鳑鲏人工繁殖还是自然繁殖 中华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殖和培育技术
前言
中华鳑鲏是属于鲤形目中的一种小型杂食性野生淡水鱼类。因其优美的体型和色彩艳丽而被广大观赏鱼养殖爱好者所喜爱,是中国著名的原生观赏鱼类之一。
一般情况下中华鳑鲏栖息在水流缓慢平静、水草茂盛的环境中,并且十分喜欢群游。他们主要以藻类为食,摄食水草、高等植物的叶片等。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殖观赏鱼的人群不断增加,对中华鳑鲏的需求也在稳步上升,导致其价格逐渐上涨,部分品种甚至供不应求。
然而,最近这几年,水域污染日益严重,再加上人为滥捕以及违法的电、炸、毒鱼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中华鳑鲏的自然资源量。因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进行中华鳑鲏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施人工保种、繁育和增殖措施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中华鳑鲏的特性
1.主要特征
中华鳑鲏具有侧扁的身体形状,腹部没有突出的腹棱。它的口小且位于头部末端,没有口角须。眼圈呈红色,唇部简单,没有乳突,上下唇在口角处相连。侧线不完整,通常具有3至6条侧线鳞。
而背鳍由3根硬棘和9至11根软条组成,臀鳍由3根硬棘和10至12根软条组成。下颌骨上有一行排列为5/5的下咽齿。身体侧面具有锯齿状的纹理,有时可见也有时不可见。鳔分为两个室,后室较大。体侧中央有一条银蓝色纵带,但不会延伸到背鳍起点的正下方。
在幼体阶段,背鳍前部的鳍条上有一个黑斑,雌鱼在性成熟后仍保留该黑斑,随后逐渐消失,而雄鱼在性成熟后会失去该黑斑。鳃孔后方上方有小的蓝色斑点。尾柄中央有一条红色色带,背鳍下方和前部的鳞片具有金属光泽。
中华鳑鲏的体长一般不超过10厘米,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克。中华鳑鲏在不同地区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常常被错误地视为不同的物种。南方种类通常颜色较暗淡,鳞片的金属光泽不明显,体型较小;而长江以北的品种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臀鳍、尾鳍等部位的颜色更加鲜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也被称为彩石鳑鲏。
2.生活习性
中华鳑鲏栖息于淡水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浅水区的底层。同时它们还会聚集成团,通常停留在靠近河岸的水草边缘或无水草的近岸水域,以进行浮游生活。中华鳑鲏具备快速的游泳能力和敏捷的反应,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避敌能力。
幼鱼和成鱼倾向于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中华鳑鲏适宜生活的水域温度范围为0至35摄氏度,溶解氧浓度范围为4.0至8毫克/升,pH值范围为6.5至7.5。
3.繁殖习性
中华鳑鲏在4至5月达到性成熟阶段,繁殖期通常在每年的3至10月,水温为14至28摄氏度。每年的4至7月是产卵旺季,中华鳑鲏会分批产卵,卵呈橘黄色,形状类似长圆形的葫芦。
在繁殖期间,雌性和雄性鱼都会出现第二性征:雄鱼的体色变得格外鲜艳,背鳍的前缘呈红色,腹鳍无分枝的鳍条呈乳白色,臀鳍根部呈红色,外缘可能还有黄色或黑色的镶边,吻端和眶上骨上会有细小的珠星状结构。
雌鱼的产卵管会延长,大部分呈粉红色,长度可达到体长的2/3。在繁殖期间,中华鳑鲏常常成对出现,他们先是在水域中寻找河蚌的栖息地。一旦找到合适的河蚌,雌性鱼会伸出产卵管,将其插入河蚌的出水孔,将卵产放入河蚌的外套腔中。
与此同时,雄性鱼会在蚌的入水孔附近释放精子,这些精子随着水流进入河蚌的外套腔,使卵子受精。
紧接着受精卵会附着在河蚌的鳃瓣间进行发育,由于河蚌不断呼吸水流,受精卵可以获得充足的氧气。然后雄性鱼在蚌壳附近释放精子,精子通过水流进入蚌壳,使卵受精。
繁殖期结束后,雌鱼的产卵管会萎缩,并在下一次产卵时逐渐延长。在25摄氏度的温度下,两次产卵之间的间隔约为10天左右。中华鳑鲏最适合产卵的河蚌是宽度在5至8厘米之间的背角无齿蚌或圆顶珠蚌。
二、中华鳑鲏的人工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对于池塘的要求包括保水性能良好、排放和注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在10至20厘米之间,适宜面积约为0.067公顷。此外,水源要充足且无污染,交通方便,有电力供应,并配备微孔曝气增氧系统。
在放养鱼种之前的15天内,需要在整个池塘中均匀撒布生石灰进行清塘。清塘后的5天开始向池塘注水,保持水深在约0.4米左右。同时施加发酵的粪肥,每公顷施用3750千克,并投放750千克自主研发的复合藻类,以培养水体的色泽和浮游动物,为中华鳑鲏提供充足的饵料。
循环水过滤系统由四组组成,每组包含三个大桶。每个大桶中间都有一个带有孔的圆柱形柱子,用于排放污水。随后脏水通过初步过滤装置,再进入生物过滤器。初步过滤装置由三层大滤布和细沙构成,用于过滤脏水中的较大颗粒物质。
