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孩子的黄金八年该怎么培养?都应该为你的孩子学学

人气:246 ℃/2024-03-14 17:10:09

文/鱼井:本文约5000字,阅读需6分钟。

生活中有一些神奇的现象,不知各位是否有留心观察:拍照的时候,如果把手机凑得太近,就会出现失焦现象,成像一片模糊;任何一件好看的东西,只要放到眼睛跟前1~2厘米处,顿时失去其惊艳,只看到黑漆漆的一片,时间久了眼睛还会异常酸涩,感到眩晕。

梵高画像:太近看不清

就好比看到彩虹时,驱车赶到彩虹下,却发现什么也看不到,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都在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规律:任何事物都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心理学中,它们把这个“合适距离”定律称作“刺猬法则”(也叫刺猬定律:Hedgehog Effect )。

一、如何理解刺猬定律?

“刺猬定律”是一个比喻,平常提到的很多心理学效应其实都来源于自然现象,人们从大量的个例中总结出精华思想、一致性的定理或规律,为自身所用。

“刺猬定律”最初发生的场景是寒冬,它们小小的巢穴不足以抵御冬天的寒冷侵袭,于是它们学会了抱团取暖。但由于彼此的身上都带着锋利的尖刺,靠的太近就会互相刺到;当它们分散开来的时候,被同伴刺伤的顾虑没了,但是距离太远又会导致热量的散失,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冻死。

于是它们通过不断调节,找到了一个临界点,一个让它们舒服的间距,不至于被互相刺伤,也不会间隔太远得不到温暖。这个临界点,就是相处的最舒适距离,引申到人际的方方面面,就是要找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临界点,保持适当的空间和间距,才能更好和谐共处。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效应”。

人的相处中,并不是走的越近关系越好。现实是:与朋友交往,越亲密就能发现对方的更多缺点,从而导致不愉快破坏两个人的关系;与孩子交往,太多的零距离接触,超越界限的关爱,会造成孩子的种种不适,亲子关系产生裂痕。

热播的《小欢喜》中,英子最后选择了跳海,是谁造成了这个悲剧?就是家长一步一步侵蚀掉和孩子间的距离所致,以至于英子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魔爪,报考一个几百里外的大学。

英子的悲剧更加印证了家长和孩子之间需保持距离的必要。物极必反,亲子关系零距离的后果便是如此:越想消除和孩子的距离感,越容易产生巨大的隔阂。若想和孩子关系不会产生裂痕,家长还需吃透“刺猬法则”,了解其中微妙的化学作用以及奥秘。

二、为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中需要保持距离?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这么描述:想要清楚看见地上的人,就应该和地面保持必要的距离。人与人关系间也是如此,无论是亲情、友情、爱情,保持合适的间距,才能将彼此看清。

国有国界,一旦它人未经允许超过了界限,那就有可能被武力逐出;建筑之间也要合适距离,靠的太近就无法被阳光照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过于亲昵,就会失去秩序,缺少礼貌,打破和谐。

西方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比我们要好。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让他单独睡一个房间,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是在刻意制造出空间,保持亲子的一定距离。我们在这一点上就没有那么讲究,孩子从小就和父母睡同一间房、同一张床,甚至14-15岁大的孩子,还要跟父母睡一起,以前总喜欢归咎给贫穷、家庭条件差,但现在经济条件改善后,这种现象还是很常见。

也就是说,很多父母并未意识到保持亲子适当间距的重要性。

01:没有保持合适距离对亲子关系有何危害?

对待父母与孩子之间关系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找到你们之间最合适的距离,并尽力保持,既不要过于靠近,也不要过于疏远。

(1)家长和孩子“距离”太远

①产生疏离感,孩子感受不到关心。

家长就像信号一个基站,向孩子源源不断发送着关爱的“信号”,当两者的间距太远,爱的信号就无法顺利抵达目的地,孩子也不能接收,唯有间距保持在“服务区”内,孩子才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信号源。

留守儿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到了千万级别,问题日渐突出。家长为了维持生计,追求更好的生活,到大城市打工谋生,这样一来,不仅让孩子与家长的空间距离变远了,心理隔阂也同时加深,进而造成了亲子之间的疏离感。

