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白耳狨猴能长多大 小个头的狨猴

人气:205 ℃/2025-02-18 00:14:58

狨猴是体型较小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源于巴西东北部,濒临大西洋的热带雨林中。因此,又被称为新大陆猴,狨猴属于长尾猴科,共有3属35种之多,常见的包括普通狨,棉顶狨,金狮狨,侏儒狨,节尾猴等。

狨猴体小尾长,尾部具有缠绕性,末端多具长毛。头圆大而裸露或仅有稀疏的毛发,无颊囊,牙齿为32颗,鼻中隔宽阔、左右鼻孔开向两侧,故又属阔鼻猴科。体被毛呈丝绒状,色泽多样,有银白、红、黑褐、黑灰、黑色等。除大脚趾有扁甲外其他脚趾均为尖爪,没有指甲。狨猴是一种非季节性繁殖的动物,平均妊娠期为144天,性成熟为14个月,性周期为16天,包括6天滤泡期,10天黄体期,无月经出血现象。可在笼内人工繁殖,每胎1~3仔,2~3个月断奶,双胞胎概率约80%,存活率较高。

野生狨猴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或热带森林草原的树冠上层,很少地面活动,一般白天觅食,晚上睡在树洞里。由于他们生活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所以在实验室饲养区内必须保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室温须控制在24~30℃,相对湿度在50~80%。

狨猴食性较杂,在野生环境下以昆虫、蜘蛛、小脊椎动物、鸟蛋、蜥蜴、小鸟或树木的渗出液等为食。

种用猴的选择标准

从外形上看,雌猴乳头大小均匀,骨盆腔不狭窄;雄猴睾丸明显,阴茎大小适中。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查阅繁殖记录,选择母性好、不拒乳、不咬幼崽、繁殖率高的个体留作种用,曾经难产、反复流产、死胎的雌猴不宜留作种用。第1次分娩平均在17个月,成年普通狨猴(雌性体重为167~350g、雄性体重为175~360g)进行合群繁殖,最大繁殖年限约为10年,最佳繁殖年限为2~7岁。狨猴的发情周期为28d左右,期间随时可以配种,最好在排卵期采取一雄一雌或一雄多雌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饲养管理

可根据子宫的形状和大小判断狨猴妊娠的时间。采用触诊法检查,每30d检查1次,即使狨猴处于垂直位置,下肢及尾部全伸展,检查者将右手拇指和食/中指呈钳状横放在狨猴腹部,轻柔触摸子宫。未孕子宫呈富于弹性的棒状,长约15mm、宽为4~7mm;已妊娠的在1个月左右会触及有硬球状,随着时间延长,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和腹部扁圆。狨猴的妊娠期为143d左右,每胎的间隔期是157d。

分娩前后的护理

正常的分娩时间一般为妊娠诊断后的142d左右,若死胎,往往分娩时间会推后若干天。狨猴的分娩一般集中在晚上,雌猴在箱内产仔,仔猴紧紧趴在雌猴背部,每胎1~3头,幼崽重25~35g,约为母体27%的体重,6周龄基本断奶时体重为(73.81±14.06)g。大多数情况下产2只,当产下3只时要实行人工哺乳 。

仔狨猴的培育

日常饲养管理中应尽可能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出生后5d内的幼崽安排专人给予悉心照顾。雌猴分娩后饲养员应及时检查哺乳、体温、精神等基本情况,详细记录新生狨猴的数量、性别、出生日期等信息。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幼崽哺乳的方式可分为自主哺乳、人工辅助哺乳和全人工哺乳3种方式。

饲养条件

狨猴饲养笼舍面积为13~15m2(1.0~1.3m2/只),以同时容纳15~20对狨猴为标准,为了便于清洗,地面一般为水泥地或水磨石,室温维持在25~30℃之间,全天不得低于20℃,一般25℃左右较适宜,室内温度应保持均匀恒定,温差越小越好,相对湿度为40%~70%。每天光照时间为7:30~19:30,其间8:30~16:30为太阳光全波谱光线,其余时间采用一般照明用日光灯(40W),以便昼行性的狨猴有适应光线变化的过程,从而避免狨猴由于光线骤变而产生惊吓,每小时通风10~12次,以促进空气交换,噪音不宜超过60dB。

粮食结构

上午投喂营养丰富的流质饲料,如牛奶或奶粉的冲剂,中午和下午投喂富含能量、蛋白质的饲料与水果,如煮熟切成条状的馒头、土豆、红薯、苹果等,不定期地给予动物性蛋白饲料和零食。

饲喂时间

每天8:00、11:00、16:30定时投喂,且保持饲料清洁卫生、无腐败变质、无虫蛀鼠咬,给予的水果最好用0.2%~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表面。成年动物的饮水量每天为30~50mL,最好用凉白开水,每天更换,保证饮水充足,并让其自由饮水。投喂时将日粮分装于干料盘,并注意固定饲料盘,避免狨猴弄翻泼洒饲料。应保证狨猴每餐能吃到饲料且有少量盈余。发现不摄食日粮的狨猴,则投喂饼干或其他饲料,每天更换饮水时将饮水器余留的水除去,且清洗干净,防止细菌滋生。

搜索更多有关“白耳狨猴能长多大 小个头的狨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5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