生物过滤器则通过微生物分解来净化水。经过两次过滤,干净的水会从桶上面的水龙头流回桶内,形成循环。此外,每个桶都配置了微孔增氧设备。增氧设备的操作方法是打开控制增氧的鼓风机。通过调节气头的松紧程度,可以控制所需的氧气量。
2.亲鱼培育
为了进行放养,应选择经过上一年度室内水泥池人工繁育的幼鱼。在经过室内水泥池培育后,应选择发育良好、鱼体无伤、体表光滑并且活动正常的个体作为亲鱼。
在培育期间,每天应进行两次投喂,使用1号虾料。隔天应进行一次吸污清底操作,并每周进行一次水的换水。当室外水温与室内水温接近(温差小于2K)时,可以直接将池塘的水引入亲本培育池,并通过30目筛绢进行过滤。
但是,如果室内外水温差异较大,池塘的水应先引入室内的蓄水池中,待温差缩小后再注入亲本培育池。每次换水的量为总水量的一半,并且每个月需要彻底进行一次水的换水。
3.繁殖产卵
当水温达到15℃时,应将经过强化培育的亲本移入繁殖产卵池进行人工繁殖。在选择亲本时,应选择具有清晰的卵巢轮廓和输卵管延长成管状的雌亲鱼[4],以及轻压腹部会有乳白色精液流出的雄亲鱼。雌雄比例应为1∶1,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10~15组。
同时,应每平方米投放6~8个河蚌,河蚌的平均规格应为0.25 kg/个。日常管理应按照亲鱼强化培育阶段的要求进行。
4.投喂
如何投喂食物也是一门学问,当生殖高峰季节来临,水中存在大量可食用的藻类和枝角类等原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此时可以配合使用人工饲料,但投喂的量应根据鱼的活跃度来决定。如果只有极少部分或没有鱼浮上水面吃食,就应停止喂料。
三、苗种培育技术
1.苗种孵化
首先水温要在18~20℃的条件下,大约25天后,将繁殖产卵池中的河蚌移出,放入孵化育苗池中进行孵化。移出河蚌时,对其进行1分钟的脱水刺激。随后,按照适当的密度重新将河蚌放回繁殖产卵池中。
孵化育苗池的水温应保持在常温。苗种的开口饵料是通过80目筛绢网过滤得到的小型淡水轮虫,轮虫的密度应为1~2个/mL,并在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在培育7天后,补充投喂通过60目筛绢网过滤得到的轮虫和裸腹溞。当鱼苗长到全长15毫米时,开始投喂轮虫和桡足类幼体,将经过40目筛绢过滤的浮游动物投喂,上午和下午各投喂一次。
2.幼苗培育
苗种培育的前20天,不进行吸污清底操作,每周进行一次换水。当室外水温与室内水温接近(温差小于1K)时,可以直接将池塘的水引入孵化育苗池,并通过40目筛绢进行过滤。但是,如果室内外水温差异较大,池塘的水应先引入室内的蓄水池中,待温差缩小后再注入育苗池。
直到第21天换水时,将产出空中华鳑鲏仔鱼的河蚌重新放回放养亲本的繁殖产卵池中。在水温为20~22℃的条件下,经过约20天,第2批产出中华鳑鲏受精卵的河蚌可以再次移入孵化池进行孵化。
放养密度方面,适宜的水面放养密度为每公顷60万尾左右的新孵苗种。在进行放养之前,必须进行试水测试,以确保池水的安全性,只有确定安全后才能进行全部放养。
四、病害预防
在发病季节,要定期在池塘中进行预防措施,如泼洒戊二醛、EM菌等药物来预防疾病。在饲料中添加大蒜或三黄粉可以预防细菌性疾病。
对于出现小瓜虫、车轮虫等寄虫病时,可以使用5~10微克/升的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来杀虫,既能有效杀虫又不伤害鱼类。
一旦发现病鱼,应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全池消毒。死鱼应妥善处理,避免乱丢。
同时中华鳑鲏等鳑鲏类鱼对溶氧的需求较高,如果溶氧低于3毫克/升,就会出现缺氧和死亡的情况。因此,要确保池塘中有足够的溶氧供应。在必要时,可以备足缺氧急救药物,如粒粒氧,并合理开关增氧机。
总结
中华鳑鲏的人工繁殖涉及亲本培育、产卵与孵化、育苗等关键步骤。与自然繁殖相比,室内水泥池培育具有更高的可控性。通过有效控制和管理中华鳑鲏的繁殖过程,可以增加种苗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并提高养殖效益。
另外,中华鳑鲏的繁殖方式与其他鱼类有所不同,这使得探索和研究中华鳑鲏的人工繁殖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研究中华鳑鲏的繁殖过程和技术,我们不仅可以解决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还可以为具有类似繁殖方式的其他鱼类的人工繁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朝阳,姜彦钟,方秀珍,等. 鳑鲏的生物学特性及观赏价值 [J]. 生物学通报,2010,45( 4) : 7 - 9.
[2]曾燏,刘焕章,沈建忠. 鳑鲏鱼类产卵时对河蚌鳃不同位置的 选择[J]. 动物学报,2006,52( 2) : 272 - 278.
[3]伍献文. 中国鲤科鱼类志( 上卷)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2: 199 - 220.
[4]王权,李育培,王建国,等. 中华鳑鲏两性形态特征和雌性成体 生育力[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 2) : 200 - 203.
[5]沈建忠. 中华鳑鲏 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0,19( 5) : 494 - 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