在另一个城市发来的千百个关心,抵不上父母一个温暖的怀抱、一句面对面的亲切问候。

②缺少管教,监督缺位,孩子潜在养成恶习的隐患。

你的孩子为什么背着你学坏了?究其根源,是父母与孩子的疏远。无论是空间还是心理,距离远了就不方便父母把控孩子的状态,对他进行合理监督。孩子还在成长过程,心智上还不够成熟,这个阶段会缺少分辨力和自控力,以及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就很容易沾染恶习。

抽烟、喝酒、赌博、早恋、逃课,这些不良行为的滋生,很大程度源于父母监督的缺位。没有来自父母的管束,孩子出现恶习的苗头时就无法及时制止、纠偏,而任由其摧残你的孩子。

《小欢喜》中也有一对夫妻对自己的孩子放任不管,最后的后果就是孩子学坏。距离过远的后果就是管教和监督缺位、或者不及时,“亡羊补牢”的方法对于孩子的教育不一定适用。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的不仅是仁慈的角色,还应是严肃的监督者,只有保持在“视线范围内”,监督才有效。

③不能及时了解孩子近况,及时为其解决难题,倾听心声。

父母是孩子的避风港,困难来临时孩子不能总是自己扛。疏远的距离不利于家长对孩子近况的把控,于是再碰到挫折、失败等困境时,孩子尝尝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任何人“受伤”时,第一反应想到的一定是父母。可是父母不在身旁怎么办呢?要么打电话倾诉,要么自己将痛苦咽下去。但,面对面的安慰才具有疗伤的力量,而且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选择把悲伤和忧郁隐藏。

(2)家长和孩子“间距”太近

①父母失去威严,孩子不尊敬父母。

南北朝时期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的教子篇中提到:“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大意是:父亲对孩子要有威严,不能过分亲密;骨肉之间要相亲相爱,不能简慢;如果流于简慢,就无法做到父慈子孝;如果过分亲密,就会产生放肆不敬的行为。

的确,颜之推的观点于今日仍有借鉴意义。家长对于孩子太过亲密,就容易演变成“宠溺”,使得孩子忽视与父母之间的礼节,做出不受管控的行为。

我想起姨妈的儿子,就是个典例。从小父母就宠爱有加,百依百顺,以至于这种状态持续到了儿子长大,后来她儿子要和姨妈拿钱,被拒之后冲向厨房拿起了菜刀,架在了他母亲的脖子上。

没有距离等同于没有边界,父母亲的威严会在一次次纵容中崩塌,导致父母被孩子欺负,孩子对父母出言不逊等现象。

②入侵孩子的私人空间,提高其戒备心,滋生抵触、叛逆情绪。

很多家长肯定干过偷看孩子日记的坏事,这种行为出发点是好的,是想要对孩子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控,预防他(她)们误入歧途。

但是,以爱为名的侵犯私人空间和孩子的隐私,会对孩子心灵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我是为了你好啊!”在类似行为的积累下,孩子会逐渐失去对家长的信任,以至于有什么大事再也不乐意分享、倾诉。久而久之,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抵触心理、反抗心理,滋生叛逆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童话王国,都是自己领地的小国王,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与侵犯他们的外来入侵者做斗争,维护自己的梦幻世界。

③损害亲子关系,不利于独立人格的培养。

你以为处的越近,孩子越爱你吗?事实上不是的,多数孩子希望得到自己的空间,不希望父母过度的干预。父母突破临界点,对孩子零距离的关心,一方面会显得不尊重,另一方面也在剥夺孩子独立处理难题的能力。

《小欢喜》的宋倩为了英子能健康成长,考上好大学,毅然决然辞退工作,尽全力去陪孩子生活。换来的结果是什么?是英子想逃离、想躲避,是层层激化的家庭矛盾。这样对孩子人格的塑造,危害甚大。

要想让孩子培养独立人格,父母要学会保持适当距离,而非突破边界;要学会适当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成长。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远其子”、“易子而教”就是这么个道理。唯有学习刺猬,亲密有度,把距离把控在临界点,才能防止相互刺伤。

三、“刺猬定律”如何在亲子关系中运用?

那么,父母该如何运用“刺猬定律”,让孩子和自己的关系更上一层楼,让孩子尊敬父母、爱父母呢?

