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只大兔的诡异传说:远古发现追兔寻源之一
1月22日迎来农历癸卯兔年。兔这种长着长耳朵、三瓣嘴、短尾巴的可爱动物,早已被大家熟知,进入儿歌、神话等多种文艺作品。不过,生物学上的兔究竟指什么?鼠、兔是不是一家?古生物学者和科普专家带你“追兔寻源”,探索兔子的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兆群介绍,在生物学上,兔是哺乳动物纲兔形目所有动物的总称。这个类群有两个现生家族:兔科和鼠兔科。鼠兔科动物耳朵又短又圆,样子像老鼠,典型代表如伊犁鼠兔。兔科动物长着长耳朵,和大家印象中的兔子最为相符,典型代表有野兔、家养白兔等。
从生物形态学上看,兔形目动物都有两对上门牙:在前排一对大门牙的后侧还藏着一对小门牙。它们的上颌骨前部为类似窗格的很薄的骨头,或一个大空腔。在已有兔形目各类群的跟骨上,科学家还发现有斜向穿过的小孔。
矮脚丝绸兔头骨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供图)
在大家印象中,兔子和老鼠都需要不断啃啮食物来磨牙,因此很可能是“近亲”。在生物学上,现代生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早在18世纪就把兔、鼠一起列入啮型动物。但到20世纪初,又有古生物学者认为,兔和鼠在形态学、DNA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应该视为两个不同的进化支系。兔、鼠是否同根同源,就此成为20世纪动物学的一个争论焦点。
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古生物学者李传夔先生在安徽潜山发现了重要的动物头骨化石,为解决这一争议提供了关键证据。科研团队在同一地层中发现两种形态非常接近的远古动物,并分别将它们命名为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
安徽模鼠兔头骨(左)与东方晓鼠头骨前部的齿列(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供图)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部主管贺一鸣说,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生活在大约6200万年前,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接近兔形类、啮齿类的祖先。从形态上看,这两种动物除了门齿数量不同,其他特征都很接近。它们的发现,有力支撑了鼠兔同源的观点。
“古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兔子起源提供了更多证据。现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表明,鼠、兔两个大类一起从其他有胎盘类动物中分化出来,直到6500万年前才‘分道扬镳’,各自走向演化之路。”张兆群说。(记者王珏玢、金地)
来源: 新华社
推荐
宠物
- 1全身雪白萨摩耶 帮家里的萨摩耶穿上了丝袜280
- 2和柯基咬榴莲谁更胜一筹:当8只柯基遇到榴莲会有什么反应182
- 32023款帕萨特330tsi星空版落地价 2023款大众帕萨特,330TSI豪华版落地价及用车成本参考163
- 4深圳不建议养的狗狗品种:石家庄这36种狗狗可以养......177
- 5下山的安缘什么价位?2023年2月4日安缘台缘浙缘最新价格148
- 6肚子上起了个包是疝气吗?勿以,疝小而不为209
- 7养宠物需要哪些常识?家养宠物需要注意什么250
- 8小龙虾养殖条件及管理方法:小龙虾养殖管理的14个环节378
- 9养比格犬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k9告诉你,怎么给比格犬美容330
- 10男性消费观变了 消费链中年男人不如狗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