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会霸凌:声音,够了
来信 · 抵制不文明养犬
散养黑犬,追咬路人
几天前,邻居养的黑犬,追逐来我家的同事,咬着他脚后跟的裤子不放。最终,在我的大声呵斥中狗才松开。虽然同事没有受伤,但吓出一身冷汗。
我家住在小城镇,是20多年前建的门前带小院子的老式楼房。邻居家黑犬一直散养,没有拴过绳子。20多天前产下四条小犬,可能是护崽子的原因,开始经常下口咬人。我们建议犬主人将黑犬拴条绳子,以防伤人。
犬的主人虽然态度不错,口头答应了,但是却没有实际行动。黑犬仍在门前路上大摇大摆,并且多次追着朝它家方向骑自行车、电瓶车的人不放。我们再次建议他将黑犬拴条绳子。可是,犬的主人置若罔闻。无奈之下,几个邻居向居委会反映,犬的主人才很不情愿将黑犬关在院中,并拴了绳子,还抱怨邻居多管闲事。
养犬不文明,害人又害己。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尽快规范管理养犬行为,城管和居委会应当对本辖区内散养家犬进行登记造册留档,并与养犬户签订安全、卫生等相关责任书,一旦发现有不文明养犬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必要的要对其处罚。
江苏阜宁县 彭玉清
骑车遛狗,乱了交通
近日骑车外出,在非机动车道上见一男子边开助动车,边回首照看跟在后面的一只拉布拉多犬。因狗狗忽左忽右并不走直线,为免撞上它,众多骑车人只得小心翼翼放缓车速。在十字路口遇红灯,男子停车等待,狗狗突然不守“规矩”,径直朝马路对面狂奔,导致横向正常通行的车辆乱了套,频频刹车避险,扰乱了交通秩序。如此遛狗,实在危险!
时下,道路上骑车遛狗不拴绳的乱象时有所见。一些养犬者认为,自己的狗狗平时训练有素、十分听话,不拴绳也不会闯祸;有的觉得,活泼好动是狗狗的天性,拴绳限制其自由有些于心不忍。可是,这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实在自私,不利于社会和谐。
骑车遛犬即使拴绳也被交通法规明确禁止,何况不拴绳任狗狗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乱跑。养犬遛犬岂能随心所欲!爱犬者首先要增强守法意识,弄清哪些行为法律禁止,哪些行为有悖公德,用公序良俗规范行为,坚决摒弃骑车遛狗之类的乱象,涵养文明养犬的道德素养。
上海普陀区 童伟忠
不文明养犬,要严管
“叼着烟、放着狗,哪里人多往哪凑!”提起不文明养犬,云南昆明市官渡区市民李玉就开始抱怨。
恶犬伤人、遛狗不拴绳、随地排泄、街头狂叫……近年来,不文明养犬以及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频频引发社会关注。养犬,该咋看?不文明养犬,又该咋管?记者近期进行了采访。
“它就那么冲我扑过来,把我吓了个半死”
每天傍晚5点钟,在昆明市区某大学就读的大学生赵青和同伴准时会听到附近一只狗吼叫。“本来准备公务员考试就特别焦躁,听着狗叫别提有多烦!”
“狗叫扰民多了去了!”李玉说,往往一只狗开始叫起来之后,会产生连锁反应,其他狗也聚在一块汪汪汪跟着叫,而且越叫越凶。
“我们一位邻居家里有老人,被狗吵得没法休息,当时老人儿子出面跟狗的主人商量,结果被回怼‘它叫不叫关我啥事’,差点就动起手来。”李玉说。
每次在小区散步,李玉会格外小心。“说不定一脚下去就是软的,不少养狗的把公共场所当自家花园,想怎么遛狗就怎么遛狗,狗大小便自己也不清理。”
有市民抱怨,“我不反对养狗,在家里养狗只要狗不叫、别扰民,我没意见;但是在公共场所,就该遵守公德和公共秩序。”
“在学校里经常能够看到流浪狗,阳光好的时候就趴在路面上摊开睡着。”赵青告诉记者,学校附近流浪狗已经初具规模。
赵青的同伴陈朝鑫天生怕狗。前不久中午去学校附近吃饭,结果一只萨摩耶突然从人群里冒出来,伸着两只大前爪就往陈朝鑫身上扑了过去,“倒是没有咬我,它就那么冲我扑过来,把我吓了个半死!”
