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和铲屎官来科普知识,别光顾着铲屎猫咪也是有表情的
我们通常认为一只"喵喵"叫的猫咪是心满意足的,而一只"嘶嘶"叫的猫,尤其是当它的耳朵向后缩着的时候,是不高兴的。
但实际上,尽管一只猫从表情上看起来很不爽,它可能一点都不暴躁,因为猫的脸并不能告诉我们猫的感受。或者,更确切地说,一项关于这个话题的新研究发现,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善于解读猫的表情。
研究人员说,猫以"高深莫测"著称,且他们的研究结果大多支持这一观点。在实验中,来自85个国家的6000多名参与者(其中绝大多数是铲屎官)通过观看简短的视频,来判断猫咪的情绪。结果显示,如果把猫咪视频作为学校课程,学生们的平均分只有不到60%的正确率——不及格。
其中,13%的参与者表现很好,得分在75%或以上。研究人员称这些人为"猫语者",并表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很重要。
加拿大安大略省圭尔夫大学的行为生物学家、该研究的发起人乔治亚·梅森说:"猫用它们的脸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虽然它们很难读懂,但也并非完全深不可测,如果你真的很有技巧,你还是可以做到的。"
在实验中,女性参与者(占总数的四分之三)的得分比男性更高,但差距不大。年轻人的得分优于年长者。表现最好的是那些有专业经验的人,比如兽医。
梅森说:"这些人可能天生就有着'猫语者'的天赋,这也许是他们能成为兽医的原因。"
"除去天赋,他们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到了许多。他们不断地在思索:这只猫比别的猫更好吗?是不是需要改变我们对待猫咪的方式?这只猫咪想回家吗?这只猫是不是想从我喉咙里叼出一大块肉来?"
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微笑、挑眉、皱眉和其他的面部动作来判断他人的感受。梅森表示,自从2010年一项关于老鼠在疼痛时做鬼脸的研究以来,研究人员对理解动物的表情越来越感兴趣。
关于狗的研究比较集中,而对于猫咪的研究非常少,尽管猫和狗都是很受欢迎的宠物。梅森和她的同事们只找到了一篇关于猫的面部表情的同行评议论文,这项研究的对象是处于痛苦中的猫。
"这还挺出人意料的,"梅森说,"难道猫咪只有痛苦的表情吗?这是不可能的。也许研究猫咪的表情真的挺难的吧。"
在这项研究中,有一个既定的判定标准:当猫咪接近某人或得到它们想要的东西(如食物)的表现被归为积极的表情;而那些显示猫在痛苦或逃跑的照片被归为消极负面的。
而一些简单的视频,包括那些发出嘘声的猫都被排除在外。该研究的作者认为,鉴于猫科动物在交配的情感上的模糊性,其中可能包括雄性动物的撕咬或其他痛苦因素,因此这些视频也被排除在外。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大量分析了YouTube上与猫咪有关的视频。这确保了猫的行为是符合它们的习性的,这使得最终的研究结论很合理,因为在这些视频中猫咪表现出的情况和表情,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克里斯汀·R·维塔莱说,他专注于研究猫的行为和认知,但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维塔莱说,她在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实验室里与猫互动时,"无时无刻不"考虑它们的面部表情。
梅森和她的同事们说,研究结果很有价值,因为人们与猫的关系往往不如与狗的关系亲密,对待它们也更随意。她表示,有证据表明,猫会做出一些人能察觉到的表情,这可能会帮助宠物主人和兽医们更好地理解猫的情绪。
维塔莱说,即便是养猫的人,也未必能真正了解猫咪:"这表明,也许大部分人都能从猫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教育中受益。"
编译:吴夕源
【DAILY MEDIA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