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老话说添人不添狗是为什么?添人不添狗这是哪来的混账说法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警世名言,不断地激励和鞭挞我们少走弯路。
但是实话实说,这些留下来的民俗和传统中,不一定都是精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添人不添狗”这句话,这是农村的一句俗语,全句叫“添人不添狗,添狗没一口”。
实话实说,我最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什么叫“没一口”,难道多养一只狗狗就会真的没一口人吗?这是什么神仙逻辑、歪门邪理?2020年了还有人信这个?
然后我就被震惊了,因为我看到了一系列这样的新闻...
一位婚礼摄像在帮新人录婚礼视频的时候,记录下了这样的画面...
刚出小区大门,婚车正穿过繁华的路段,跑来一只小狗狂追婚车,不顾车流的危险,跳起来扒着车门。
据悉,这是新娘养了很多年的狗狗,感情很深,却因为婆家人的反对不能将狗狗带过去生活,于是只好把它留在了娘家。
但狗狗看着主人离去,以为自己被遗弃,于是拼命地追上车,追了几公里还不罢休...
最后新娘没有办法,只好打开车门让狗狗上了车。
就因为婆家人的一句“添人不添狗”,就要狠下心来舍弃它。大多数人从事件中只看到狗狗的忠诚和执着,却没有看到某些人群对错误观念的顽固信奉。
因为害怕所谓的“没一口”,即便再爱毛孩子,即便毛孩子再不舍,也要分开...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文化传承!
这句话究竟从何而来?
狗狗在古代的主要用途是狩猎或看家,是有责任在身的,在一般平民家里不属于宠物的范畴。
后来古人发现,一户人家里养两只狗会出现打架、懒惰等不和谐因素,因此,在当时人们的共识里:一个家庭之中,绝不允许有二个看家狗的存在。
后来,这句话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家庭之中,宁可添加人丁,也绝不再多添一条狗。”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一户普通人家,给儿子娶媳妇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再多一张嘴吃饭实在养不起。因此,大多数家庭会选择添丁进口,而不是养一只狗。
后来,这句话经过了一些封建思想的杂糅,演变出了“添狗没一口”的含义。
简直无稽之谈!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难道连毛孩子的口粮还赚不到吗?再说了,多养一只狗还真能S人是怎么的?!2020年了还在搞这些封建思想,有那功夫的话还是多想想娶了媳妇之后怎么经营好小家吧~
再说了,作为宠物的主人,应该为它的一生负责,不要听风就是雨,因为一些歪理放弃自己的底线。
同样是结婚,中国台湾有一只叫做东东的西施犬就如愿以偿的陪主人走完婚礼全程,还跟随主人一起嫁了过去~
据新娘子说,自己为了东东放弃过几段感情,原因就是对方没有办法做到爱屋及乌,既然三观不同,婚后一定也不会幸福!
所幸现在的老公和婆家都对东东非常喜欢,并且愿意让东东作为“嫁妆”嫁过来。
毛孩子也是孩子,你会舍得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身边吗?
再说,让狗子作为你们开启幸福生活的见证者,作为新娘出嫁的的守护者,寓意不是更好吗?
影响家人健康?
还有很多人对于“添人不添狗”的理解是:狗狗会带来传染病,影响家人健康,将来孕妇生的孩子容易畸形。
狗子健不健康关键在于主人养的好不好,如果你不给它打疫苗、不驱虫、放纵它在外面胡乱捡食等,体格再健壮的狗子也会出现问题!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弓形虫问题,我在这也简略科普一下~
弓形虫传染给人主要有三个途径:
1、垂直传播,母体弓形虫可经胎盘传播给胎儿。
2、消化道传播,包括吃生的、未煮熟的肉、乳、蛋,饮用被污染的水源等。
3、输血传播,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
寄生虫病的传播,必须要具备三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缺了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形成传染。
从传染源角度来说,猫是弓形虫的终末宿主,弓形虫会在猫的肠道内产卵,然后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弓形虫卵从排出体外到具有感染力,一般需要1-2天的发育时间。
很多养猫的家长担心自己感染弓形虫,但其实感染也不是那么容易发生的。除非你用手摸了猫粑粑之后没有洗手就往嘴里放,或者是往伤口上放,除非你直接生吞猫粑粑,生吞猫肉,否则你都不可能感染。
再说了,猫传染弓形虫最重要的前提是:猫得自己先有弓形虫。如果猫自己都没有弓形虫,就算是刘谦也变不出虫卵。
而猫是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猫粪、食用已经被感染的动物、于野外直接接触有虫卵的土壤和水等途径感染弓形虫的。所以,如果你家猫是个“肥宅”,从来不出门,从来都是吃猫粮,定期驱虫,水源稳定安全,你就不要“盼望着”感染弓形虫了。
很多人认为阻断传染源就可以不用感染,变成极端的“遗弃派”。但其实遗弃猫狗才会让弓形虫的传播范围更加扩散,原本健康的宠物被你这样一抛弃,非但阻断不了,还会助纣为虐。
正确的做法是【科学喂养】,阻断宠物感染弓形虫的途径,降低人感染的风险,不要闲着没事用手碰猫粑粑,更不要去学老八!
孕妇将铲屎的活儿交给老公或者其他人,吃的食物要熟食,喝健康安全的白开水,定期产检,随便哪项做好了你都不会感染!
再说狗狗,狗狗作为中间宿主,不是终末宿主,只要不食用狗肉,单纯的接触不会感染。
所以,为什么我说因为害怕影响健康就“添人不添狗”的行为是憨批行为,因为这些人从来不讲科学,只是拿着传统当令箭,将毛孩子无情赶出家门。
有些俗语的确可以受用终身,老人教给年轻一代的道理可以帮他们少走弯路,但请理性对待生活,不是所有老人说的所有话都是100%正确的。
有爱人为伴,有爱犬在旁。
这样的生活,它不香吗?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您的支持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往期精彩请在头条号内回复【更多】
“我阿汪就是死也不吃猫粮!”“哎呀~真香!”
你一定不知道猫咪的牙牙还有这种形状!
汪星人的哲学思考——我到底从哪儿来?
果然,会来大姨妈的都惹不起!狗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饱含泪水?
版权声明:文中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