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十六狗:月半圆,狗之殇
我小的时候,家里曾养过一只土狗,全身黄色的毛,额头有一小撮白毛。它性情温驯,耳朵灵敏,来了生人“汪汪汪”叫个不停,它不咬人,但它绝对是个忠诚的看家狗。黄狗是我儿时的好伙伴,和我形影不离,我常常带着它到村外田间地头追逐嬉戏,捉老鼠,追野兔。
后来有一天,它离家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我们黄河滩区,三年两涝,每年只能保证收获一季小麦,遇到黄河泛滥,秋季颗粒不收,农民损失惨重。那时的农村还没有人外出打工挣钱,完全靠天吃饭,也没有其他经济收入来源。
当时我家的生活水平很低,主食以杂粮为主,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吃上一点肉。
那一年,我八十多岁的爷爷不幸中风偏瘫,卧床不起,我家的生活更加困难了。有一天,父亲为了给爷爷改善生活,在集会上买了半斤多肉,放在厨房案板上,转身出去磨刀切肉。当他进厨房时,看见我家的黄狗不知什么时候钻进厨房,两个前腿搭在案板上,正准备叼肉。父亲怒不可遏,大喝一声“混账东西!”他随手捡起一根木棍使劲向黄狗打去。黄狗嘴还没吃到肉,急忙跳下案板机灵地从父亲身边逃走了。父亲拿着棍子追到院子外“你这畜牲,敢偷吃肉,看我不打死你!”但是黄狗已经跑远了。
狗虽然是通人性的动物,但它毕竟是动物,没有抵制住一块肉的诱惑,竟敢偷吃那一块来之不易的肉。
多年之后我在想,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作为我们人类对美食尚且有很大的欲望,何况作为动物的狗呢?
黄狗也许知道做错了事,无颜见它的主人,也许它真的怕回来被打死,十多天也不见它的踪影,不知流浪到何处。我也曾到村里村外寻找,始终不见它的影子。
过了一段时间,黄河发大水,我们村庄被淹,我家四周都是水。有一天傍晚,我突然看到我家的黄狗在我家前面不远处一座被水淹的只露半截草垛上。它看起来比之前瘦了许多,伏卧在草垛上,耷拉着脑袋,黑黑的眼睛注视着我家,眼神中充满了悔恨、哀怨、无助。
它是来赔罪的,还是来作最后的告别?但我清楚地看到两行泪从它那黑黑的眼睛里流出,嘴里发出低低的“呜呜”声。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它还是对我们这个家依依不舍的,它是在哀求哭泣吗?
我急忙跑到屋里喊来父亲“看,黄狗回来了,它还在哭啊!”我用手指向黄狗所在的草垛。
它突然跃进水里,向远方游去。
我大声喊“回来,回来,会淹死的!”黄狗没有回来,而是越游越远,直到消失在夜色中。父亲没有作声,默默地回屋去了。
我家的黄狗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至今我还后悔,如果那天不喊来父亲,我家的黄狗也许不会那样绝然地一走不回头。过去几十年了,至今它那充满悔恨、哀怨、无助的眼神还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我家从此再也没有养过狗。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洪鹄,山东省东明县人,国家公务员。从小热爱文学、书画,喜读书,爱旅游。工作之余,写小文抒发人生感悟,留存岁月痕迹。
壹点号心梦文学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