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兔类>正文

兔子蹬鹰水墨画 狗撵兔,一幅乡土民俗画

人气:114 ℃/2024-06-04 04:10:05

陕西网讯(通讯员 张翟西滨)隆冬时节,气温骤降,关中广袤的乡村进入了寒冷的冬季。天空零乱的飘舞雪花,先是星星点点,后是片片线线,遇到这样的天气,寒风习,手冻翘,难出活,多半情况下,生产队就早早收兵回营咧。

一年四季,我最怯的就是冬季。室外白茫茫一片,雪有一柞厚,房檐下悬挂一尺长的冰溜子。农谚说得好:“三九三,冻破砖。”用知青的话说:“大冷天‘瓜娃’(陕西方言:意指傻的意思)才串门哩!”同室三个男知青猫在屋内“谝闲传”(陕西方言:意指唠闲话)吧,得把被子裹在身上,闲谝一会儿,不由自主还是瑟瑟发抖;真的,冬季最乏味难熬;加之,乡村动辄停电,连场露天电影也难觅,因而,吃罢晚饭,人困马乏,基本上就熄灯入睡了。

乡村自有乡民乐。甭说,天寒地冻,雪渐渐融化,大田里的麦苗已起身,极目望去,青翠一片,寒风一吹,麦苗儿像顽童模样,摇头晃脑,令人忍俊不禁多看几眼。那会儿,我们每天出工,多在田间平整土地,隔三差五总能发现一帮人群,拿着木棒,带着狗儿,在连片的麦田鱼儿穿梭,边走边喊。起初,我一头雾水,以为百无聊赖,图个撒野好玩,当发现人群中,尚有一些年长的社员入伙,却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一打问,原是流传数千年的“狗撵兔”习俗。

社员告诉我,“狗撵兔”在关中农村异常活跃。一般是在农闲时节,冬里一场大雪消融,那些耐寒的花儿,迎风绽放,紫色的野菊花,淡黄的旋覆花,姹紫嫣红,令人惊艳。这是最好的“狗撵兔”时节咧!一来,麦苗泛青,黄土裸露,一望无际,尽收眼底;二来,冬眠的野兔,要么透气晒暖阳,要么外出觅食,冬麦苗是它们的最爱,稍有呼喊惊吓,就会蠢蠢欲动,四散逃离,自然易被人或猎狗及时发现,一旦原形毕露,很难在劫难逃。所以在这节点,你看那沟梁、坡地和田野上,一伙人儿牵着狗,带上干粮,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开着手扶拖拉机前呼后应,手上攥着弯镰和白腊条棍,少则三五人,多则十几人,浩浩荡荡,场面火爆,在“撂天地”里撒开一张“天罗地网”,成为社员农闲既娱乐又得实惠的一大景观。

后来,每每遇见“狗撵兔”的场景,我们在田间干活的知青总会凑前欣赏一番,撵兔者多为老手,熟门熟路,地点常选在开阔的连片大田。到了地头众人间隔十米一字儿排开,肩扛棍棒,手牵细狗,循序渐进向前推进。一旦人们的呐喊声惊吓到壕沟或麦田里的野兔,就会本能的蹦蹦跳跳,仓皇而逃,狗是野兔的天敌。狗儿见到野兔就狂吠不止,奋力挣脱绳索,犹如离弦之箭扑向猎物。霎时,烟尘四起,一片欢腾。此时此刻,“狗撵兔”的精彩场面上演咧。瞧!那狗儿吐着红舌,张着大口,不再狂吠,而是撒开四蹄,狂追猛撵。细瞧惊恐不已的小野兔,一会儿时隐时现,蹦跳不止,一会儿腾空驾雾,来回兜圈,这时的人们放缓了脚步,虚张声势,四散开来,目不转睛,镇守关隘,以防野兔逃离视线和缩小包围圈。毕竟短腿野兔斗不过长腿的狗儿。紧追不舍,群狗围捕,数个回合下来,精疲力竭的野兔,最终还是一命呜呼。当狗儿叼着猎物兴冲冲跑到主人面前,摇头摆尾,尽显得意洋洋的谄媚,你再瞧主人那神情,满脸堆笑,亲昵爱抚一下狗的额头,不亚于短兵相接,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狗撵兔”的场面,的确,惊心动魄,其乐无穷。当年,我们一些男知青也曾跃跃欲试,首先没人养狗,条件不具备;即便私自带出社员家的狗儿,要么不得要领,要么狗儿不顺从,劳而无获,前功尽弃。所以,有的知青干脆索性参与其中,做个帮手,辛苦一整,好的时候,碍于情面,能落下一两只“战利品”,改善一下清贫、恓惶的伙食。实不相瞒,我就曾“沾光”过野兔肉,烹制的野兔肉,一股草腥味,谈不上多么地道,但毕竟是肉、是野味,泛红的大块头入口,咂一口,惊破一杯碧绿的春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其实,农家人嘛,采用传统的“狗撵兔”猎杀野味:其一,可以拿到集市上交易变现,贴补家庭不多的收入;其二,可以享用,滋润一家人粗糙的日子。

细细回味,参与“狗撵兔”的猎狗,大多是体形偏瘦且高大凶猛的“细狗”。着实,“细狗”是猎犬的一种,是陕西关中独特的地方品种,它的特点是腰细修长,精痩干练,挺敏捷、善奔袭。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就有养狗狩猎的一大嗜好。从古到今,岁月更迭,四季交替,这一民间习俗一直秉承沿袭着中华古老的民俗文化且流传至今,它犹如一幅绚丽多姿的乡土民俗画镌刻于我心……

搜索更多有关“兔子蹬鹰水墨画 狗撵兔,一幅乡土民俗画”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