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女子整天吸猫得了猫病 阿婆因,吸猫得了一种

人气:412 ℃/2025-01-20 02:08:22

金羊网记者 丰西西 通讯员 简文杨

现在流行一句话:“一日养猫,终身想猫!一日吸猫,终生复吸。”

何谓“吸猫”?指的是人们对猫极度喜爱,忍不住亲亲抱抱。特别是小猫咪那粉嫩的肉垫,慵懒的姿态,简直叫人欲罢不能。

但最近却有个广州阿婆却因为“吸猫”,得了一种“怪病”。

腋窝莫名冒出一个肿块

陈阿婆年过六旬,1个月前,身上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症状:不规律发热,最高烧到39℃;右腋窝下渐渐冒出多个肿块,鹌鹑蛋大小,并伴有皮肤红肿和疼痛;到当地医院就诊,经过消炎治疗,效果却不佳。

医生说,对于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首先考虑为炎症、淋巴瘤、结核或是转移瘤,也不排除隐匿性乳腺癌。

阿婆被吓得可不轻,辗转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找到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万云乐教授。经验丰富的万云乐指示尽快为陈阿婆行淋巴结活检,结果病理报告显示,这并非肿瘤,也非结核,而是“猫抓病”——是家里的小猫“害”的。

明确了病因,接下来的治疗就简单了,药物治疗和伤口护理,术后3天陈阿婆就出院了。

猫抓病,被猫舔也可能得

猫抓病,全称猫抓病性淋巴结炎。顾名思义,就是因猫抓伤后引起的淋巴结炎。并非所有的猫都有这种威胁。其背后“真凶”,是一种名为“巴通体”的棒状小杆菌。跳蚤和扁虱等感染了这种病菌后,叮咬猫,使猫感染。感染了的猫抓伤人,人才可能得病。

被猫舔到眼睛,也有感染风险。据报道,美国有位叫珍妮的女子,一天醒来后发现双眼发红,最终失明。医生检查发现,“凶手”是每天陪伴在她左右的猫咪,珍妮的眼睛曾被猫舔,感染了“巴通体”。

猫抓病常常“秋冬算账”

“每年这个时候,医院总会收治类似的病人。”万云乐主任表示,猫抓病通常不会立刻发作,而是偏向于“秋冬算账”。由于该病潜伏期2~6周,少数病例可长达数月甚至超过1年,所以很多病人不会把发病原因和猫咬联系起来。缺乏经验的医生,也往往会把这个病忽略掉。

感染巴尔通体菌后,患者常见症状是周围淋巴结肿大,伴随发热。有时也会出现伤口不红不肿,但淋巴结突然肿胀的情况。手部或腋窝的肿块,可以大如鸡蛋。症状加重的话,还会引发肝功能障碍、视觉障碍等症状。

“该病确诊后,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对症处理、并配合抗菌素(例如庆大霉素)消炎及提高免疫力等治疗。一般预后都会相对良好,只有免疫功能低下者才可能发生严重的全身病况,如心、脑等并发症,极个别发生死亡。近几年,陆续有像美国珍妮这样对眼睛损害的报道。”

万云乐提醒,被猫抓咬伤的患者,注射狂犬疫苗后还需多加观察。据介绍,猫抓病的来源,不只是猫,还有狗、猫、兔、猴、猪、牛抓咬、舔舐;植物刺、木片、鱼骨刺伤都有可能感染病毒。

提醒:免疫力低下者,就别养宠物

在预防方面,万云乐指出,鉴于猫抓病可对免疫低下者造成严重后果,慢性病者与免疫力低下者、有幼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宠物。

养宠物时,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尽量少刺激猫狗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被咬或抓伤。尤其在春季动物发情期和夏天气温高又闷热时,宠物更容易抓狂。

另外,建议不要与陌生或不熟悉的猫、狗接触,尤其是儿童不要随意与猫狗耍逗。家中饲养宠物的,要做到预防消毒,不让其寄生跳蚤和扁虱等,因为这些正是感染巴尔通体病菌的媒介。

搜索更多有关“女子整天吸猫得了猫病 阿婆因,吸猫得了一种”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