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最权威解释: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500多年前,老子骑着牛从洛阳一路西行,来到函谷关。当地关令尹喜远远看到“紫气东来”,心情非常激动,希望老子能留下点什么,于是老子取出笔墨留下5000字《道德经》,然后飘然出关。
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老子说了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听起来非常霸气,颇有一种”逆天“之感。如果你只看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为天地不仁慈、虐待万物,圣人不仁慈、鱼肉百姓,但这样理解是有问题的。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里的”刍狗“,其实是指”草扎的狗“用作祭祀用品,借“刍狗”用来比喻万物平等。
天地中,大道是根本。天地是无私的,它们对待万物众生,都不掺杂私欲,就像“刍狗”被使用时,就好像万物不论贵贱皆被赋予生命,而待生命消亡时也像“刍狗”一般如草如土,这就是自然之道。
天地视万物为平等,所以圣人也不因王侯百姓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待人。
而这句话中的“不仁”其实也并非不仁。在《庄子·庚桑楚篇》中讲“至仁无亲”,《齐物论》中也讲“大仁不仁”。虽然看起来是“无情”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正因为“无情”才以至于“无私”、“无欲”,才能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视万物为平等。
天地对待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在运行着,生也好,死也好,都有其规律,天地无所谓对他们“仁”与“不仁”。
这句话要体现的是老子“无为”的思想,他认为天地对待万物都是一样的。就是说,人的思想影响不了这个世界任何事物的转移。
这和《道德经》主旨一致,老子在《道德经》全书强调的莫过于“无为”二字。何谓无为?通俗点说就是不要瞎折腾。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有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认为如果统治者做到了清静无为,不折腾百姓,百姓会自然富足安乐。比如汉初黄老治国,与民休息,最终实现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
到了现代社会,老子教导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天地万物有关的那些自然现象,不是人们可以随意支配的。与大自然和平共处,而不是想着“人定胜天”。
至于个人的“无为”就是脚踏实地地去做好本分工作,自然会得到应得的东西,若心中执着于事反而受得连累,以至于走火入魔与道远矣。
用“不仁”之心做“无为”之事,由此也可以用来理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含义了。
鲁迅先生赞叹说:“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封建统治的以前,还是社会制度和文化不断完善的当下,《道德经》都称得上是一部值得深刻专研的著作。
《道德经》就是教我们怎么修心,教我们怎么开智的。五千言精简洗练,意蕴丰富,深藏哲理与妙趣。
《道德经》,本身就是一本集文学、逻辑、思想之美为一体的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锻炼强大的思辨能力,”上善若水“、”宠辱不惊“,养成上好的品性。它是方法书、智慧书,更是一盏明灯。
我今天给你推荐的这个版本的《道德经》,是翻译得最接近原版意思的道德经了,因为文言文实在是晦涩难懂!
而且每一篇都一个小故事,结合故事可以更好地帮助你理解老子的意思,同时还可以扩展你的知识面。
这套书一共4册,仅需要68块钱,平均每本只要17元,也就是一包烟钱,就可以让你领悟大智慧,收获成功的人生,是非常不错的!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下面的图片购买:
推荐
- 1我家的猫和故宫的猫有啥区别,故宫的猫007工作制这里的猫却靠萌度日470
- 2三氧治疗脑梗死靠谱吗?三氧大自血疗法,给脑梗死患者不一样的体验266
- 3猫咪为什么老是臭臭的?猫咪那么可爱为什么会拉臭臭141
- 4为什么被主人抛弃过的狗狗更听话?无法接受被主人抛弃狗狗悲伤到狂吐不止327
- 5为什么乌龟会咬死自己的同类?乌龟是灵性动物杀龟会遭惨烈报应281
- 6赛鸽幼鸽最正确的挑选,赛鸽资讯如何挑选好种鸽168
- 7猫咪怕热吗能吹空调吗冬季?解疑,炎热的夏天家里的猫咪怕热吗486
- 8铲屎官不想带狗去溜达怎么办?铲屎官们的梦想在这里实现129
- 9狗狗脚垫烫伤怎么护理?夏日的人行道会不会烫伤狗狗脚垫487
- 10dnf新搬砖副本宠物装备:新搬砖副本预计入场名望4.6万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