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50年宇宙生命的资料:人在太空坚持不了2分钟
我们总是说生命是脆弱的,然而日本科学家研究的一种细菌却打破了这种观点,随着飞船进入太空后,它坚持了整整一年还不死!
以往鸽子和大家聊过在国际空间站安家的微生物们,已经有数十种之多,甚至对空间站上的设备寿命构成威胁。(详见: )
然而这些微生物生存在气压舱中,也就是宇航员生活的环境,在完备的生命保障设备的支持下,它们繁衍生息并不难。
国际空间站
能在外太空轻松活一年的强悍生命
然而一种名为抗辐射奇异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非凡微生物在国际空间站非空间站内部的外太空恶劣环境中成功生存了一整年。
这种勇敢的原核生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柯南细菌(不知道这是什么梗),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被NASA发现,成为微生物学界的明星。
抗辐射奇异球菌
今年日本科学家有了新发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 在国际空间站的希望号实验舱发现这些小东西不仅能在外太空环境下活很久,还能繁殖后代!
希望号实验舱和其他舱段有所不同,它还有一个暴露于气密舱之外的实验平台,宇航员可以操作机械臂完成一些外太空实验。
希望号实验舱
从去年开始展开的其中一项实验就是让抗辐射奇异球菌直接在外太空暴露一年,这当然对抗辐射奇异球菌只是小事情,毕竟以前的最长记录是活了三年!
日本科学家想看看这些细胞是否在能存活下来的同时,还能有效繁殖!
气密舱内和外太空完全是两重天,我们如果没有专用的舱外航天服,在缺氧、失压和太阳高能辐射的威胁下,人体至多坚持90秒!如果超过这个时限,就彻底捞不回来了!
希望号实验舱
瞬间爆体而亡倒不至于,NASA给宇航员的《太空医学数据手册》建议面罩突然破裂时,千万不要屏住呼吸,你还有一分半钟的抢救时间!
但是失压时间过久,超过90秒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也难以救回,这已经是人类在外太空的极限。
人坚持不了两分钟,而抗辐射奇异球菌的存活时间是以年计!在外太空剧烈的温度波动,大规模的紫外线辐射、太阳风中的电离带电粒子以及银河宇宙射线中活这么久,算是目前已知最坚韧的地球生物了。
舱外航天服
日本的这个研究成果2020年10月29日发表在《微生物》杂志上,详细描述了这些简单的单细胞生命是如何在一整年的时间里忍受着可以在90秒钟内杀死一个人的恶劣环境。
研究发现在高辐射环境中,这种细菌同样会发生DNA链断裂,也就是说它们体内并没有某种防辐射的屏蔽物。
但是它有非常强的能力修复它受到的损害,让抗辐射奇异球菌对电离辐射的抵抗力比大肠杆菌高出50倍。
在对其DNA进行直接修复的同时,抗辐射奇异球菌还必须应对活性氧(ROS)的产生。它利用复杂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包裹活性氧和相关的细胞废物和碎片。通过细胞膜排出体外,点缀在细菌的表面。
与地球上的抗辐射奇异球菌相比,太空版的排出并附着在体外的细胞废物,似乎能加强它们的生存能力!
除了宇宙辐射外,它是如何对抗巨大温差和真空环境的,目前科学家还没找到具体原因,它们似乎有一套全面的生存技巧还需要后续的研究来解答。
这种细菌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抗辐射奇异球菌所具有的非凡生存能力不仅令人着迷,而且对人类未来的太空计划有巨大意义!
在未来探索其他星球时,科学家怕是要多长个心眼!
比如在另一个星球发现了简单的单细胞生命,却意外地被搭便车存活下来的这些细菌消灭,那可真是一场悲剧!
在未来的探索活动中,需要小心翼翼的避免航天器上附着的微生物完成一场星际生物入侵!比如将来在木卫二的海洋中发现外星微生物,后来才发现它们只是从地球上搭便车而来,这就让人过于无语了!
因为抗辐射奇异球菌的超强生存能力,这也受到了泛种论研究者的关注。
从艾伦丘陵陨石84001发现的微观结构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火星细菌微型化石
泛种论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的假说里,生命可以在宇宙中移动、存活,是一些行星遭到撞击后,弹射到宇宙中,夹带类似嗜极生物的细菌之类生命体的残骸。
这样的星际传播生命的方式的确有可行性,这些生命通过原始的星际空间旅行方式从一个世界扩散到下一个世界,因为抗辐射奇异球菌已经展现了这些小生命的坚韧特性,如果小行星上物质丰富,它们长期生存下去并不难。
不过泛种论并未解释生命的起源,它只是说明了维持生命存续的可能。
地球最早的生命在四十亿年前诞生,生命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一直令人着迷。
利用抗辐射奇异球菌的生存特性,以后或许可以用它的基因改善其他细菌,在未来开发无大气星球时,能做出不小的贡献。
生命诞生是无比幸运的,但生命也是无比坚韧的,就算在大灾变下,总有些顽强生命可以存活下来。生命脆弱更多是我们对人体在意外中受创时的感叹!
但从个人来说,你是认同地球生命是四十亿年前,地表丰富的物质交换让无生命物质演变为有机分子乃至生命,还是原始生命天外说呢?(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删)
您的关注就是最大的支持!
参考资料:
Molecular repertoire of Deinococcus radiodurans after 1 year of exposure outside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within the Tanpopo mission.Emanuel Ott, Yuko Kawagu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