受伤严重,一时间很难恢复,导致病菌乘虚而入,使得鱼病发生。

三、鱼病的诊断:根据内脏的多种症状来精准判断病因

在诊断鱼病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对鱼的体表和鰓部进行检查之外,鱼的内脏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检查的内脏内容是有很多的,所以,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地做好观察工作。

1.解剖观察

首先我们需要将病鱼放到解剖盘内,之后我们还要用剪刀或是手术刀将一侧的鱼鳞清除掉,在清除掉鱼鳞的地方,将鱼的皮肤剪开,还需要剥去一部分的皮肤,观察皮肌肤是不是变成了红色。

然后我们再在肛门处下剪,一直往上剪一直剪到鱼体腔的背部,在转过来向前剪,一直剪到鱼的鳃盖后缘,另一路要沿着鱼的腹中线往前剪,一直剪到鱼的鳃盖后下缘,最后我们需要将这一部分的皮肤整个的去掉,就可以露出鱼的内脏器官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观察了,首先要观察鱼的腹腔内是不是有腹水,如果是有腹水的话,腹水的颜色又是什么样的,有没有我们肉眼可以看到的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都有鱼怪、线虫、舌状绦虫和长棘吻虫等等。然后我们要仔细地将体内的各个器官用剪刀分开,分别仔细的观察每个器官是不是有患病的症状。

肝胰脏:有没有肿胀的情况,有没有变色的情况,是不是呈花斑状,是不是有白点,是不是有脓包和结疖等。

胆囊:是不是肿大,是不是颜色变淡,是不是变得稀薄。

肠道:取出肠道,用剪刀一直剪到后肠,分成前、中、后三段,放在解剖盘中,轻轻把肠道中的食物和粪便去掉,然后进行观察。

如果发现肠道全部或部分出血呈紫红色,就有可能是肠炎病和出血病。前肠壁增厚,肠内壁有散在的小白点或成片状物,可能是粘孢子虫病或球虫病。在肠内寄生的较大的寄生虫,吸虫、绦虫和线虫等这些都是容易被观察到的。

2.肉眼检查

用肉眼检查主要以症状为主,我们需要观察各种各样不同疾病的临床症状,一种疾病通常会有好几种不同的症状,我们就拿肠炎来说,有鳍基部充血、蛀鳍、肛门红肿和肠壁充血等症状。如果是同一种症状,很多的疾病都是可以出现的,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赤皮病、烂鳃和肠炎等病,都会出现体色发黑、鳍基部充血等症状。所以,用肉眼检查的时候,我们需要全面的分析,抓住典型的症状进行综合的判断。

一般来说肉眼的观察已经可以说是鱼病主要的诊断方式了,毕竟有些的鱼病我们是可以直接地看出有明显的症状的。不过如果同一尾鱼体并发两种症状,就很难确定到底患了什么病。还有的症状是好几种鱼病都同时存在的,就比如说体色变黑、蛀鳍、烂尾和鳞片的脱落,还有鳃丝分泌的黏液等等多种的症状均在多种鱼病中出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靠肉眼是不能完全确诊到底是换了什么疾病,这就需要我们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了。这里我们需要注意,显微镜观察的话必须使用活体后者刚刚死亡的病体

鱼病发生的原因与健康养殖

鱼类养殖生产中,“病害发生”是困扰养殖业主的主要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本文谈谈有关鱼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如何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和如何科学认识、对待鱼病等问题,以利于推进鱼类养殖的健康发展。

一、要了解鱼为什么会生病,首先要知道疾病是怎样发生的?

鱼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于鱼体后,扰乱了正常生命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一切干扰鱼体的因素,包括病原生物、养殖水环境因子(物理的、化学的)、鱼体自身的生理失调(物质代谢紊乱,免疫力下降)等都可能引起疾病。换句话说,鱼病是病原、环境、鱼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者相互影响决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一) 鱼病与病原生物的关系

鱼类养殖生产中常见的病原生物有:病毒、细菌、霉菌、寄生虫(原虫、吸虫、涤虫、线虫、刺头虫、蛭和一些甲壳动物)等。当病原生物达到一定数量或致病性(毒力)强时,就可使养殖群体中的一部分,即抗病力弱的群体首先感染和生病

(二)鱼病与养殖环境的关系

鱼与其生活的环境是统一的,鱼儿离不开水,也离不开水地(池底)。如果水环境因子例如溶解氧、 pH 、温度、盐度等异常。当水质不能满足鱼的基本生理需求时,就可能直接或间接危害鱼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 鱼病与鱼体自身的关系

首先,不同种类和年龄的营养、摄食、鳞片、皮肤、黏液层、内分泌等的差异,其疾病的发生与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不同种的免疫力(抗病力)和年龄大小并不一致

