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大家实在接受不了的画风:究竟是,画风还是
印象中的鸟,都是这样的。
或是这样的。
而到了八哥这里,画风却是这样的。
▲王雪涛《八哥》局部
八哥善奔跑,跑起来简直疯疯癫癫。
▲王雪涛《八哥》局部
▲王雪涛《八哥》
还有这样的。
八哥还爱干净(有洁癖),每天都要洗澡,它不但不怕水,还喜欢边洗边唱,洗完澡还要把身体晒干……
所以,画风还有这样的!
▲宋 李迪《禽浴图》
与其他五彩缤纷的鸟相比,八哥又黑又丑,画风也常常出其不意,却是画家笔下的宠儿。历代很多画家都爱画八哥,也留下了诸多与八哥有关的名作。
▲宋 牧溪《叭叭鸟图》
▲宋 佚名《秋树鸲鹆图》
▲明 李辰《雪柳寒禽》局部
▲明 林良《秋鹰图》局部
▲明 唐寅《古槎鸲鹆》
▲清 虚谷《秋月八哥》
▲清 任伯年《花鸟册》
▲齐白石《鸲鹆樊笼图》
▲潘天寿《八哥》
▲徐悲鸿《八哥》
▲王雪涛《八哥图》
▲王雪涛《八哥图》
▲孙其峰《梅花八哥》
历代的八哥图多出自南方画家之手,如果从八哥的历史来看,就不奇怪了。
据《周礼·考工记序》记载,2700多年前,南方就出现了八哥,且从来不飞过济水(河南济源)。
西汉淮南王刘安作《淮南万毕术》一书中还记载:“寒皋断舌可使语”,意思就是说把八哥舌头剪断可以教它说话,由此可见,约2200年前,就有人饲养八哥作为宠物,并且掌握了让八哥学会说话的方法,给八哥剪舌的习惯也源于此。
但现在已经证明,八哥学说话并不需要剪舌!
“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用残酷的方法折腾八哥的舌头并没有什么用处,反而让八哥痛苦不堪,除了会导致口腔感染和应激障碍,还会引发多种精神疾病?!随时有被逼疯的危险,也就难怪八哥的画风迥异了!
▲清 华岩《设色鸲鹆双栖图》局部
▲王雪涛《八哥》
八哥的学名叫鸲鹆,别名还有鹦鸲、寒皋、华华、鸜(鸲)鹆等。早期,阿拉伯人把鹦鹉叫做bakgha或babbaagha,这个词传入中国后,汉人就把与鹦鹉一样会模仿人说话的鸲鹆叫做“八哥”或“八八儿”。南唐后主李煜为避讳,正式废去“鸲鹆”之名,以“八哥”为正名,沿用至今。
古时候北方八哥很少见,鸲鹆一度还成为南方各地进献给宫廷的“御鸟”。
▲宋 宋徽宗《鸲鹆图》
因而宋徽宗得以朝夕观摩,并作了幅《鸲鹆图》,真实地表现了八哥之间钩钜相搏、毛血飞洒的激斗情景。
《鸲鹆图》的故事也很曲折,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有日本人得知紫禁城里的《鸲鹆图》流出至民间,辗转到了庞莱臣的手上。于是找到旁莱臣,要求其出手。庞莱臣怎么舍得,但迫于当时的形势,没有断然拒绝,而是抓紧时间仿制了一幅赝品。日本人非但没看出来,反而兴高采烈地把假画带回国,足见仿制水准之高。
▲清 王武《桃花双禽图》
《桃花双禽图》画于1680年,是江苏画家王武49岁时的作品。画中描绘了春到江南,水岸湖边两只八哥嬉戏成趣,一只栖在桃枝上,一只在溪流中戏水。两只八哥遥遥对视,一上一下、一静一动,充满了天然韵味。
▲明清 八大山人《柳石八哥》
▲明清 八大山人《怪石鸲鹆图》
▲明清 八大山人《八哥》局部
▲明清 八大山人《八哥》局部
▲明清 八大山人《八哥》局部
八大山人作品中的鸟,主角多数都是八哥,不知是八哥勾起了他信步前庭的过往,还是觉得八哥的画风更能诠释他的哭笑不得。
在一些寓意吉祥长寿的题材中,也经常能见到八哥出镜。
▲明周之冕《八百长春》
以谐音来寓意青春不老。
▲清《粉彩牡丹八哥纹玉壶春瓶》
牡丹八哥是清代传统装饰纹样,经常出现在各种瓶瓶罐罐上,一对八哥春瓶曾是嫁妆里不可或缺的物件,用来寓意百年富贵。
八哥羽衣不华丽,歌喉也不够婉转,入了画却别有一番情致。
除了个人情感上的偏爱,黑色的八哥更符合写意画风,给予笔墨更大的发挥空间。从意趣出发,八哥的各种沙雕表现,也是鸟中的谐谑担当,无论入画还是入眼,都称得上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了!
推荐
宠物
- 1黑猫为什么不能养因为有脏东西吗?为什么,黑猫很少人养238
- 2南充碰瓷狗被咬 男子假装被狗咬伤要碰瓷211
- 3鸡翅怎么做2岁宝宝最爱吃?最适合小孩吃的肉类排行榜475
- 4幻乐之城李沁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李沁幻乐之城演狗没台词却看哭观众137
- 5猫咪有这三种表现就说明它很爱你,猫咪关心主人的6个表现468
- 6日本倒幕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倒幕运动打出尊王攘夷412
- 7怎么改掉小孩吃饭边吃边玩的习惯?孩子吃饭时爱边吃边玩怎么办454
- 8柯基标准外观,致敬经典,建设柯基110正式量产并发布售价287
- 9母猫绝育手术后需要准备什么?母猫绝育手术后该如何护理383
- 10为什么狗狗都不喜欢跟松狮玩?主人担心松狮太热给它理了个发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