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狼鳍鱼化石怎么形成的?古脊椎所发现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通过对云南罗平生物群的研究,在滇东(曲靖市罗平县和红河州泸西县)发现2.44亿年前(中三叠世安尼期)一种清道夫型新鳍鱼类化石,命名为小巧漏卧鱼。以小巧漏卧鱼和其他相关的新鳍鱼类为研究对象,在过去十年的分支系统学研究基础上,徐光辉建立了辐鳍鱼亚纲的一个新目:漏卧鱼目。小巧漏卧鱼是漏卧鱼目最古老的属种,代表了已知最早的清道夫型基干新鳍鱼类。研究成果发表在《林奈动物学报》上。
三叠纪是新鳍鱼类辐射演化的重要时期,出现了适应不同生态类型的新鳍鱼类:有牙齿粗壮而锋利的顶端捕食者,有半球形齿的食甲型鱼类,也有牙齿细小或无齿的食浮游生物鱼类。小巧漏卧鱼和这些捕食者不同,它是一种食腐性清道夫型鱼类。其头骨形态特别,颅顶骨骼几乎愈合成一整块,前鳃盖骨下部前倾,上颌较短、后端膨大,下颌纤细,口缘前半部分具有长而尖的牙齿。其标准体长只有三个厘米左右,却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比微生物更快速地分解其他动物(如大型海生爬行动物)的遗骸,是海底的清洁工,对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漏卧鱼属名源于古代罗平及周边地区的漏卧侯国,得益于该地区丰富的三叠纪鱼化石材料,研究人员在新鳍鱼类的演化关系和分类研究上取得进展,重建了较完整的早期新鳍鱼类进化树,提出了新的基干新鳍鱼类分类体系,将小巧漏卧鱼、贝氏罗平鱼和欧洲的贝洛特梳齿鱼归入新建立的漏卧鱼科。该科的近亲是此前发现于南美及欧洲中、晚三叠世的伪比肯鱼科鱼类,两者组成漏卧鱼目。该研究对于了解三叠纪海洋生态系统食物网的营养结构以及早期新鳍鱼类的演化、分类和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
图1.小巧漏卧鱼复原图(徐光辉 供图)
图2.小巧漏卧鱼正型标本(徐光辉 供图)
图3.小巧漏卧鱼较完整标本(徐光辉 供图)
图4.小巧漏卧鱼上下颌放大图(徐光辉 供图)
推荐
- 1狗狗缺钙的表现可不能忽视了:这6个异常现象都是信号212
- 2下了两天的大雪狗狗冻的瑟瑟发抖,玉树发生雪灾了你们家的狗狗怕冷吗415
- 3比熊犬最想告诉主人的事情 比熊犬对你做这些事说明它的心里只有你356
- 4被大家渐渐遗忘的狗品种:对于国外品种的狗你都知道哪些种类呢154
- 5观赏金鱼吃什么食物最好?金鱼选择哪种食物最适合它们的生长184
- 6养鸟的规则:浅谈养鸟驯鸟中的一些术语193
- 7代书遗嘱被判无效概率:母亲离世,父亲重残未成年孩子谁来监护223
- 8小猫要怎么喂养才会胖?小猫咪想要长的好营养很关键478
- 9念珠菌感染是什么引起的有传染吗?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感染397
- 10正常公鹦鹉一天踩背几次:一天时间就被母鹦鹉带偏了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