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最后一天小学生现状:我们中秋团圆时有上百条生命
你好,我是酒尘。
刚刚,我看到一条无比痛心的消息。
上海的大量宠物盲盒被遗弃在路边。
这些宠物从全国各地派送到上海的中通网点,因为上海查得严,中通快递不敢派送,但又无法处理,就把它们遗弃了。
初步统计之下,有一百多只猫狗。
酒尘很懒,从来不养宠物。
但我也知道,这些小猫小狗,都是生命。
受伤了,它们也会疼。
天凉了,它们也会冷。
黑夜无人时,它们也会害怕。
如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被装在黑乎乎的箱子里,忍饥挨饿,又被遗弃在路边,它们得有多无助!
若是救助不及时,它们是不是会在人类万家团圆的时候,绝望地死去!
更可恨的是,宠物盲盒,在几个月前就被强烈抵制。
可是如今,依然有商家在做,依然有顾客在买,依然有快递在运送。
这条产业链中的每一环,都肮脏血腥。
酒尘的一位朋友,佑轩,几个月前写了一篇抵制宠物盲盒,抵制宠物病态审美的文章。
如今读来,依然很震撼。
征得佑轩同意后,我把这篇文章分享出来。
希望每一个小动物,都能被温柔以待。
01
在这个人均社恐的时代,养宠物简直是治愈孤独的不二法门。
而同时满足了人们好奇心、收藏癖、探索欲的盲盒,堪称年轻人的新世纪福音。
可当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诞生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罪恶。
看看这张图, 密密麻麻的箱子,配上隐隐约约的惨叫声,你猜是什么?
屠宰场?动物集中营?
其实这是正在运送的,时下热门的“宠物盲盒”。
宠物盲盒,顾名思义——
买家在网上一边下单,一边想着这次抽到的会是抢手的珍稀纯种,还是保底的普通品类。
卖家将小动物塞进没有光照,空气流通严重不畅的箱子里,通过快递送到买家手上。
普通人坐久了轿车都可能不适,何况出生没几个月、还被关在密封的大货车车厢的小动物?
成都的志愿者发现,甚至还有两三只小动物被塞在一个箱子里的情况。
最近立夏,不少地区的气温都明显升高。
高温之下,有些小动物更是活生生被闷死在盲盒里。
那这些在运输过程中死掉的小动物怎么办?
随手装进编织袋里扔到路边。
其实,在这次曝光之前,“活体宠物盲盒”早就在暗中蔓延了。
有些卖家,把活生生的小动物塞进封闭的快递箱,还口口声声劝告别人“尊重生命”。
有些买家,自己参与了这场血腥的贸易,一看开出的是不喜欢的品种,就毫无悔意地将遗弃美名为“放生”。
把动物装在箱子里运输会发生什么,很难想象吗?
更可怕的是,“宠物盲盒”仅仅只是人类“宠物贸易”的冰山一角罢了。
冰山之下,还有更多——
十几年前,有在各大中小学门口风靡的“七彩小鸡”。
乱七八糟的染料和恶劣的饲养环境使得小鸡常常在卖出后,不出两三天便夭折。
而今天的大街小巷中,又出现了炫彩龟。
许多商家还打着“无毒环保印染”的旗号,
而工厂中的真相是——
人们肆无忌惮地把年幼的小龟固定在照着紫外线,开着高温的环境里,用机器直接在背上碾过去。
炫彩龟销量可喜可贺之后,商家又马不停蹄地推出了“荧光版”。
而这一番操作下来,原本用于辅助乌龟呼吸的背壳,早已被一层厚厚的图案破坏得不成样子。
呼吸被阻碍了,死亡还会远吗?
除了化学染剂,商家们为了牟利,在物理切割、物理包装上也下足了功夫。
传统的鹦鹉鱼尾鳍形状太单调了?
