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的正确使用方法 够科普速览户外防毒虫攻略
夏日炎炎,又到了毒虫出没的“旺季”。蚊子、蜱虫、隐翅虫、蛇、蜈蚣,你最害怕谁?它们又会给大家带来哪些伤害?与它们相遇时,你又应该怎么做?
如遇毒虫叮咬切莫惊慌!看完这篇文章,其实毒虫也没那么可怕,掌握应对技巧,提高生存本领。
蚊子:“微型杀手”,除了让人被叮咬后又痒又痛之外,它还会对人体健康甚至生命造成威胁。蚊子咬人后会传播疾病,比如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到户外活动尽量穿长袖衫和长裤。蚊子喜欢穿深色衣物的人,还有一部分人,比如代谢快、体温高、经常运动出汗不洗澡、酒后的人都更容易招蚊子。被蚊子叮咬后,如果出现皮炎、过敏等情况,建议去医院找专业的医务人员处理。
蜱虫:虽然个头小,却是很多人兽共患病的传播媒介以及储存宿主,它身上可携带多种病原体。被蜱虫咬伤后,年老体弱或有基础病的人发生感染可能病情较重,甚至危及生命。夏天去树林、草丛,尽量穿长袖衫和长裤,而且不要久坐在一个地方,离开时全身上下抖一抖,防止携带蜱虫。如果被蜱虫咬了,不要直接拍死它,也不能生拉硬拽。用手拍死或者用力拖拽,不仅会导致虫体破裂刺激蜱虫分泌更多的毒液,还容易将蜱虫头部残留在人体中,增加感染的风险。可先用酒精麻痹蜱虫,然后用镊子夹住其头部将其取出,取出后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隐翅虫:身体能分泌pH值1~2的毒液,腐蚀性很强,被称为“飞行的硫酸”。如果它落在身上,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或者用其他物品驱赶,而不要拍打。隐翅虫体态细长,外形像大蚂蚁,体长从3毫米到3厘米不等。它全身橘黄色与黑色相间,尾部常不停地扭来扭去。隐翅虫分布范围较广,有趋光性,树林、草地、农田等都可能是它的栖息地。如果被隐翅虫毒液灼伤应尽快冲洗伤处,冲掉毒液,从而减轻灼伤。情形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抗感染或抗过敏治疗。
蛇:“海陆空”动物,树上、草地、水里,甚至屋檐底下都可能是它的活动场所。如果被蛇咬伤不要用嘴吸吮伤处,被蛇咬了应该:第一时间脱离当下环境;记住蛇的模样;摘下手镯、戒指等装饰物;冲洗伤口;压住伤口;切忌惊慌失措;就近找能够救治蛇咬伤的医疗机构。
蜈蚣:会喷出毒液,若被溅到皮肤会红肿疼痛,所以不要用手去碰蜈蚣,要借助物件赶走,或者用水把它冲掉。被蜈蚣咬伤后,伤口可能会渗血,出现红肿热痛,如果中毒,组织坏死会更明显。有的人会过敏,局部瘙痒,极个别人会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紧急抢救。被蜈蚣咬伤后,如有不适或症状明显,建议及时就近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