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鱼类>正文

为什么鱼不浮头了气温高了?大冬天为什么鱼还浮头

人气:385 ℃/2024-03-26 16:16:06

冬天气温降低,病原菌繁殖变慢,鱼病就很少了,这是很正常的。但为什么这些天,一降温,就有些鱼塘的鱼浮在了水面,有些甚至发生了泛塘死鱼,那这又是为什么呢?再如,冬天里鱼塘里仍然有蓝藻,过去,不是说蓝藻喜欢高温、静水的环境吗?其实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环境所致,接下来就给大家说下为什么环境会导致这些现象。

有些水位比较深的水库,或是一些取了沙石的沙坑塘,如果面积不是很大,水又很深,那水体相对横向或是纵向的水体交换,受外力,如风力、雨水,以及一些机械设备等外力作用相对就会减弱,容易引发水温分层,一旦形成稳定的温跃层,在水质比较差的情况下,比如水库周边有养殖场排放的废水,或是生活污水,那底层水就会越来越差,当达到某一临界值,像这几天的突然降温,表层水温低于底层水温,温跃层被打破,水底这些有毒有害物质上升至整个水体,相对来说表层这些有毒物质浓底更低,于是鱼趋利避害,出现在表层游动的现象。

再如蓝藻在冬天里出现,那不是因为蓝藻适应低温了,而是由于水环境中,适合蓝藻生长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太多,使得蓝藻在低温下,仍然保持着优势种群的绝对优势,相对应的,一些适合低温下繁殖的藻类,比如硅藻,水环境中的营养不是太适合其繁殖,却未能能成为优势种群。

笔者一次去武汉,华农旁边就有一座十万亩的水库,南湖,就在污水入口处,现在仍然聚集着大量的蓝藻。再如上个月,我们公司进行了一条小溪流的环保治理时,其实就是小溪流与大河相汇处,一方面大河里有品种多样性的藻种,另一方面汇入溪流的水体里又富含有大量未经分解的营养物质,就在桥下交汇那一段,蓝藻是天天捞,天天都有,一测水质,取任何一处的水质,都比仪器所能检测的最高值还要高。虽然最后是治理下来了,但从长远来说,也只是对症治理,并没有针对引发蓝藻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理,只能算治标不治本。

那有的人就有疑问了,如何治本?如果从环保治理的角度来说,都是按一方水体多少治理费用来算,相对于养殖来说,那就简直是不计成本的用,氧化、曝气、除嗅、改底、投菌、截污和培育绿色植物等,这些方法就不太适合养殖了。养殖要从根本上处理,那就是利用水温在15摄氏度这段时间,不断的投菌,例如芽孢原粉和酵素,提前把这些引发富营养化的物质分解转化,才是对因治疗,做到标本兼治。

冬季鱼儿浮头可能是因为它!

这些天,遇到好几起鱼起浮的问题,有的由于成鱼还没有销售,密度较大,有的养殖户认为是缺氧,但开了增氧机,撒了增氧粉,鱼仍然在浮头,且越来越多;有的还改了底,但问题仍然得不到缓解。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鱼在大冬天的浮头呢?

鱼浮头,可能多少还是和密度过大有关系,或是温差致使的水体对流,导致溶氧不够,但有些苗池也出现这种现象,且近段时间气温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水体溶氧不够导致的缺氧浮头。像淮口顾老师的鱼塘,当时在电话里说起,我估计可能是有鳃丝的问题,当把病鱼的照片发过来,只看到鲤鱼出问题,我还担心是疱疹病毒。但一考虑到水温,过去暂时还没有在这样的低温下,鲤鱼发生疱疹病毒的案例。虽然前段时间,我还发现了低温下鲫鱼有发生疱疹病毒的案例,而且还做了pcr确诊,但必竞是鲫鱼,品种不一样。所以就建议先用下消******,昨天反馈的结果是料台来吃料的鱼增多了,浮头的鱼有所减少。

