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吴飞教授讲北大土葬人,北大教授吴飞提议恢复土葬

人气:485 ℃/2024-07-16 23:06:06

世界是客栈,死亡是旅行的终点。——约·德莱顿

活着时,光芒万丈,受人敬仰也好,卑微龌蹉,受人唾骂也罢。不管谁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召唤,死亡是人活一生最后的一站,作为终点的归宿,要如何才能算作圆满?

古人云:死者为大。要让他们如何安息,是活着的人,为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中国是礼义之邦,更是仁义之邦,因而即便是人在离世后,仍旧十分注重其人文关怀

大家都知道,我国最传统的是土葬,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又衍生出了火葬,但到底是土葬还是火葬更利于文化传承、人文关怀、资源节能、时代发展呢?

从最初极力反对火葬,到如今已经习以为常,听从国家的号召,是我们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在我们已经日渐适应火葬后,北大教授吴飞却提出应当恢复土葬,这又是为何呢?

土葬文化和历史

虽说“尘归尘,土归土,及尽繁华,不过一掬细沙”,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消逝在这个世界,不留一点痕迹,但活着的人却满眼泪花,难过不已,总要以自己的方式,给予死者最崇高的敬意与纪念。

给他们找寻一个好的归宿,因而古人会讲究厚葬,帝王更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皇陵,规模宏大一点不逊色于生前的居所。

追溯过往,土葬的历史最为悠久,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最早发现的土葬则是半坡遗址之中。

人类最早使用土将死者埋藏起来的目的不得而知,或许只是为了不暴尸荒野,任野兽啃噬,于是就用最现成、最常见的土壤将其藏起来,之后随着种族的壮大,生活屈居于稳定,便衍生出了土葬文化。

在夏商时期,土葬开始盛行,被人们全面接受,从而演变成中国独一无二的殡葬文明。

《周礼》有云:众生必死,死必归土。古代讲究“侍死如侍生”,《论语》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找一块风水宝地安葬先人,不仅是在尽孝,也是在积福,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因而古人在土葬时极为讲究,彰显孝道,向世人最后一次证明,后辈对长辈的敬重和孝顺,为父慈子孝的幸福家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丧葬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实力雄厚,有威望有地位的人家,也有能力厚葬,将葬礼办得极其隆重,一个家族有没有衰败,看看他如何办葬礼便能知晓一二。

让人印象深刻的无非是《红楼梦》中的两次葬礼,一次是宁国府孙媳贾蓉的妻子秦可卿的葬礼,一次是荣国府史老太君的葬礼。

秦可卿的葬礼盛大而隆重,但到史老太君的葬礼时,荣国府已经渐渐走上衰败,只能从简,而到王熙凤离世时,荣国府已经彻底垮台,白只能一袭草席裹身,扔去了乱葬岗……

正因为古人如此重视丧葬,才让我们有机会发现那么多具有考察意义的古墓,找到了很多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珍贵文物。

土葬和火葬的利弊

在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里,土葬无疑是逝者最好的归宿,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土葬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专家表示,土葬不仅浪费了大量了土地资源,还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或许很多人严重的环境污染从何谈起,其实人民在将棺材埋入地下时,会在其表面涂上防腐液,而防腐液在保护了棺木的同时却会污染土地和水源,破坏我们的环境。

最终在专家的不断建议下,我国将传统的土葬文化废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火葬,不过在一些农村仍保留着传统的土葬,对火葬仍保留着怀疑的态度。

为了让火葬得到更好的推广,国家甚至为贫困户提供1000元的火葬补助。

为什么会以火葬作为土葬的代替品呢?因从南北朝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后,火葬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

佛门弟子在圆寂后,会采用火葬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而火葬也因此在中原的一些地区被推广使用,清朝顺治皇帝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在驾崩后,也选择了火葬。

虽然火葬不如土葬的影响深远,但在中国的丧葬文化中,已有一定的基础,是容易被民众接受的,同时火葬占据的土地面积也少,能达到一些节约土地的面积,于是国家便主张使用火葬了。

可是火葬就如此完美无缺了吗?显然不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人也开始计算火葬的成本和代价。

火葬采用的是大理石墓,而大理石的风化速度极为缓慢,它屹立的时间远远超过普通的土坟,占据着土地的时间更为长久,并没有让土地资源变得更加合理化。

同时,火葬还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比如尸体并能够直接点燃完全焚烧,则需要在尸体上浇上柴油,而每火化一人就得消耗十到十五公斤柴油,并耗费25度左右的电能,其中柴油还是不可再生资源。

而且在国内,还有这庞大的殡仪服务人员,这些工人也需要国家支付一笔庞大的工资,可见火葬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有利。

吴飞的观点和原由

因而北大教授吴飞便认为火葬比土葬更耗费财力和土地资源,不仅如此,他还表示:殡葬机构就像一个大型的尸体处理站,每天走程序一般处理死人,将死者当垃圾一般处理掉。从前还叫殡仪馆,现在活脱脱一个火葬场。

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极其不尊重逝者,是对逝者的一种亵渎,是对逝者的大不敬,即便人的肉体已没有知觉,但也不该受到如此轻蔑的对待。

逝者不是没有感情的垃圾,可以被随意丢弃处理,尽管他们不再鲜活,但我们也应对生命怀揣一颗敬畏的心,体谅死者家属的悲痛和思念,吴飞教授觉得我国的丧葬应该重新改用土葬。

吴飞的主张,再次引起了社会话题的热议,不同的人秉持着不同的观点,但我们最终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我们的文化能得到传承,逝者和生者都能获得人文关怀。

同时我们也要面对现实,真正考量,到底以怎样的方式,作为丧葬仪式,才能让我们的资源得到最大的节能和合理化利用。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今日大量的浪费资源,留给子孙后代的便是一片狼藉的地球。

如果赖以生存的家园早已面目全非,那么怎样的丧葬又有何意义呢?

对生者多一份关心,其实比对死者多一份敬意更为可贵,少用一个塑料袋,少用一个一次性餐盒,其实比到底用火葬和用土葬的争论不休,其实更有实际意义,大家觉得呢?

夸夸其谈远不如实际行动更有价值!

搜索更多有关“吴飞教授讲北大土葬人,北大教授吴飞提议恢复土葬”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