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是怎样吃竹子的细节:熊猫故事九埋头干饭的熊猫
国宝熊猫吃竹子尽人皆知,但它的祖先却不是吃素的,是名副其实的食肉动物。为了能够吃饱肚子活下来,它们身上的一切都为咀嚼和消化竹子做出了重大的调整,具备了以竹为食的所有条件,它们负责咬碎竹子的臼齿已变得越来越大,而负责切割肉食的裂齿却严重退化。
大熊猫在吃竹子
熊猫头骨上突出而巨大的颧弓就是为它们的超级咬肌预备的,由此组合成的强大咬合力,不只是远远超过其它熊类,更达到了令人生畏和无与伦比的程度,正是靠着强大的咬合力和巨大的臼齿,再坚硬的竹子都能被大熊猫彻底粉碎,而这不仅是熊猫以竹为食的关键,甚至让它们在古代中国有了食铁兽的大名,不过竹子毕竟是一种过于坚硬的食物,大熊猫90%以上都有龋齿。
熊猫牙齿化石
熊猫头骨化石
事实上,透过对现代大熊猫的研究,科学家渐渐发现大熊猫以竹为食的背后其实还暗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吕植教授介绍大熊猫还发展出了一些特别的,我们到目前为止没有在其它动物身上发现的一些功能,比如说对半纤维素的消化,这在其它的哺乳动物里面是没有过的。食草动物能够吃草,能够消化纤维素,这些物质的这部分是因为它的肠道里面共生有很多原生动物和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才是能够做这些消化的,然后把这个养分提供给食草动物,实际上哺乳动物自己是不能消化这些东西的,但是,大熊猫能够消化相对比较容易分解的一个部分叫半纤维素。
正在啃食竹笋的大熊猫
张和民主任介绍大熊猫实际上是靠强大的咀嚼器官来粉碎这些吃进去的竹竿、竹叶的,然后从中吸收一些营养,它实际上是不能完全消化的,因为竹子的营养不够,熊猫就靠不停地吃竹子来弥补,甚至一天能进食二十个小时,能吃掉十五公斤竹叶或四十公斤竹笋。
吕植教授介绍熊猫的前爪非常特殊,跟熊一样有五个爪子,但是它的一个腕上的这个骨头特化成为一个像拇指这样的结构。
胡锦矗教授
胡锦矗教授这个腕骨叫桡侧腕骨,相当于窦骨,就相对于人在这里长了一个骨头,除了灵长类以外,可能唯一能够对着这么抓握的一个物种就是熊猫。这样大大提高了它吃竹子的效率,如果竹子能够被抓过来吃的话,它能挑选得更加精细,而且吃的速度会更快。
熊猫对竹子的消化利用率低,于是进化出大量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熊猫的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竹子也就在熊猫的肠道里八至十二个小时,每天要拉二十公斤粪便几乎都是没有被消化的竹子,所以熊猫吃得多拉得快是典型的直肠子。另一方面,竹笋幼嫩多汁,适口性好,易消化吸收是大熊猫的美味佳肴,但由于竹子的生长太过迅速,要吃到更鲜美的竹笋,每年从春到秋,大熊猫的觅食就要从中山到高山迁徙转场,这叫赶笋。张和民主任介绍,通过近十来年的研究发现大熊猫的迁徙能力是很强的,以前我们认为它可能三十公里、五十公里,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它可能能迁徙两百公里以上。自从熊猫的祖先第一次开始以竹为食的尝试,两百万年来,它们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进化,完成了对竹子生产周期的了解和适应,经验丰富的熊猫总能通过转场,赶上竹子生长的节奏,找到营养最高最可口的食物。熊猫身上竟有这么多特质,欢迎跟随我们的文字继续走进国宝大熊猫,敬请期待《熊猫故事十:关于灭绝专家各执一词,熊猫还能不能活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