那就剪掉。
“可爱的心形”虽然严重影响了鱼在水中的平衡和行动,但却以讨喜的寓意让人赚得盆满钵满。
另一边,身材娇小的短耳侏儒兔近年来受人欢迎。
为图省事,一些精明的商人干脆将兔子的耳朵直接剪掉一截,“做”成短耳的款式。
可兔子的耳朵上,分明有着肉眼清晰可见的血管啊。
红红的伤口,于兔子而言是叫不出声的疼痛,在商人眼中却是财富降至的喜庆。
对犬类来说,这把刀还可能割在尾巴上。
原因无他,只是人类喜欢,人类觉得好看。
有些动物不好做切割,但可以封装。
前两年,街上曾有一种“玩具”风靡一时。
商人们将乌龟、金鱼等小动物封入塑料容器里,灌好营养液,做成密封的钥匙扣。
还打上“三个月不用喂养”的标签。
“三个月不用喂养”意味着什么?
这些小动物的寿命,就这样彻底被人工规定了最长长度。
街边地摊可以打动物的主意,商场里的咖啡馆也可以。
你还记得《哈利波特》中学生们养的猫头鹰吗?
它们可以在漫天的雪花中自由地展翅。
可是,在火遍东亚的网红猫头鹰咖啡馆中,它们却被店家捆住脚爪,拴在小小的台面上。
挣扎时可以跳跃,可以展翅,却再难飞翔。
当有客人来消费时,它们便被送去“接客”,为客人提供“卖萌、抚摸、拍照、发圈”一条龙服务。
习惯了昼伏夜出的野生动物,就这样每天面对着商场的人声鼎沸和照个不停的白炽灯光。
身体直立,瞪大眼睛……
这明明是猫头鹰感受到危机后的应激反应,却被人当成可爱的表情包消费。
大洋彼岸,当曾经热映的《哈利波特》热潮褪去后,曾跟风养了猫头鹰的人们,又开始跟风遗弃。
而有时,还不到商家动手,消费者自己便对宠物下了手——
纹身、染发、化妆……
把仓鼠做成老虎,把狗染成蜜蜂……
人们将人类社会的审美,一个不落地捆在动物身上。
随着医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医美手术,以疼痛换来期望的美丽。
可是,为了所谓的“美”去经受削骨割肉流血之痛,是人类自己自愿的选择。
但是这些动物呢?他们有得选吗?
02
不仅是已经生在人世间的动物没得选,还未能出生的动物也没得选。
有些动物,即便还在母亲的子宫里,就已经有人对着它们的“先天缺陷”打起了算盘。
你知道苏格兰折耳猫吗?
以乖巧、粘人与极其罕见的“折耳”特点而闻名的折耳猫,堪称众多铲屎官的“白月光”。
连拥有超千万微博粉丝的知名网红周扬青都无法抗拒它们的魅力。
可前不久,将一只折耳猫养了十几年的她,却专门发了微博呼吁——
“不要养折耳猫。”
在微博中,她介绍说——
这只名叫“豆豆”的猫咪是她青春极度叛逆时,家人为了让她学乖而从宠物店买来的。
当时十几岁的她只觉得折耳猫可爱。
可在养了豆豆后她才发现,原来折耳猫这一物种是有着天生的基因缺陷的。
简单来说,就是猫咪全身的软骨先天发育不良。
这种发育不良,在猫咪耳朵上的体现是讨人喜欢的“折耳”性状,可在身上别的地方,就只是痛苦。
这种折耳基因就像一颗埋在身体里的定时******,在某个时刻,它便会让猫咪发病。
发病初期会出现骨质增生,随后是肢体变形、行走困难,最后则可能是瘫痪、死亡。
很多人觉得折耳猫聪慧,因为它们竟会像人一样坐着。
但实际上,它们选择这样的坐姿,很可能是为了缓解因骨骼弯曲带来的痛苦。
而折耳猫所谓的“乖巧、不爱动、不怕跑丢”等特点,也是因为基因的缺陷让它们的正常行走格外困难啊。
童话中小美人鱼“每步走像在刀尖上”的痛苦,不就是折耳猫一生逃不掉的宿命吗?
但即便如此,盼着折耳猫快点繁衍出更多带致病基因的后代的人,却依然不少。
为什么?