其次,养殖群体中可能存在一些易感性个体。所谓易感性个体,即抗病力弱的个体。病原体只有当其入侵到抗病力弱的鱼体后,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治疗鱼病,实施“健康养殖”

(一)控制和消灭病原生物

1.水源

水是病原生物传入的途径之一。水源不仅要清洁、不带病原生物和无人为污染物,同时要充足,理化指标必须适合养殖鱼类的生活需求。在一些水源条件欠佳的地区,应采用封闭式的循环养殖方式,并实施水源的消毒处理,以保证水质水量。

2.鱼池

鱼池是各种生物(含病原生物)孳生和繁殖的场所。要进行鱼类的养殖生产,就必须对养殖池进行彻底消毒,对室外土池应先清淤后消毒,以使鱼类在一个卫生的环境中舒适的生活。

3.严格检疫

检疫是指对养殖的苗种、亲鱼进行传染性病原生物的查验,按国家有关规定,输出方首先应做好;购入方可根据提供的查验报告进行复查,如发现问题,可拒绝输入,以防止传染性病原的输入、传播、扩散和保护本场、本地区养鱼安全、有序、健康的发展。

4.实施消毒

为防止一些传染性病原生物的繁殖和孳生,在养殖生产全过程中应进行“四消”,即苗种消毒、工具消毒、饵料消毒(指投喂鲜活饵料)、食场消毒(投饲点或饲料台)。消毒方式以物理方法为佳,如紫外线、臭氧等;工具、饲料台和鱼池消毒等可用氯制剂(漂******、强氯精等)、甲醛液、氧化剂(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季铵盐类(十四烷基 2- ******吡啶溴化铵等)。

5.建立隔离管理制度

养殖鱼池发现病害,特别是传染性疾病,首先应严格隔离管理,以免鱼病传播、蔓延、殃及周邻。对其周围包括进、排水进行消毒,工具专用,捞出的死鱼及时销毁,对病鱼作出诊断,确定防治对策。

(二)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

1.合理放养

放养的密度应根据所能提供的水交换量,设施的水平和技术,包括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来确定。例如采用液氧灌充氧,放养密度可比常规充气供氧提高一倍以上。

2.保证充足的溶解氧

溶解氧不仅表现在鱼类呼吸的直接需要,而且还表现在其环境上的需要。溶氧丰富,微生物可将一些有毒代谢产物如氨氮、硫化氢、甲烷等转化为无毒或毒性很小的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二氧化碳等。

3.不滥用药物

药物就有防病、治病作用,但同时也有毒副作用。用药应在对鱼病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并按规定的剂量和疗程,选用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药物,以保护鱼体和维持养殖环境的微生态平衡。

4.适时、适量使用环境保护剂

常用的环境保护剂有生石灰、沸石、过氧化钙、光合细菌和益菌素等。在开放式的土池养殖或水源条件差的地区(建立蓄水池)可以使用,以利于净化水质,防止底质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抑制硫化氢、氨氮等有毒物质的产生;补充氧气和钙元素,增强鱼类摄食,促进生长;抑制有害细菌繁殖,减少感染疾病。

(三)增强养殖群体的抗病力

1.培育和放养健康苗种

放养健康和不带传染性病原生物的苗种是养殖生产成功的基础。苗种生产期应做好:

① 选用经检疫不带传染性病原生物的亲鱼。

② 受精卵移入卵化培育池前用 50 克 / 米 3 碘伏浸浴 5~15 分钟。

③ 使用经沉淀、过滤并消毒后解毒的海水。

④ 切忌高温育苗和用抗菌素培苗保苗。

⑤ 使用的开口饵料或仔、稚鱼饲料要适口和保证鲜活和不腐败变质。

2.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对养殖鱼类免遭爆发性流行性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国外已有商品化疫苗和菌苗;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已试制孤菌菌苗,可以试用。

3.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平日操作应细心、谨慎,避免鱼体受伤,不为病原生物的入侵“打开门户”。

4.投喂优质适口饲料

优质和适口的配合饲料、科学的投喂方法能增强鱼类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劣质饲料不仅无法提供鱼体生长和维护健康的需要,而且还会导致抗病力下降;而投喂群、活小杂鱼虾,则往往会携带病原生物入池,使养殖鱼类易于感染疾病,所以应该转变观念,完全使用工业化生产的颗粒配合饲料。

5.降低应激反应

在养殖系统中,由于人为,如水污染、投饲的技术与方法等;或自然现象,如暴雨、高温、缺氧等因素的影响,常可引起鱼的应激反映。凡是偏离养殖鱼类正常生活范围的异常因子,通称为应激源,而养殖鱼类对应激原的反应成为应激反应。但如果应激源过于强烈或持续的时间长,养殖鱼类就会因为自身能量消耗过大,而使鱼类体抵抗力下降,为水中某些病原生物的侵袭创造有利条件,最终引起疾病的感染甚至暴发大量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或养殖系统中,创造条件降低应激,是维护和提高鱼体抗病力的措施之一。

