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细菌性烂鳃病:亚盐,氨氮倒春寒组团袭击
春季是鱼病多发的季节,随着气温的升高,鱼类开始活跃。然而,经过一冬的停止摄食,鱼体体质处于一个非常虚弱的状态。
越冬后的鱼池水质一般呈老化状态,亚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较多,水质较差,加上春季的气温往往不稳定,导致水温变化比较频繁,有时甚至出现“倒春寒”现象,极易引鱼体起应激,造成水霉病、细菌性烂鳃、肠炎等疾病多发。
针对春季鱼病的各种防治方法褒贬不一,或因防治方法本身缺陷,或因水体生态环境的差异导致治疗效果不稳定等等,根据实践经验,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学角度论述春季鱼病的防治,供大家参考。
鱼病的发生离不开:环境、病原菌、鱼体三要素。环境、病原菌属于外因,鱼体属于内因。在内外因的关系上,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鱼病问题也不例外,环境是诱发鱼病的主要因索,但决定是否发病的关键是鱼的体质。一般认为导致鱼病发生的病菌是条件致病菌,而非原发性致病菌。把导致鱼病发生细菌分离,并直接倒在水中并不感染鱼体,而在鱼体受伤的情况下感染率可达80~l00%,可见养殖鱼的体质在防治鱼病上的重要性。
吃食性鱼类以草鱼为例,大部份在9月底至l0月初即开始停喂,此时水温在10~20℃以上尚可以持续20~35天,鱼类仍可以正常活动,这么长时间不进食,没有能量来源,反而因活动消耗大量体能,再加上一个整个冬天的消耗,草鱼失重率达9~l4% 。至翌年春天,鱼的体质大大下降。因此,越冬是消耗体质最直接的方式。
3月初由于气侯尚不稳定,水温或高或低,高则达l5℃ 以上,低温仅在5℃以下。等到水温稳定在l0~15℃以上,草鱼还需要一段时闻驯化方能集中摄食(一般4月上旬),从开口到集中吃食大约一个月左右,这个时间加上越冬前未投饵的时间共约50~60天,这50~60天,由于水温高、鱼活动量大,体质消耗也大。从4月中旬以后草鱼等开始体质恢复,但水温上升很快,未等鱼体质完全恢复,即进入5月份高温季节,导致草鱼肠炎、烂鳃的集中爆发,这也是5月份为草鱼疾病高发期的原因。
鉴于此,在生产管理上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秋季:该季节水产动物本性是储存能量,来应对漫长的停食期,应对吃食性鱼类尽量延长投喂期。
2.春季:天气晴朗,气温升高时,吃食鱼会聚积在料台周围,促成闹台,是鱼类开始摄食的信号,应逐渐缓慢加料,让肠道对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并添加胆汁酸及时恢复鱼体体质。
导致鱼体体质虚弱的原因是,其主要的消化器官——肝胰脏活力低下,从而使蛋白酶、脂肪酶、胆汁等分泌不足,且低温的情况下,这些消化酶活性较低,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也会降低,反而会加重肠道负担,鱼体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体质不能够及时恢复,就会造成饵料系数偏高,水体变坏,疾病增多。
此时添加胆汁酸作用:弥补胆汁的分泌不足。
改善鱼体肠道环境,使其处于弱酸状态,有利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嗜酸性细菌繁殖,抑制大肠杆菌、嗜水气单胞等有害细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肠炎的发生几率。
激活脂肪酶,提高鱼体对饲料中脂肪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虚弱的机体,得到充分的营养,使鱼体体质得到及时恢复,减少饲料浪费和鱼病的发生!
总之,添加胆汁酸能够改善鱼体肠道环境,提高鱼体体质,已逐渐成为饲料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
文章来源山东龙昌动保官方网站。
- 狗狗06-03
哈士奇猫咪怎么养活的呢?哈士奇在2岁之前由猫咪养大
- 猫咪05-03
猫咪为什么不怕人却怕同类?猫咪一生是不是只认一个主人
- 资讯09-30
鄱阳湖干旱对周边的影响:瞭望,鄱阳湖历史大旱
- 资讯04-12
暹罗人是什么族?揭秘暹罗家族的发展与传承
- 狗狗12-06
头上套裤衩的狗:套脖子的狗
- 资讯05-17
4500只流浪动物救助 为流浪动物寻找新家他把
- 资讯03-18
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是什么?棉花一般什么时候种植
- 猫咪02-25
十大最凶悍的薮猫:薮猫敢于挑衅雄狮猎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