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价格>正文

农村养猪场养150头猪一年赚多少钱,在农村养一头猪有多辛苦

人气:156 ℃/2024-11-16 09:36:50

要说长沙最近什么最贵,不少买菜的阿姨和大叔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猪肉,最近因为一些原因,猪肉价格那是蹭蹭蹭的上涨,卖粉的阿爹都只卖牛肉粉了,暂时停售猪肉粉!!猪肉,那可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美食啊,不过现在也有人对猪肉望而却步,转向别的肉去了。

其实,猪肉在平常也是很贵的,特别是农村的正宗土猪,可以翻好几倍的价格,因为健康正宗,肉也比寻常猪肉鲜美。在农村,几乎每家都会养猪猪,一是自己吃,二是拿来卖,他们对猪投入的劳动和经历是相当大的,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也对养猪有着朦朦胧胧的印象。

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羡慕猪的生活,因为真的,感觉它们吃的好好~~而且还不用学习

小时候,我妈在经历了辛苦的劳动之后,还要弄猪食,先把猪喂了人才吃的上饭。

喂猪的主食有红薯,洋芋(土豆)玉米等等,红薯和土豆需要用到切得很细很细,切完了之后还要煮的透熟。当年我帮老妈煮的时候一整套下来能花一个下午的时间。

除了主食之外,还需要弄猪草,红薯叶,白菜,以及各种各样的草,比如鹅儿肠,奶浆菜,清明菜等等,当然,也是要切碎的……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猪饲料,和玉米面混在一起,给猪也来上一大勺。

更令人惊悚的是,为了给猪开胃,我妈还弄了“酸猪草”就是把猪草码在一个大缸里面等待它自然发酵的猪草。有时候猪生病了,我妈还会非常担心,担心它们变瘦,或者死去,这个时候会带它们出来散心,或者给它屁股来上一针。

猪,是很有灵性的,你不能在养它的时候说出觊觎猪肉的话。

那一年,我超想吃猪肉的,就对妈说:“妈,我想吃猪肉,我们家猪啥时候杀啊”然后我妈就说:“现在还不是时候,你想吃要不我现在去给你割一块”我说那还是不要了,太残忍了。结果,我家猪就病了。我妈跟我表嫂说了这件事,表嫂说她家猪也是这样。

将近过年的时候,就会有人来买猪,猪一般都卖的好便宜,只有一两千左右,具体的记不清了,比较瘦的那一头就会留下年当过年猪。

每到腊月份,就是家家户户杀年猪的日子,我爸,我舅舅们还有屠夫会合力杀猪,场面过于血腥。但,这就是猪的宿命吧。

杀猪后,的第一顿饭叫做“吃刨汤”刚割下来的新鲜猪肉,加上葱姜蒜,和小白菜一起煮,真的又鲜有香,还有酸萝卜,酸辣椒和猪内脏一起炒,也是又酸又辣,令人食欲大增。小孩子还有一道美味,就是猪连贴(猪胰腺)用菜叶子包着,用火钳夹进灶孔,不多时就烤好了,这样的美味,我已经八年没吃过了。

我对于养猪的印象大概就是这些,尽管只是说说,但是想起来还是觉得我妈好辛苦。随着社会的发展,养猪也进入了产业化阶段,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实实在在的养一头猪了,这样的生活风貌,大概也会慢慢消失吧,毕竟,我是不会回去养猪的~

其实,我的同龄人大多还不知道红薯,土豆在地里是什么样子,也不识人间五谷,我认为我的经历比他们丰富多了,但我也只是农村风貌的见证者,旁观者,并不是亲历者,但也不妨碍它们成为我的宝贵回忆!!

对于最近的猪肉上涨,有感而发的不止我一个,也有网友述说了他在知青年代的养猪故事,对于那个时候的他来说,“有猪才有家”。

“1969年,我们湘潭市一中的一批初高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来到了茶陵县八团公社。我班的18名同学分到了东冲大队山佳冲生产队插队落户。刚刚到农村,生活一切都要自理:砍柴、碾米、种菜、煮饭都要靠自己。在我们这个新的家庭里,每天的吃菜都很难保证,更别说吃肉了。过完年之后,三个月没有沾过肉味,一直到“三月三”小阳春节,生产队才安排杀猪,我们才有机会打了牙祭。

