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吃狗肉没有狗头?人常说,狗肉狗头
人常说“狗肉(或狗头)上不了桌面”,但大部分人都会说却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和中华传统文化有关,只不过“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狗”与“犬”的区别。很多人认为狗就是犬,犬就是狗,其实并不是这样,二者并不等同。狗为犬属,狗是犬属中的一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犬都叫狗。严格地讲,狗是犬属中经人驯化、饲养而成为为人类服务的一种动物,是人类饲养的六畜之一,狗依附于人而帮助人畋猎和看家护院。狗者,句(gōu)也,句曲则表示驯服。被人驯服的犭(同犬)为狗。简言之,狗是人工饲养的驯化动物,未被驯服的犬是野生的。狗可称为犬,但不是所有犬都可称为狗。正是由于狗依附于人,受主人支使为主人服务,所以有许多贬义词用于狗,如狗仗人势、看门之狗、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等,也正是狗的这种护主的特点,才使狗很早就成为人类忠实可靠的朋友,并伴随人类的发展一真到今天。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这样一段故事:“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sǎng)似尧,其项类皋陶(gāo yáo),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郑人状孔子与弟子相失之状,腰以上如圣人之貌,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象腿短之貌。实际非腿短也,疲累不堪而句曲不直也,故曰“累累若丧家之狗”。这种形象的比喻,连孔子听了都欣然而笑,连称“然哉!然哉!”有的版本把“丧家之狗”改为“丧家之犬”,一字之差,其描述的形象性就已大打折扣了。狗有家有主人,丧家则是一副疲累句曲的可怜相,犬则不然。
言归正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很重视祭祀,祭祀完毕还要赏赐祭品,祭祀用过的酒肉称为“福”,赏赐祭祀用过的酒肉称为“赐福”,“赐福”是莫大的光荣,受赐者往往受宠若惊。孔子就把“赐福”比赐车马看得都重,所谓“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古人祭祀所用的肉类祭品称为牺牲,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为牺牲。《礼记·曲礼》曰:“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其中列出的动物中有犬,却没有狗。也许也有会说,犬就是狗,不然。在这个名单中,家养的和野生的是有严格区别的,比如“豕”指野猪,“豚”则指家养的肥猪;“鸡”是家鸡,而“雉”则为野鸡。名单中有“犬”,却没有“狗”,说明狗是不作为牺牲而用于祭祀的。
那么狗为什么不作为牺牲而用于祭祀呢?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用于祭祀的牺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家养的主要用于食用的畜牲;一类是渔猎所获的野生禽兽。在家畜中,马和狗没有被列入牺牲名单,这主要是因为马和狗并非用于食用,马主要用于交通,而狗主要用于狩猎和看家护院。
介绍到这里,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因为狗主要用于狩猎和看家护院,并不是食用性动物,也没有被古人列入祭祀的牺牲名单,所以狗肉(或称狗头)是上不了桌面的。这里的“桌”是指供桌,即祭祀用的供台,而不是指餐桌。当然,受祭祀之礼的影响,餐桌上也极少上狗肉,正式宴会上更不会上狗肉,只是民间有吃狗肉的现象,这可能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古老思想的反映吧。
(本文由子夏故坛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推荐
- 1为什么夏威夷果不能给狗吃?狗能吃夏威夷果吗夏威夷果对狗安全吗320
- 2中华田园猫养什么品种最好?中华田园猫盛世美颜C位出道210
- 3乘坐火车宠物如何托运回家?乘坐火车宠物如何托运388
- 4养猫必须要知道的常识都有哪些?经验分享养猫到底需要些什么193
- 5狗进房间被它主人赶出去 主人外出土狗咬住双脚104
- 6qq飞车手游宠物排行榜一览表:QQ飞车手游宠物进化方法分享170
- 7被猫咪舔了舌头怎么办?被猫咪舔是一种什么感受377
- 8猫咪半夜对女儿做出捕猎的动作 小猫因吃不饱竟然讹上人类女孩477
- 9兔子和猫咪谁的颜值高 网友分享家中总抱一起的猫猫兔兔383
- 10幼猫呕吐怎么处理才会好起来?猫咪呕吐怎么办养猫新手养宠指南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