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麻雀寿命自然有多长:麻雀的寿命究竟有多少年

人气:462 ℃/2023-12-08 15:07:29

说起麻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国常见的家麻雀和树麻雀都喜欢栖息在房屋附近,一年四季叽叽喳喳,数量好像无穷无尽。

有鸟类学家做过粗略估计,我国麻雀的数量超过10亿只,也有说法是在百亿只以上。麻雀的数量多到数不清,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几乎都随处可见。可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平时很少能见到麻雀的尸体,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自然状态下,麻雀的寿命到底有多少年呢?

麻雀

麻雀是一种分布广,数量多,和人类关系极为密切的鸟类,它身披棕褐色和黑色斑点状羽毛,体长约13~15cm,体重只有30~50克,甚至还不及一枚鸡蛋的重量。但这种袖珍鸟类在中国引发的争议却不亚于任何一种飞禽,争论的焦点就在于麻雀的食性。

关于麻雀的食性,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见解。20世纪50年代,麻雀因为大量啄食庄稼而被列为四害之一,全国掀起捕雀浪潮,导致野生种群数量锐减。在50~70年代,国内学术界也掀起了对麻雀食性的研究热潮,一时间,麻雀的取食生态学成为热点课题,各地学者通过解剖雀胃和嗉囊初步明确了麻雀的食性问题。

中科院的动物研究所和河北农学院昆虫学教研组的专家在1953~1956年间采集了848只麻雀标本,涉及全年各个月份,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麻雀整年的食性,结果如下。

调查显示,麻雀的食物主要由三类组成,第一大类是农作物,包括主粮中的水稻、小麦,以及高粱、绿豆、芝麻等作物,取食比例高达52.22%

第二类是动物性饵料,主要由昆虫组成,包括蝗虫、毛虫、金针虫、蜘蛛等,其中大部分是农业害虫,但整体取食比例较低,平均只有9.64%

第三类则是野生植物(含杂草)的种子和果实,包含种类甚多,比如:狗尾草、地肤、藜、桑葚等,占比为36.81%。其他食物组成由于占比过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综合全年的食性,麻雀的食物有90%都是植物性食料,昆虫等荤食仅占10%左右。而在植物性食物中,农作物又占了全年食量的50%以上,超过了其他食物的总和。其他学者得出的结论也大致相同,都认为植物性的农作物占绝对优势,从河北的地区的52.22%增长到四川地区的84.45%,而且在农作物分布越广泛的地区,相应的取食比例就越高。

这似乎说明麻雀是不折不扣的“农业害鸟”,种群数量过多对粮食生产有不利影响。但从时间角度考虑,麻雀在一年中真正取食农作物的时间并不多,据动物学家观察,1~5月份在农田间出现的麻雀数量很少,此时农作物处于生长期,夏季麦收时节(6~7月)出现率达到高峰,此后数量下降;8月以后,当年繁育的幼雀相继出巢觅食,野外数量骤增,9月份恰逢秋收时节,田间麻雀再次骤增。到了初冬,麻雀们偃旗息鼓,陆续转入居民点越冬。

因此,麻雀取食农作物的时间只有3~4个月,其他大部分季节都是以草籽、昆虫为食,有利于稳定农田生态系统,整体上是功大于过。统计数据显示,每只麻雀在丰收季节的吃粮量约为308~459g,同时也能吃掉可观的害虫,有利于控制粘虫爆发。对于麻雀的食性,我们需要客观、辩证地看待。

麻雀总是成群结队地出现,为什么尸体却很少见?

在乡村地区,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大量的麻雀,但麻雀的尸体却非常少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麻雀的体型很小,羽毛色彩不显眼,死亡后不像其他动物那样引人注目,不仔细观察就很难发现。

第二,麻雀在自然状态下的死亡率很高,但相当一部分都是被天敌捕食,此时的麻雀作为食物被消化分解,自然就不会留下尸体。据研究,树麻雀的幼鸟死亡率为3%~35%,家麻雀为20%~44.9%,死亡的原因和大黄蜂的袭击,老鼠、蛇类、家猫、貂的捕食密切相关。

以家猫为例,家猫和家麻雀、树麻雀的生活范围高度重合,很容易构成捕食关系。美国科研机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的论文明确指出:平均每年约有13~40亿只鸟类被美国的流浪猫吃掉,其中最常见的鸟类就是麻雀。根据猫的捕猎天性,捉到麻雀后不仅不会留下活口,就连全尸也很难留下。

第三,自然界的昆虫、微生物等分解者能在短期内将麻雀的尸体分解得一干二净,气温越高,分解速度就越快。麻雀是典型的小型鸟,身体质量轻,脂肪含量低,骨质结构中空,尸体不会在地面长时间保留,羽毛中的蛋白质也会被昆虫充分利用,这也是人们很少见到麻雀遗骸的重要原因。

第四,麻雀的死亡地点具有隐蔽性。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麻雀的生存,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麻雀的死亡率。很多麻雀因误食拌有农药的种子而死在田间地头,或者不起眼的马路边,地点较为偏远,人类的活动频率低,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麻雀的尸体不常见,和自然寿命有关吗?

有些网友认为,麻雀的尸体少见是因为自然寿命太长,每年死亡的麻雀数量并不多,所以尸体才少见。这种逻辑有一定的道理,按照某百科给出的资料,麻雀的寿命值达到了5~10年,这其实是高估了麻雀的寿命。

首先,鸟类的自然寿命和体型大小有关,大型鸟类的寿命可达几十年。比如:信天翁的寿命能达到50~60年,白头海雕、苍鹭、鸽子、海鸥、猫头鹰普遍都能活20年以上,天鹅的寿命接近50年。

至于麻雀,在理想的生存条件下,自然寿命最高可以超过10年,例如: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只老年麻雀的寿命就达到了15岁零9个月,这已经超出了大部分小猫小狗的实际寿命。不过,10龄以上的麻雀可谓凤毛麟角,出飞后的麻雀一般只能活2~3年,这在科学上有一定的依据。

国外的科研团队曾以1万枚麻雀卵为初始研究对象,跟踪观察了雏鸟的生存状态,结果发现:5729只麻雀顺利度过了育雏期,但只有203只存活了两年,有132只存活了三年,有86只存活了四年。能存活十年以上的麻雀仅占0.1%,平均每1000只中才有一只能活到10岁高龄。

由此可见,麻雀的自然寿命其实并不长,天敌捕食、农药的使用、气候变化、人为捕杀等都会威胁麻雀的预期寿命。自然和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麻雀的死亡,我国将其列为保护物种,客观上也有利于种群的恢复、生态的平衡。

关于麻雀的食性和寿命,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搜索更多有关“麻雀寿命自然有多长:麻雀的寿命究竟有多少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