除了上面顾老板出现这种情况,像前两天在自贡看到的范老板的鱼塘,养殖的黄桑鱼,也是有鳃丝肿胀的情况。当时我在显微镜下看到,鳃小片出现融合,出现棍棒化现象。而引起病变的正是细菌,且大多数情况下是柱状黄杆菌,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反而不易观察到这个菌。可以选择症状相对较轻的病鱼,在400倍的情况下观察鳃丝,确认是否长有柱状结构的长杆菌。对于鳃丝损害过于严重,还会继发性的感染水霉,所以后续还要进行水霉的治疗。

另外最近好多养观赏鱼的,特别是对于名贵的锦鲤,有时一条就可能成千上万,有时容易把病毒性的鲤浮肿病和杆菌引起的烂鳃混淆,当把病鱼从鱼塘取出,放置新鲜的清洁水暂养一天,如发现鳃丝由暗红变成鲜红,通过凭借经验,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细菌性的。

总结,冬天出现鱼浮头,如查检测溶氧够的情况下,那大多数情况下应是鳃丝的问题。用肉眼看,发现鳃丝有肿胀的情况,就宜进行外用水体消毒,如果鱼还能吃料,再结合内服。当发现有继发性感染水霉,还应进行水霉的防治。

冬天里鱼浮头的问题

冬天里鱼会浮头,很多人可能有些难以理解。但这样的事情却是在一些地方年年都在发生,而且每年都还会有些养殖户因为大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在工作中处理类似情况的心得。

冬天鱼浮头的根本原因还是缺氧,那么对于一些养殖密度并不大的鱼塘,也出现这种现象,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的。出现这种现象的鱼塘,一种情况是大多数水较深;另一种情况是冬天也在投料的养殖塘。

像一些周边植被较多,水又比较深的养鱼塘,平时沉积了很多有机质在水底,因为水比较深,上下水对流不充分,由于水体密度差的原因,很容易形成水温分层,这个时候有机质在水底发酵分解,消耗掉大量的氧气,最后在氧气极低的情况下,适合一些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产生甲烷、硫化氢等有毒气体,当遇到秋冬等气温突然大幅降温时,水温分层被打破,底层缺氧的水体上升,上下水体混合后,水体中的溶氧就会偏低,以及底层的有毒物等此时就会引发鱼冬天也浮头。像今年十一月中旬突然降温的那几天,就不断地有养殖户打电话询问怎么解决。

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些冬天也在投料的养殖户,没有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投喂量,冬天鱼吃料多少受天气影响极大。鱼此时的消化酶活性会降低,当遇到气温突变时,吃食量变化也很大。

我在自家阳台上修了一个小水池,放了一些鱼在里面,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当气温稳定时,投喂量会稍大一点,排出的粪便也会多一些。一旦气温突变,即使投了一样多的饲料,很多都仍然漂浮在水面,排便也会相应减少。当我把浮料改成沉料时,就会发现只要一两天,水体就会变混,透明度大幅降低。

所以此时透明度降低的原因不是因为藻类繁殖起来了,水变肥了透明度低,而是水体中悬浮颗粒多了引起的。这些悬浮的颗粒就是饲料残饵,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往往冬天一些投料的鱼塘浮头,大多就是因为前期,养殖户看到鱼还吃得很好,于是正常投料,但没有根据天气调整投喂量,当过量投喂时间稍长之后,就会出现鱼浮头,或是其他问题。

最近处理了好多家类似的情况,温度过低时,菌种的活性会降低,还是不建议使用微生物制剂之类。如果水温高于15度的地方,建议可使用芽孢原粉分解掉过多有机质,如少量多少次经常使用,即可调节水质,还可以减少疾病,促进鱼生长。当温底过低时,要快速处理,像常用的全效底改片,是化学氧化剂,同时也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可以先使用,然后再结合使用长效氧,较长时间持续增氧,把底部的氧气补足,可快速的处理冬天鱼浮头,或预防处理水体对流引发泛塘的情况。

文章由龙昌动保整理发放

搜索更多有关“为什么鱼不浮头了气温高了?大冬天为什么鱼还浮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