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爸爸去留学的留学常识:带着爸爸去留学到底毁
《带着爸爸去留学》到底“毁”在哪?
蕙质斓芯
应该说《带着爸爸去留学》,是一部题材很好的电视剧,它契合了当下留学低龄化的现实,不少有留学愿望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对此剧充满了期待。投资方和导演也下了很大功夫,邀请国内一线著名演员担纲,主要场景都安排在国外实拍,每集片尾的留学提示体现了创新突破,主要演员的表演表现也都不错。但该剧播出后,吐槽连连,“骂”声一片,完全出乎预料,豆瓣评分直逼“烂”剧水准。《带着爸爸去留学》如此不受待见,抓在手里的一手好“牌”到底“毁”在哪?
一是“毁”在主题不集中。《带着爸爸去留学》,主题是留学,全剧应该围绕黄小栋、武丹丹、朱露莎等几位小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和他们遇到的矛盾困难来展开。家长和孩子想了解的也是这些小留学生,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过好文化关,如何适应国外教学过好语言关,如何适应他国生活习惯过好饮食关,如何适应所在国法律法规过好安全关,而不是任性打闹,谈情说爱的狗血剧。电视剧主题严重偏离,该突出的不突出,该集中的不集中,小的小的谈恋爱,老的老的闹离婚,说是留学剧,几乎没有多少校园学习场景,有时连续几集看不到小留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影子。
二是“毁”在缺乏正能量。不敢象网友说的“毁三观”,但确实正能量的东西不多。过去海外媒体总说中国人素质低不文明,这次看了《带着爸爸去留学》,让人有所“领教”。武丹丹没有底线的任性、黄小栋缺乏常识性的擅闯私宅、朱露莎作痹约男友到房间事发撒谎、黄成栋“扮妖作怪”缺乏素养的样子、武翰祥时时一副生意人嘴脸,刘若榆酗酒冷漠刻薄、华人学生欺负华人学生、吃饭打手机不顾别人感受等等,全剧几乎没有一个具有正能量的好人。一些家长都不敢让孩子看下去,担心学坏。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事实,但我想就算是事实,也不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把民族丑陋的一面这么集中展示出来,为何就不选一些正能量的留学生活?
三是“毁”在真实性太低。据说,编剧没有留学生活体验,素材主要来源于采访,一些有过留学经历的海归,看到此剧后,觉得与真实留学生活相去甚远。剧中三个小留学生,除武丹丹外都是普通家庭,一个月花3-4万的开支,丝毫不考虑学习和父母期待。黄小栋、武丹丹见几次面,就恋爱的要死要活;朱露莎没几天就学会穿露装逛夜店约男友,一个个就象小混混,变化之快违背常理。黄成栋从一开始的“刘姥姥”到后来的“居委干部”,再到借住奥斯卡家,大大咧咧,严然就是一公子哥,可信度太低。懂美玲身患绝症,不告诉自己丈夫,反而去找前男友,与理不通。特别是象国外非常敏感且有生命危险的,擅闯私人住宅之类问题,留学前中介或家长会反复叮嘱做足功课,根本是不会发生的。还有剧中几对大人的婚姻,说离就离,没有一点过程和逻辑,让人觉得编剧和导演太缺乏生活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