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为什么在怀孕后变成了话痨?为什么从话痨变成了哑巴
图/文:萌动星辰
养过小奶猫,尤其是人工喂养小奶猫长大的铲屎官,应该对小猫的叫声深有体会。
尖锐、高亢、不停歇的号哭,饿了要喝奶,肚子胀了要上厕所,冷了要摸摸抱抱……这些都会变成记忆里的噩梦。
小时候的猫,每一只都是叫个不停的小宝宝,为什么成年猫几乎都是高冷矜持的哑巴猫了呢?
猫的天性决定了它们的交流方式,更倾向于嗅闻为主。
猫被称为“暗夜精灵”,昼伏夜出是它们的天性。这也决定了它们的正常沟通方式,更多以气味、嗅闻为主,叫声只是幼猫视力发育不成熟前的替代交流方式。
随着生理的成长,猫会逐渐减少叫声的沟通方式,转而采用动作(各种翻滚、尾巴的一百零八种抖动方式),气味(青春期时公猫的地盘标记,在铲屎官身上蹭啊蹭,力图打上“这是本喵的人”记号)来进行猫之间的沟通。
猫的身体特征,也是它们采用减少声音沟通的原因之一。
我们喜欢猫,从某种程度上,圆圆的猫眼睛、小小的嘴和大大的耳朵,组成毫无攻击性的幼年期面相,和儿童的三头身样子很像。
因此,我们觉得猫长得“萌萌的”,小猫是“奶凶奶凶的”,大猫是“萌凶萌凶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认为这样的面相更接近于安全的幼年体状态,不具有攻击性。
从猫本身的生理构造上,随着日光强弱变化的瞳孔,本身就暗示着这是对光线敏感的动物,它们擅长的是夜行和潜伏猎捕,脚爪上厚密的绒毛和可收缩的利爪,也暗示着它们族群沟通方式并非以声音为首选,低调、悄然是猫的首选。
所以,成年猫迅速生长后,从话痨变成了哑巴,是正常的现象。
它们的日常交流方式是悄无声息的碰鼻礼。
有同学会问了,“我家的猫怎么都好几岁了,还每天叨叨叨个没完呢?”
譬如,进门的时候跑得飞快“喵喵喵”,做事的时候顺着裤管爬到肩头“哇呜哇呜”,揉揉肚皮的时候更是360度翻滚“咕噜噜呼噜噜”……
唔,对于这种情况,举个栗子,你家的猫莫非一直停留在奶猫期,是猫版的老顽童“周伯通”?!
推荐
- 1狗狗十大禁食食物 狗狗吃了活不过24小时的食物403
- 2狮子的五大缺点 关于狮子的14个知识你知道几个193
- 3如何判断孟买猫?拥有,蒙娜丽莎爱称的孟买猫489
- 4被真实拍到的几个巨型生物 盘点近百年全世界捕获的30大巨型生物273
- 5世界上最小的小熊猫有多大,皮堡斯,世界上最小的猫163
- 6猫薄荷和薄荷的区别方法 关于猫薄荷的一些常规知识195
- 7布偶猫粘人有多可怕,布偶猫只有真正把你当134
- 8哈士奇意外怀孕生下了只金毛崽子 哈士奇生了一窝宝宝可没一个像自己309
- 9养猫和养狗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原来养狗和养猫的花销相差这么多318
- 10帕帕猫在故宫的哪个位置?家住首都一环拥有皇室户籍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