(四)科学、合理用药

药物、食物和毒物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界限,如某些维生素或氨基酸均为饲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当在日粮中缺乏时,把它们添加到饲料中也就成为药物了。由于所有的药物在用量过大时都会产生毒害,再药物与毒物之间存在着的是量的差别,所以在使用药物治病时,一定要考虑到:

① 药物的两重性。

② 正确诊断,对症用药,切忌乱用药或滥用药。

③ 了解药物性能,掌握使用方法。

④ 注意不同养殖种类、年龄和生长阶段的差。

⑤ 了解养殖环境,合理施放药量。

⑥ 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配伍禁忌。

⑦ 观察不良反应和是否会出现蓄积中毒。

⑧ 用药后认真查看群体动态,总结防治效果。

随着水产养殖的集约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水产养殖中病害常有发生。鱼病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养殖品种的品质,还制约了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在防治鱼病过程中经常碰到看似一种“简单”的病症,虽然采用了或哪怕穷尽了各种办法,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总得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仍然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本文以在鱼病治疗过程中久治不愈的众多原因作一解析,仅大家参考。

一 鱼病主要特点:暴发性和群体性

鱼儿患病大多来得快传染快,往往令人措手不及。败血症、出血病、肠炎、烂鳃病等病都具有暴发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寄生虫病中的车轮虫病、指环虫病、孢子虫病也具有暴发性、群体性的特点。鱼儿一旦发病,它们都会在数日之内出现成百上千的鱼儿死亡。因此,鱼病防治的紧迫性、重要性非常重要。

二 鱼病防治的隐患:耐药性和抗药性

随着近年来鱼病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养殖户都非常重视鱼病的防治了,意识到防重于治的原则,但大多数养殖户的做法是发现鱼稍有异常不分病种病情就开始用药,不是用杀虫药就是杀菌药,并且用药的剂量往往超出正常的一倍甚至更多,导致鱼类的抗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

在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诊断设备的匮乏,无法做到精准判病和准确给药。治疗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预防使用药物时采用治疗性药物及剂量,长期使用一种治疗药物,造成药物对病原体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导致药物用量小了没有效果,用量增大了又怕导致鱼类中毒,造成药害事故屡屡发生。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治疗鱼病,病原体也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一种药物防治鱼病开始效果会很好,但是时间长了以后药效往往会减弱,这是因为病原体对药物产生了抵抗力,即耐药性。因此,要不定期的更换药物的品种进行交替使用

购买苗种时要了解该苗种的发病史、用药史等,为以后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佐证材料。建议治疗鱼病时的药物和预防时的药物采用不同的药物成分,避免抗药性的出现。

(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败血症)

三 病情主次不分

现在的很多种鱼病,单一病症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几种病症混杂在一起,简称为并发症,但一般都是以两种或三种鱼病为主,其它表现出来的鱼病症状大多都是因为主要疾病的继发感染引起的。有时在存在并发症的情况下,没有抓住导致鱼类死亡的主要矛盾进行处理。比如: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往往伴随着细菌性烂鳃病,草鱼“三病”往往同时发生等。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分清主次,先治疗主要疾病,后治疗次要疾病。

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几种病都治疗,或者治疗的先后顺序,侧重点产生偏颇,都会造成疾病的蔓延。常常表现为一用药死亡量就下降,药一停死亡量就上升,反反复复,疾病总是难见好转。

四 鱼病误判

由于知识的欠缺,又缺乏最基本的仪器设备(比如显微镜),很多养鱼人遇到鱼病发生时,多是凭以往经验更甚者凭感觉来认识鱼病,十有八九会误判鱼病的。

以常见的烂鳃病为例,烂鳃病的共同症状:发病后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不振,上下窜游;死亡后有的鳃丝腐烂,有的成花瓣鳃,有的鳃部“开天窗”。

但是,引起烂鳃病的原因却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如指环虫,车轮虫,杯体虫等),细菌性烂鳃,其他疾病继发感染引起的烂鳃症状(如肠炎病、营养不良引起的烂鳃),还有水质恶化引起的烂鳃症状,等等。

如果不能对病因做出准确的判断,仅凭烂鳃病的鱼鳃表现出的腐烂症状就简单诊定为细菌性烂鳃,就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在实践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也是不能实现鱼病治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五 药物质量不好

在鱼病治疗的过程中,要保证治疗的效果,质量可靠的药物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渔药行业里面,非药品类"渔药"一直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等,很多国标药物(如聚维酮碘,五倍子末等)都无法保证质量。更不消说诸如过硫酸氢钾等产品的粗制滥造了。