01:父母意识到“距离”需客观存在

(1)你的孩子没有想象的那么脆弱。

一直到现在,很多家长都无法接受和孩子之间保持距离的举动,害怕孩子受伤害、害怕孩子得不到关心、害怕孩子被冷落......怕这怕那,终日提心吊胆。但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坚强得多,摔倒了会自己爬起来,遇到问题自己也都能搞定,只是父母总喜欢插一手,不敢承担让孩子冒险的成本。

这终归是观念问题,想要根治这种毛病,父母需要改变自己的观念,意识到“距离”在亲子关系中客观存在的必要。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应该是太阳和地球保持着温暖的距离,不越界、不疏远,无论是冬是夏,温暖都必然存在。

(2)防止“空间侵犯”和“心灵侵犯”

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距离,陌生人也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否则会构成对别人的威胁,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叫做空间侵犯。亲子关系也在人际关系的范畴,“空间侵犯”也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孩子也需要私人的空间,尽管是来自自己的父母的零距离接触,这在潜意识里依旧是“入侵”,同样会酝酿提起他们的戒备心。父母需自主意识到“空间侵犯”的危害,自觉遵守不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进入孩子房间要敲门,不随意翻看孩子的物品等无形规则。

在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中,还有一种现象叫“心灵侵犯”,如强迫孩子认可自己的价值观,认可自己说的话,颠覆孩子原有的观念与愿望,都属于心灵侵犯。

自然界对于外来入侵都会殊死抵抗,何况一个具有思想、具有智慧的人呢?父母意识不到这一点,就无法获得孩子的欣赏。

02:悉知孩子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阶梯,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四岁和十岁是儿童需求产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在10岁时,孩子开始渴望获得尊重;再进一阶段,孩子就有自己的隐私,渴望不被侵犯。父母需要及时了解孩子对应成长阶段所具备的心理特征,才能提高重视程度,知晓问题的起因与解决办法,在行为上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孩子的基础是了解孩子,如果对孩子的成长阶段一无所知,何谈实行良好的教育呢?

03:以尊重为前提的换位思考

家长有一颗“同理心”,对把控好孩子之间的距离也至关重要。唯有同理心才可引发换位,有了角色的对调才有进一步的思考。

很多矛盾其实都可以在前端避免,而非要等到激化到一定程度才去解决。父母只要在做事之前,换个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就能及时制止很多不恰当的越界行为。

翻看孩子日记的时候,想到如果自己是小孩子,会接受父母的这种盘查吗?当外人翻看我的东西时,我自己是否会感到不适?进孩子的房间时,也带着这种思考,逼问自己同样的问题,扼杀矛盾就不难。问题的答案就摆在那里,就看父母如何取决了。

04:防止两个极端

(1)过度宠溺

溺爱的起点是爱,落脚点却是恨。盆景秀木就是因为过度修饰,才毁掉了其成为栋梁之才的梦。被宠溺的孩子与家长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的亲子关系无法保持恰当的“距离”。正确的爱孩子,不是事事宠溺,顺其心意,而是如“孟母三迁”般为他考虑,对他负责。

父母要分清“溺爱”与“爱”的差别,和孩子的关系要可以保持适当“距离”,切忌过度干预和事事操办,这样才能让他们茁壮成长。

想要追求教育的完美,就要知道美在于距离,距离产生美。就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唯有远观才能感受到美,凑得太近就会看到叶子、荷花上的瑕疵。

(2)游离育儿

你对孩子是否也采取“游离育儿”的方式?

游离育儿(Uninvolved Parenting)指的是父母虽满足了孩子的基本需求,但他们通常会脱离孩子的生活,其特点是父母对孩子要求少,沟通也少。

在这种模式下,父母通常是缺位的,虽然被极少管控,但孩子无法感受到和父母之间的联结,缺乏陪伴和安全感。

叔本华在《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中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如同“烤火”,太近了会灼伤双方,太远了就无法感受温暖。因而学保持好恰当距离是一种智慧,也是家长和孩子关系和谐的调和剂。

海和天空因为有距离而起风云,银河系的行星保持着距离才不至于被引力相互吸引、碰撞、幻灭。保持好同亲人、朋友、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门需要花心思研究的必修课。

搜索更多有关“孩子的黄金八年该怎么培养?都应该为你的孩子学学”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