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了猪,队里每年还要向国家上交生猪。队长看我们知青家庭没有养猪,对我们说:“猪是农家宝,种庄稼人怎能不养猪?一家人总有点潲水,米糠,残汤剩菜和老菜叶。养头猪可以拣现吃剩,猪粪可以积肥,猪养大了过年过节也有肉吃。”实际上那时我们知青除了潲水米糠,基本没有残汤剩菜,菜土里的菜都也是剥叶子吃,经常靠买腌菜海带打汤做菜,哪有什么老菜叶。但养头猪还是可以的。正好公社来了一批良种猪仔,分给我们大队一头指标,队里要我们知青去买了下来。我们派人从公社捉回了小猪。

哟,标准的“约克夏”型良种猪,全身白色,两耳竖立,体长肩宽,额宽咀长,四肢有力。刚买回来,碰上了那阉猪阉鸡的,又请他把这猪阉割了。后来才发现这猪是上面为了改良猪的品质,分给个公社做种猪的,全公社才几头,而我们将它阉割了作肉猪喂,为此生产队干部还挨了批评。有了猪,我们的事情也多起来。出工之余安排人专门煮猪潲喂猪,其他同学每天回来要顺带摘猪草。家里也添置了一口大锅,专门煮猪潲,煮一锅潲可以喂一天。有同学从湘潭带来一些洋苋菜种籽,种了两块地,那菜也不要怎么管理,两个月就长了人多高。我们每天就砍几根,加上猪草,剁碎煮熟伴点糠喂,有时搞不赢了,生喂苋菜猪也喜欢吃。可能真的是猪的品种好,小猪长得飞快,后来每天都要长斤把肉。长势超过了村里老乡们喂的猪,老乡们个个称奇,以为我们知青有什么喂猪的秘方。也有的人经过观察认为是洋苋菜的作用,纷纷到我们这里讨点种籽自己种植。时间过了才三四个月,我们喂的猪已经长到一百四五十斤,猪的肚量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没有再多的东西喂这日益长大的肥猪,就决定杀猪。知青杀猪,也是远近闻名的喜事,平日里邻近生产队的知青打了野猪,捉了麂子都请我们去赴宴,现在我们杀猪,当然也要把大家请来。杀猪这天,我们用脸盆装肉,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知青们欢聚一堂,成为了大家永久的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岁月悠悠,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走过多少路,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经历多少事,从过去食不果腹到现在餐鱼餐肉如天天过年,有一些人可能都忘记了过去的故事。我们中国汉字的“家”字就是宝盖头下面是六畜之首的“豕”,也就是“猪”,换句话说:有猪才有家,有家才有国,这是应该基本常识。”

也有养猪人,回忆了各个年代猪肉的物价情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百姓吃大锅饭,温饱还没解决,一天的工值几毛钱,猪肉七八毛钱一斤,老百姓吃不起,只有机关干部,上层阶级吃得起,我坚信不疑,儿时的记忆终生难忘!

八十年代,猪肉二三块钱一斤,全国实行承包责任制,无论工人,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的工值大概一两块钱(地域间,八十年代初和末多少有些差距),那时的猪肉对普通老百姓来说也是奢侈品,只有过节,过年,老百姓才能舍得吃。

九十年代初,人们的工值一天四五块钱,猪肉五六块钱一斤,一天的收入还是不能买一斤猪肉。九十年代末老百姓的收入大增,每天大概能挣到十块钱,而猪肉价格没有大的变化,每天的收入能买一斤多猪肉,可是普通老百姓还是舍不得天天吃。

二十一世纪初,人们的收入有了跨时代的增长,人们的工值每天二十块钱,有的甚至能挣到三十多块钱,而猪肉的价格还是五六块钱一斤,人们的收入一天能买上三四斤,甚至五斤猪肉,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提高,只要想吃,天天可以吃得起猪肉。到了08,09年,更不用说了,没有人叫喊着吃不起猪肉。

现在2019年,别说工薪阶层,青壮年劳力,就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一天的收入也得一百多快,就现在多数地域的猪肉价格二十元一斤,一天的收入能买六七斤猪肉,能说吃不起吗!”

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回忆也自然不同,但他们都见证了时代的变化

作者丨红网论坛网友@固执的鱼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搜索更多有关“农村养猪场养150头猪一年赚多少钱,在农村养一头猪有多辛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