每次带孙女乘坐电梯,李玉一看到有狗进来就会把孙女抱起来。“狗毕竟是动物,尽管经过驯养,但你不敢保证它下一秒会不会咬孩子。再说,万一狗有狂犬病怎么办?”实际上,部分养犬者随意弃犬,已经影响公共安全。
抛开狗是否会攻击人,伤人事件频发已经直接影响市民的安全感。只要在网络搜索引擎输入“犬伤人”的关键字,就会显示出大量有关犬伤人事件的案例,一些大型犬伤人、吓人事件不时发生,对人构成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威胁。“一般小狗我们大人还能驱赶,遇到大狗攻击人,就是牵绳的狗主人都不一定拉得住。”李玉说。
“遛狗不拴绳,不及时清理犬类粪便,让犬随意大吼大叫、制造噪音,因为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对居民特别是孩子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是市民最为反感的不文明养犬行为。”云南警官学院法学院副院长李光懿教授表示,养犬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养不养狗是个人选择,但养了就要履行义务”
即便是对狗敬而远之的市民,对文明养狗者也并不排斥。“小区内也有居民出门系狗绳,随时拿着纸清理狗的大小便,看到有小孩更是会马上把狗抱到自己怀里,这些养狗者我并不反感。”李玉说。
养犬人陈海清表示:“是你需要狗,不是狗需要你;养不养狗是个人选择,但养了就要履行义务。”
一边是爱狗人士呼吁善待动物,但另一边却是不养狗家庭希望不被打扰、确保安全。“我不是要求城市禁养宠物狗,但狗的大小、遛狗区域和方式应该受限。”有市民说,公共场所应该公共利益优先,养犬该受到更多限制。
实际上,国内主要城市目前都已出台了犬只限养规范,越来越多城市区域也出台规定规范城区养犬。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近日便发布公告,规定了禁止居住在公寓、集体宿舍的人员养犬,严禁饲养烈性犬和大型犬。不得携犬进入商店、少年儿童活动场所、候车室等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退弃犬只,犬只死亡的,不得随意丢弃,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自11月21日起,将在永善县城区范围内开展“流浪犬”“无主犬”的集中清理工作。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按照现行法律规定,许多宠物犬目前都属于非法状态。且不说拴狗绳这样的日常管理,就连办理狗证、定期注射疫苗、不养殖烈性犬或大型犬这样的前提性条件,不少养犬者都没做到,更别说“文明养犬”的要求。
李光懿建议,为规范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市容环境和社会公共秩序,我国应尽快出台管理犬相关条例,进一步强化公安、畜牧兽医、工商、市场监督管理、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小区物管对养犬的管理职责,明确管理处罚细则、完善违法行为处罚制度。“特别是要完善养犬登记制、实施强制免疫管理、定期注射相关疫苗,规范养犬人与犬只的责任关系,严格执行有证养狗制度,禁止无证养狗,对没有登记的犬只,设立动物收容所,进行统一管理和处置。”
“不能总是靠劝,关键还是执法要严”
李光懿指出,“城市居民楼往往公共空间较小,相对不流通的居住环境增加了饲养宠物犬的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加之养犬人遛狗不拴绳、让犬随意大吼大叫,制造噪音、带狗随意出入公共场所、随意抛弃宠物狗,因养犬引发的矛盾纠纷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但影响了邻里关系,更影响了社会和谐。”
“养狗产生的问题归根溯源是人的问题。不文明养犬多发,既是因为少数饲养人违规,也表明政府部门管理须强化。”李光懿认为,造成不文明养犬现象和人宠矛盾比较突出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但养犬乱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饲养者的文明素养不高。尽管全国各个城市养犬管理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遏制不文明养犬行为,仍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宣传、强化管理举措。
李光懿表示,要解决不文明养犬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双管齐下、综合治理,既要规范市民养犬行为,也要严格政府部门的管理行为,及早实现“百姓文明养犬,政府规范管理”。
“在目前立法尚不完善,不文明养犬还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宣教尤为重要。”李光懿表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居委会)、小区物管尤其要进一步加大文明养犬的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在商场、社区、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更要加强知识和法规宣传,从而提升养犬户法治和公德意识,共创和谐文明养犬社会环境。
“不能总是靠劝,关键还是执法要严。我在北京很少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但昆明到处都是,靠的还是严管,特别是对公共场所管理者追责机制的完善。”李玉说,犬只管理绝不能因为难执法就放弃执法。
多位规范养犬者表示,支持严管。“要是再这么放任下去,社会对犬和养犬者会越来越反感。”
李光懿强调,由于养犬较为普遍且分散,必须根据政府监管、基层组织参与、公众监督、养犬人自律和禁限结合的原则,相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居委会)、小区物管等要形成监管合力,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要进行巡查整治,及时教育、劝阻和实施相关处罚,养犬人应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法国:养犬,相关法律很严格
