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大红鳃病与鳃出血病的区别,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病预防与控制技术
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是近年来严重威胁异育银鲫养殖业发展的重大病害,自从2012年春季在江苏暴发以来,已经造成鲫鱼养殖重大病害损失,研究已经证明,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为鲤科疱疹病毒Ⅱ型(CyHV-2),由于是新发现的病毒性病害,目前尚未筛选出有效的治疗药物,有针对性的疫苗也尚未面世。
面对日趋严重的病害及广大养殖户对该病防控技术的需求,笔者在该病病原学研究基础上,结合近四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提出如下预防与控制技术,供养殖生产参考。
一、加强苗种检疫,不从发病区引苗
异育银鲫传统下苗时间为每年1月份至4月份,此阶段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温普遍低于15℃,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因此通过肉眼观察体表症状,无法保证苗种质量。目前已经建立了细胞培养检测、PCR检测、LAMP快速检测等技术,其中PCR检测、LAMP快速检测更为方便快捷,一个小时左右均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在疫病高发区,苗种携带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大,成鱼养殖阶段暴发鳃出血病风险也非常高,因此养殖户在引进苗种前,应该对苗种养殖区认真做好病害调查,也可借助省建立的多个县级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苗种检测,确保引进合格苗种。
二、调整养殖模式,降低养殖密度
根据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宿主筛查,CyHV-2具有较强的宿主专一性,除观赏金鱼及异育银鲫外,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等大宗淡水鱼类以及近年来新培育出的黄金鲫、湘云鲫均未出现感染该病毒发生鳃出血病的现象,野生鲫鱼也未有该病发生。因此在鳃出血病高发区应调整养殖模式,将以鲫鱼主混养草鱼、鳊鱼的模式调整为以草鱼、鳊鱼为主混养鲫鱼的模式,将鲫鱼放养密度从每亩1500尾左右降低至每亩500尾以下,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三、维持水环境稳定,禁忌大排大灌
在水温15℃~25℃的病害易发季节,要调节水质,保持池塘水体较高溶氧,维持水环境“肥、活、润、爽”的状态。出现鳃出血病的鱼池,禁忌大排大灌,破坏水环境稳定,避免病鱼因受环境刺激而出现应激性大批量死亡的现象,要及时捞出池塘里的死鱼,土坑加生石灰消毒后掩埋。
四、改变投饵方式,减少饲料投喂
调查发现,鳃出血病严重的池塘均使用投饵机驯化投喂,鱼类集中摄食,而不使用投饵机的池塘则很少发病,鱼类分散摄食。使用投饵机的发病池塘投饵量加大后,发病池塘死鱼数量会明显上升,实验证实,病鱼鳃部流出的血液、粘液及组织坏死融解物携带病毒,能够传染给近距离接触的健康鱼类。
因此,在发病季节,不使用投饵机投喂饲料,可以减少病鱼与健康鱼近距离接触机会,降低感染概率,可以使用人工方法均匀播撒饲料,避免鱼类集中摄食。
五、合理使用药物,减少药物毒副作用
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病发病常与孢子虫、指环虫等病害并发,同时发病鱼体表症状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类似,常常会造成误诊,殖户常常会多次使用醛类、氯制剂、溴制剂等消毒剂和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等刺激性药物杀虫消毒,进一步刺激病鱼损伤的鳃组织,往往造成死鱼数量倍增。
应用试验证实,抗病******物吗啉胍、金刚烷胺、等对治疗鳃出血病效果也不明显。病害调查总结得出:发病季节越是滥用药物,死亡损失越大;用药越是保守,损失反而可控。
因此,在发病季节,借助专业实验室的检测,在确诊病害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要减少刺激性杀虫、消******物的滥用,适量使用碘类(络合碘、聚维酮碘等)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
水温25℃以下时,尽量避免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水温25℃以上时,可以使用抗微生物药物预防病原细菌继发感染,但连续使用抗微生物药物不得超过一周。此外,在饲料中可以适当添加肽聚糖、脂多糖等免疫刺激剂,增强鱼体免疫力。
目前,虽然对鳃出血病发病规律有了一些了解,但现实中还存在许多迷惑不解的现象,例如:
(1)同样来源的苗种在紧邻的两口池塘中养殖,一口池塘病情发生严重,而紧邻池塘却不发病。
(2)地处病害高发区且连续多年发病的池塘,在未做清塘消毒的情况下,第二年养殖却未发生病害,而周边池塘病害发生仍很严重。
(3)使用传统菜粕作为饲料的池塘鲜有鳃出血病发生……,随着CyHV-2病毒宿主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完善,大批量病毒培养获得成功,可以应用于异育银鲫鳃出血病预防的病毒灭活疫苗即将出现,加上流行病学调查的进一步积累,异育银鲫病毒性鳃出血的防控技术将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