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外来入侵植物,广州入侵植物出版收集150种入侵植物
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在介绍藤三七的情况。这是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第二批外来入侵植物。
白花鬼针草是具有极强入侵性的杂草。
水茄是1级危害入侵植物。
大洋网讯 通菜、含羞草、薇甘菊、喇叭花、野茼蒿……说到这些植物,人们的第一反应多数是有的能吃,有的可玩,有的漂亮。然而,外形、功能不同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入侵植物。
日前,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主编的《广州入侵植物》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收集了广州市150种外来、本土的生态入侵植物,通过图片、文字介绍其形态、生境、生物学特性、用途、原产地和分布以及危害等级等。据悉,这是广州首部对入侵植物进行系统梳理的书籍。
现状
菊科入侵植物达31种
广州市现有入侵植物多少种?答案是:150种。这其中,外来入侵植物131种、本土入侵植物19种。
“我们自2004年8月开始一直在广州市区进行外来入侵植物的调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瑞江说,从着手调查到结题出书花了15年。这期间,因经济发展、社会活动等因素影响,广州入侵植物的种类、数目、分布等不断变化,有新的入侵植物,也有一些消失不见。王瑞江说,外来入侵植物,特点是借助人为或自然力从其原产地进入新栖息地。本土入侵植物是指原产地为本土或邻近地区,但它们和外来物种一样,会入侵到本土生态系统。比如在广州属于本土入侵的植物通菜,被美国农业部列为有害杂草名单,它在广州的入侵危害等级被评估为3级。
广州入侵植物的科属中,菊科植物最多,有31种;禾本科植物有18种,豆科植物有17种,旋花科和苋科各12种。这5个科占入侵植物总数的60%。
外来入侵植物七成原产美洲
王瑞江介绍,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来源多样。根据对131种外来入侵植物的原产地分析发现,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有98种,占总种数的74.8%;原产非洲的有15种,占10.7%;原产亚洲有12种,占9.2%;原产欧洲和大洋洲的分别有5种和1种。
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占比超七成,广州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区,较之来自欧洲的喜好温凉气候的植物,广州的地理气候条件更适宜于来自美洲、非洲等热带或者亚热带地区植物的生长。
王瑞江介绍,入侵植物能进入广州,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意入侵,即被有意引种过来的,比如有些花卉等;另一种是无意的,不小心随着人、物的流动被带来进来。广州人流、物流繁忙,和世界各地人员交往频繁、交流多,这两种方式都有可能。
危害
对生态平衡有巨大影响
根据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状况、分布范围、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危害程度等,王瑞江的团队对广州市外来入侵植物危害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将危害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1级恶性入侵、2级严重入侵、3级局部入侵、4级一般入侵、5级有待观察。
按危害等级来分,广州市150种入侵植物中,现有1级入侵植物有40种,2级有29种,3级有35种,4级有20种,5级有26种。
据了解,1级危害等级植物主要有大薸、藿香蓟、鬼针草、香丝草、苏门白酒草、小蓬草、薇甘菊、南美蟛蜞菊、五爪金龙、金钟藤、银合欢、光荚含羞草、田菁、铺地黍、两耳草、凤眼蓝、刺蒴麻、小叶冷水花、马缨丹等。它们在全市范围内分布极为普遍,入侵极为严重,对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等会造成巨大影响。
豚草花粉易使人过敏
“绝大多数外来入侵植物产生的危害表现在影响、威胁到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等,基本对人体没有直接影响,但有一种例外。”王瑞江说,此次公布的150种入侵植物中,世界性的恶性杂草——豚草需特别关注,其花粉有致敏性,危害人的健康。
豚草的叶子形似菊花叶,从正面看整片叶子又有点像古代兵器三叉戟。豚草的花期一般在六、七月,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呈黄色雾状的花粉,人一旦吸入,会出现咳嗽、流涕、全身发痒、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豚草原产美国和加拿大南部,是一种世界公认的危险性杂草,后传入我国北方,再一路南下。在广州,豚草最早在花都鳌头镇发现,目前扩散到从化区的西部、东部山地附近。
南美蟛蜞菊是1级危害入侵植物。
南美蟛蜞菊竟是恶性入侵物种
路旁、河岸水沟、房前屋后、荒地……是入侵植物生长的“摇篮”。王瑞江带领记者在华南植物园科研区走了一小圈,很快找出了近十种入侵植物。路边的草地上,南美蟛蜞菊开着黄色的小花朵,颜色娇嫩。可谁能想到,它是1级危害入侵植物,早被列入世界100种恶性入侵物种名单。一个水渠边,长了一大丛白花鬼针草。这种植物广泛分布荒地、路旁,花朵有点像小雏菊,但却是一种具有极强入侵性的杂草。
一块小湿地里,瘦瘦、高高的翼茎阔苞菊十分显眼,它的危害等级为1级。王瑞江说,翼茎阔苞菊2010年首次在南沙发现,近几年已经蔓延整个广州市,侵占了大片的弃耕地。
一个网状篱笆上,藤三七长得十分茂盛。这是我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第二批外来入侵植物,它常常攀缘在其他植物上面。
路边的一丛灌木,开着小花,翻开叶间,才能看到一簇簇的小果实,这是水茄。水茄的危害等级为1级。
建议
合理利用“变废为宝”
入侵植物有一定的危害,但无需“谈侵色变”。王瑞江表示,这有一个度的把握,当相关植物只在小范围内发展,未达到一个量,未必会造成大规模入侵威胁。要对付入侵植物,除进行预防和控制外,还可以换个角度,如将泛滥成灾的植物利用起来,变废为宝,不仅能转变经济利益,也又有利于人类自身。如民间常将一些植物加以药用,如蓖麻的叶可以治脚气、囊肿和咳嗽痰喘;含羞草可清热利尿、化痰止咳;野甘草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马缨丹茎叶煎汤,可治湿疹、疥癞毒疮、皮炎、皮肤痒等。一些植物可以用来蔬食,如野茼蒿、青葙等。
王瑞江还建议,相关部门启动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长期监测研究,建立外来入侵植物动态变化情况数据库,同时开展对外来入侵植物综合利用和防治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把它们的危害降到最低,并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此外,要重视边境口岸、货轮码头和自贸区等关键区域检验检疫工作,尽可能杜绝外来有害植物的种子随人口流动或货物运输等引入。
撰文:信息时报记者成小珍 通讯员李碧秋
摄影:信息时报记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