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餐桌礼仪要从平时开始训练:宝宝餐桌礼仪从此不用慌
每年的8月4日是筷子节,以此感谢筷子一日三餐地为人们服务。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筷子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用餐礼仪正是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这种教养的养成是家长留给宝宝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从宏观角度看,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餐桌礼仪不仅是对自身素质才华的展现,也是实现交流沟通的方式,所谓“不学礼无以立”;从微观角度看,宝宝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其餐桌礼仪素养是家庭素养的反映,遵守礼仪规矩、养成文明的用餐习惯,是宝宝未来适应社会规范、进行和谐的人际互动保证。
如何培养宝宝的餐桌礼仪,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是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必修课。为了助各位家长一臂之力,把这门必修课修好,广东早教全优加给各位家长支招,培养宝宝良好的用餐礼仪和用餐习惯。
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宝宝天生好动,往往喜欢在餐桌以外的地方就餐,所以家长应该给宝宝区分出单独用餐的空间,让宝宝知道吃饭是一件“特别的事情”,不是随便在哪里都能进餐。
用餐整洁是一种教养体现,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把餐桌摆放整齐干净,教导宝宝吃饭要保持用餐整洁。
个别家长喜欢利用吃饭的时间对宝宝进行批评教育,长久如此,严肃的氛围将使宝宝厌恶吃饭,影响宝宝的食欲和健康,应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一个温馨轻松的用餐环境可以让宝宝专注吃饭,好的用餐环境是宝宝享受用餐的第一步。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除了营造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培养宝宝用餐礼仪的一大关键。
用餐时,家长需要教导宝宝尊重劳动成果,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宝宝明白每一荤一素都凝聚着劳动者的付出与汗水,谨慎发表言论,不可随意批评。
当宝宝挑食时,家长可以让宝宝共同参与,一起准备喜欢和不喜欢的菜品,如看菜地里的菜是怎么长出来的、帮忙择菜洗菜等,让宝宝在制作过程中,增加对讨厌菜品的了解,珍惜自己付出劳动的食物,如此才能让宝宝更能懂得做饭的不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培养良好的用餐习惯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对于入座的位置、用餐的顺序都颇有讲究。就餐前,提醒宝宝洗手,让宝宝帮忙摆放碗筷,邀请长辈用餐并入座主席,告诉宝宝遵守“先长辈,后晚辈”的用餐顺序。
进餐时,教育宝宝正确使用筷子,不应做出插筷子、舔筷子、用筷子剔牙等不雅行为;教育宝宝食不言,吃饭不应该发出咀嚼声;纠正宝宝不雅坐姿,保持自然、端正、大方的用餐姿势。
用餐后,如果晚辈需要先于长辈离席,教育宝宝需要跟长辈打招呼,养成良好的餐后礼仪。
用餐礼仪的讲究繁多,好的习惯并不是一天就能养成,需要长期的教育积累。在培养用餐礼仪方面,作为中国早教托育行业品质先锋,广东早教全优加借鉴国内外早教经验,融合了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生物学、运动学、营养学等专业知识,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用餐标准,让宝宝爱上吃饭,学会吃饭,掌握用餐礼仪,实实在在地培养宝宝良好的用餐习惯。
教养靠培养,习惯成自然,良好的用餐礼仪和用餐习惯让宝宝受益一生,所以各位家长赶紧重视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