记者的邻居埃斯泰尔养了一只小巧可爱的宠物犬,名叫蒂娜,已经7岁了。适逢傍晚出门遛弯的时间,埃斯泰尔和记者聊起了法国养犬的规定。“公园基本上不让宠物狗进去,我就牵着在马路上遛一遛。如果它拉便便的话,也得捡起来。”埃斯泰尔说,这些都是常识,也是需要遵守的规定。
从买来蒂娜的那天起,卖家就告知了她基本的养犬“攻略”,包括市政府规定、必须办理的犬证、护照等以及一些动物医学常识。埃斯泰尔说,她坚持每年给蒂娜打狂犬疫苗。
记者了解到,法国对养犬有着细致严格的规定。4个月以上的犬类必须“上户”办理犬证。法国大多采取芯片植入的方式,录入代表国籍、品种、芯片制造商编号和犬只编号的一串数字,犬只姓名、特征描述以及养犬人地址、联系方式等档案信息也存入专门的宠物资料中心。
在行为方面,所有犬只不论大小,在公共场合必须拴好牵引绳。除导盲犬外,绝大部分城市禁止犬类出入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任何犬类都不得进入食品商店、菜市场等场所。
在犬类品种方面,法国专门界定了一类攻击犬和二类防卫犬两种危险犬。这些犬类外出必须拴绳、佩戴嘴套,并由成年人牵引。
想要养这类危险犬类做宠物,养犬人必须持有由居住地市政府颁发的许可证。如何取得许可证呢?养犬人需要办理犬证、购买民事保险、开具绝育证明(一类犬),同时每年必须为犬打一次狂犬疫苗。最后,养犬人还必须接受7个学时的培训,拿到资质证明,才能够获得养犬许可。
此外,法律也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不捡拾道路上的宠物粪便,养犬人会被罚款35欧元;饲养危险犬必须持有许可证,否则养犬人会受3个月监禁和3750欧元罚款。宠物主人对宠物造成的损失要承担民事责任,无论损失造成之时本人是否在场。法律规定,如发生严重的人身伤害,即便是非故意伤害,养犬人也有可能遭受5到10年监禁以及7.5万到15万欧元罚款。
评论: 养犬必须守规矩
最近在基层调研社会治理,走访到一个城市社区,随机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跟主人聊了起来。
“政府得管管这里的‘狗霸’!”这家主人一说起这事就来气。原来这是个老旧小区,生活着不少退休在家的老人。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人在一楼养起了大型犬,恰巧堵住了出入小区必经之道,从此常有老人经过时被大狗一通狂吠惊吓。可不管怎么劝狗主人,对方都是无动于衷。
在我们的身边,恐怕都见过一两个这样任性的养犬者。事实上,今天的城市生活中,对大量不文明甚至是违法的养犬行为缺乏有效约束,这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随着“宠物热”不断升温,在小区、公园等公共场所,“狗满为患”的情形已经司空见惯。让人感到忧心的是,这其中无证养犬、吠声扰民、随地便溺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一些大型犬、烈性犬的主人在遛犬时不束犬链、不给犬戴嘴套,无视老人、小孩在场就随意携犬进入电梯等封闭空间,无疑大幅提高宠物犬伤人的风险。更为严重的流浪犬问题,大多也缘于原主人不负责任的遗弃。
人与犬的矛盾,说到底还是人与人的矛盾。这从今年以来热点新闻也可以得到佐证:一边是妈妈保护孩子而驱赶不拴绳的宠物狗,反遭狗主人拳打脚踢;另一边是有人为报复不文明养狗者,导致多地出现疑似投药毒狗的事件。从表面上看,养不养狗、怎么养狗好像是市民自己的私事,而一旦宠物狗走出家门、进入公共场所,养犬问题也就因涉及公共利益而成为社会公共问题。
近年来围绕养狗产生的矛盾,背后折射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习惯的养成远未跟上的难题。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必然对应着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如果“硬件”升级了,但“软件”不配套,城市生活就容易“卡壳”。过去在农村,养条狗是为了看家护院,独门独院、地广人稀的环境下,犬只放养并不会产生突出的矛盾。而今不断拓展的城市生活里,楼上楼下相互影响,公园广场人群密集,新出现的公共空间向人们提出了对交往方式的新规范。遛狗要拴绳、及时打疫苗、粪便随手清理……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文明“小节”,其实是城市生活的基本规矩,大家共同遵守,既降低了城市运行的管理成本,也协调了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当然,文明习惯不会凭空出现,它的养成既靠个体涵养,也需要外界监督。一方面需要城市养犬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执法管理的规范到位;另一方面,社会舆论的持续关注形成的“压力”也不可或缺。就像近段时间围绕城市养狗的热点新闻不断,实际上每一次的“曝光”或“热议”,都是对市民文明意识的生动教育。文明说到底是规则的内化,“习惯成自然”的过程里只有依靠各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更加有序、美好的方向前行。
(人民网微信 ID:people_rmw,综合《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7日,记者:杨文明 龚鸣,评论作者:张璁)
推荐
宠物
- 1狗狗出去玩去秘密基地狗窝,入乡随俗的装扮太浮夸141
- 2泰迪狗的性格普遍什么样?泰日天,背后的故事-贵宾犬特点全解析258
- 3宠物耳螨如何根治?宠物耳螨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182
- 4想养猫的你必须要知道的四个真相 第一次养猫这几点你必须知道126
- 5适合混养的小型观赏鱼水温 在水温上能做到统一调节吗251
- 6哪几种狗 和狼长得很像,这6种狗长得像,狼223
- 7盘点狗狗能吃的东西吃了好处多多 狗狗吃了这些食物颜值会更高405
- 8金毛丢失一年又被找到:河南,780不卖逃过一劫的黑335
- 9谈恋爱最好找哪种男人?按照这4点来挑男人基本不会错493
- 10猫咪能吃几块钱一斤的猫粮吗?给猫咪买几块钱一斤的猫粮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