很多人以为在使用国标抗生素的时候,成分和标准都是一样的,买哪个厂家的最终使用效果都一样。其实不然,不同的厂家的生产工艺不同,抗生素的晶型和生物利用度不同。药物最终体现出来的临床效果差异非常大。

在水生动物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看鱼病的人就算是华佗再世,如果没有质量可靠的药物,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六 药物浓度不当

如果用药方法不当,造成药物浓度偏低或偏高,都有可能让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并非只有高浓度才产生耐药性。凡药物都有一定的作用浓度,药物说明书上的用量往往是在一定的理化条件下(比如在实验室中)的推荐用量,不能死板套用。

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很多人在用药的时候忽视了水环境对外用药的影响,比如:在使用杀虫剂和消毒剂的时候,忽视了水体中的肥瘦程度,水体中的有机质对药物的影响。造成药物的剂量不合理,在水质清瘦的池塘按最高剂量使用,结果造成鱼类的中毒反应,在较肥的水体中按低剂量使用,结果导致药物使用效果不佳,这些都是外用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水体的pH值对于药物的效果也会有明显的影响。在碱性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敌敌畏等。

微生物制剂的使用效果也和水温有关,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藻种等等微生物制剂时,水温至少应在12℃(有人建议15℃)以上使用才会有效,水温超过18℃(有人建议20℃)时效果才会明显,才会物有所值。有些厂商不负责任地鼓动人们不论寒冻热暑使用制剂,当须慎之! 枯草芽孢杆菌在水体溶氧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大量增殖。光合细菌在光照充足时使用,效果才会更好。

用药时要根据养殖鱼类、养殖条件(如有机质,水温等)和养殖方式等进行调整,个别情况下调整的范围还比较大。如果长时间采用低的治疗浓度,仅能对致病菌起到抑制作用,达不到杀灭的效果,变相的让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对药物有了一定程度的适应,造成了耐药性,鱼病很难根治。

七 用药疗程不够

有些鱼病相当顽固,需要持续性治疗可能才有疗效,犹如人生重病必须住院治疗一样,如果用药疗程不够,致病菌虫得不到彻底的杀灭,往往会反复感染鱼体,最终也会产生不治性、顽固性或者耐药性。有些养殖户在鱼儿得病后不及时用药或有时在病情稍有稳定后就停止用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用药疗程不够,致病菌得不到彻底的杀灭,反复感染鱼体,最终产生耐药性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很多鱼病从用药治疗到治愈都有一个过程,鱼病的治疗也不例外,一般都需要一个疗程或更长一段时间的连续用药。因此,用药后发现死鱼减少或停止,还应该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以确保疗效,否则,病原菌虫就有可能在含有较低药物浓度的机体内顽强生长、繁殖,逐步产生耐药性,甚至发生变异,给今后完全治愈带来困难。

在治疗鱼病时,还应对鱼病病原的 生活史 有所了解,比如锚头鳋病,一般的常用药物只能杀灭成虫,而对于沉于水底的虫卵并没有杀灭作用,等到虫卵孵化成幼虫,又会危害养殖鱼类,所以,应该隔时重复用药,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隔一周之后再行施药一次甚至两次。

八 频繁换药

如果用药后发现死鱼没有停止甚至反而增多,在对一些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和部分顽固寄生虫性鱼病(如锚头鳋病)的治疗过程中,这种情况尤其常见。是药三分毒,大部分药物在杀灭病原的同时,对鱼体都有或多或少的刺激性作用,一些症状严重,濒于死亡的病鱼,实际上在用药后加速了它的死亡过程,这也属于正常现象。

要细心观察分析,在确定对症的前提下,继续用药的一段时间就会使病情得到控制。有养殖户看到这种情况即认为所用药物没有治疗效果,一种药还没有见效,马上又换另一种药,甚至连已经禁用的药物都被大量使用,其结果是鱼病没治好,成本又增加了不少,频繁换药,导致鱼病久治不愈

(发生严重溃疡的病鱼)

九 病情恶化不治性

在高密度养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预防不重视,处理不及时,等鱼病入膏肓了,出现严重问题时才"急时抱佛脚"。比如烂身病严重时,已见体表深度溃疡肝脏已经呈豆腐渣样等严重病变。在这种情况时,基本上属于不治之症,治愈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因此,治疗鱼病仍还要考虑治疗的经济成本,也就是说药钱超过鱼钱或者根本治不好时,可以停止治疗甚至有人清塘另养

在养殖过程中,平时应多巡塘,积极管理,发现问题及早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为有效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在鱼病的防治过程中,一定要做到谨慎小心,一个小小的疏漏,可能造成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给鱼类创造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选择优质的饲料,定期检查,对于鱼病的防治才是必不可少的。总之,水产养殖重在“防患未然”而不是“亡羊补牢”。病害防治一定要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为原则。

搜索更多有关“鱼病分类及图解,正确分析发病原因才能精准诊断鱼病”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