因为利益啊。
卖方看到了财富和名利,而买方看到了猫咪的可爱和炫耀的资本。
“无知者无罪。”
但在不少博主科普过之后,想追求“网红同款”、喜欢这种“笨拙可爱”的人,依然比比皆是。
养了后发现猫咪发病,随后立马遗弃的,也不在少数。
痛心吗?
可事实上,我们身边不少宠物那满足了人类审美的“萌态”的背后,都有着一段痛苦与悲哀的故事。
那么,这种“美”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
BBC的一档纪录片曾以让无数人狂热追捧的“纯种狗”为例,揭露过真相——
人们为了让动物满足自己的审美、为自己带来财富,不惜将一些动物天生的缺陷无限放大。
比如身躯短小、如同腊肠一样的腊肠犬——
它们曾经的腿已经很短了,身躯已经很长了。
可人类偏偏还要选择让它们的腿更短,身更长,来满足自己的视觉体验。
然而这个选择给每一只腊肠犬带来的,却是极高的椎间盘疾病患病率与瘫痪率。
比如满脸肉褶,憨气十足的哈巴狗——
仲夏时节,你可能见过它们在街上慢吞吞地走着,哈着粗气,笨的可爱。
可实际上,它们的鼻子是在人工作用下才越来越短的——
短到“呼吸不畅”几乎成了这一犬种的普遍问题。
再比如以“直角背”闻名于世的罗德西亚脊背犬。
这种“突出的脊背”其实会大大增加它们患皮肤病的几率。
生物学家也研究过,这种容易患皮肤病的体质,其实也不是没办法消除。
只要人类愿意去接受繁育出的、脊背没有那么直的脊背犬,这种狗狗的后代便可能从皮肤病中解放出来。
但有些人选择的却是——
“那些脊背不突出的,应该送去见上帝。”
还将自己仅仅凭借一个外貌特征便判下的死刑称为“安息”。
03
倘若说“宠物盲盒”纯粹是人类在利欲熏心下诞生的恶果。
那么上文中其他的事件,背后则还有另一个原因——人类的畸形审美。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人类本身也正是“畸形审美”的受害者。
有多少身材原本匀称的男孩女孩,都曾因听信了“男性要大肌肉,女性要白幼瘦”而自卑不已。
又有多少年轻人,不是因个人的喜好,而仅仅是为了适应社会的以貌取人而进了医美手术室?
“容貌焦虑”本就是这几年最受热议的话题之一。
在很长的时间里,它就像房子里的大象。
大家分明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却少有人真的采取行动。
而如今,虽然还有无数人选择了“颜值即正义”。
不过,在一次次对众多“单一审美表格”的声讨下,
在一个个“辣目洋子”的出现后,
越来越多的女性早已意识到了——
“美有千万种,不止白幼瘦一种”。
同样,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意识到了自己的美并不由肌肉的大小来衡量。
可爱与精致,也可以属于男性美。
由此观之,好像有更多的人在支持“美的多元化”。
可到了动物这里,怎么就换了一个画风?
那些天然塑造、自然进化而来的模样,似乎都不能让人满意。
一定得人为将其干预,不惜一切代价让它们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后,才可以得到些许满足。
而侩子手们还将这种混杂着血腥与不幸的结果捧上神坛,奉其为“美”。
在一场场关于美的交易中,人类的自私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人却往往以自己对动物的“爱”作为理由,为所欲为地支配着它们。
也难怪总有人说“人类以爱的名义,做尽了一切恶事。”
其实我们也应想到啊,动物的美,本也是天然多样的。
美可以是在草原上驰骋的猎豹,可以是在土窝里眯眼休息的田园犬,可以是在夜幕里潜伏的猫头鹰。
当然,美也可以是我们主动追寻,主动塑造的——
但也一定是要建立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
而不是为了某些人的一己之私利,不顾一切地给其他物种带去痛苦,甚至牺牲。
沾着他人鲜血的“美”,真的是美吗?
在很多年前的公益广告里,人们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在今天,我也很想问一句——
没有买卖,会不会也少点伤害?
-END-
你好,我是酒尘,一位全职妈妈,用码字点亮人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酒尘的江湖”。
感恩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