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的过程中鹰会死掉吗?人和鹰几天几夜不睡觉
一般熬鹰人要与老鹰苦战几天几夜不合眼,就看谁先服软,甚至会出现熬鹰人因为过度疲惫,猝死过去的情况。
那么,熬鹰人为什么宁愿付出那么大代价也要驯服老鹰呢?
鹰是一种在白昼活动的肉食性鸟类,很多老鹰体型巨大,擅长用尖嘴和利爪捕食兔子、狐狸、小鹿等动物,被称为是天空中的顶级猎手。
在我国的内蒙古、新疆等地有很多的大型鹰类,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金雕。
而就是在这些地方生活的游牧民族,诞生了一种独特的职业——熬鹰人。
他们会抓捕野生的老鹰,然后通过熬鹰这个方法让老鹰和家养的宠物一样听话,然后替自己打猎。
一般来说,训鹰主要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猎捕出生不久的雏鹰,然后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将鹰养大。
这种方式确实很容易将鹰驯服,但是已经等同于家养的鹰了,缺乏了一定的野性。
甚至很多可能都不会飞,这也很难为熬鹰人提供帮助。
所以,熬鹰人流传下来的,主要是驯服亚成年状态的鹰或者是已经成年的老鹰。
因为亚成年的鹰发育还没完全,对自己的飞行能力还不是很熟悉,所以猎人很容易捕捉到。
而想要猎捕到成年的老鹰难度就要大得多。
因为成年鹰羽翼丰满,最快速度能够达到80公里每小时,而且十分警觉。
为了抓捕成年鹰,猎人只能等到冬天下雪,食物短缺时,用棉绳织成一张网,里面放上老鹰喜欢吃的肉类,以此来诱捕老鹰。
当把老鹰抓住后,猎人们第一件事就是将鹰的爪子用绳子绑住,以免它锐利的爪子伤到人,然后用一个眼罩将鹰的眼睛蒙住,以此来让鹰安静下来。
当然,鹰是空中的王,自然有它的傲气,不会轻易被猎人驯服,所以为了消磨掉老鹰的野性,渐渐的也就有了熬鹰这个过程。
熬鹰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传闻中的熬鹰人需要几天几夜不睡觉是真的吗?
猎捕到老鹰只是一个开始,真正困难的还在于熬鹰这个过程。
将老鹰带回家后,熬鹰人会在房间里做一个简易的类似于晾衣架的东西,然后把蒙住双眼的老鹰“晾”在上面。
虽然看不到,但是老鹰敏锐的观察力知道它此刻正悬在半空中。
为了不让自己掉下去,老鹰只能用爪子牢牢抓住绳子,然后扑腾着自己的翅膀让自己保持着平衡。
这算是熬鹰过程的一个开始。
这时候,老鹰是不服输的,即使是熬鹰人将肉送到它的嘴边,它也不会吃。
而真正的折磨还在后面。
一天之后,没有进食和休息的鹰精神状态很明显已经下滑,而渐渐适应平衡力的老鹰也企图想要睡一会,但是此时的熬鹰人就上场了。
他们的任务就是和鹰一起熬,不让鹰休息。
他们会晃动绳子让鹰无法保持平稳,或者拨弄鹰的翅膀和爪子,反正为了不让鹰好好休息是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说,熬鹰这个过程可以轮换着人来,但最好全程只有一个人负责。
因为熬鹰这个过程,不仅要磨灭鹰的野性,让它放弃抵抗,还要让鹰熟悉熬鹰人身上的气味,为之后训鹰做准备。
所以等同于熬鹰人要与老鹰“不死不休”,需要一起苦熬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在这中途,可能有的鹰会坚持不住从绳子上摔落下来昏迷不醒,熬鹰人就会把自己穿过的衣物或者是盖过的被褥将鹰包起来,从而让它进一步熟悉自己的气味。
当鹰醒后,熬鹰人会将准备好的肉食递给鹰,如果它吃了就代表鹰已经屈服了。
如果没吃就代表这是一只驯服不了的鹰,便会将它放生。
包括没有饿昏的鹰也是这样,一旦愿意吃下熬鹰人喂得肉食,就代表熬鹰的成功。
或者也可以通过抚摸鹰的头部来判断,要是鹰没有激烈的反抗,也代表熬鹰的成功。
反之则代表熬得还不够,可能熬鹰人还会下点猛料,时不时取点肉出来诱惑,或者给鹰来一段振奋人心的小曲,直到它妥协为止。
熬鹰成功就代表训鹰大功告成了吗?
如今鹰已经成为了国家保护动物,熬鹰的现象还存在吗?
当鹰败下阵来,说明它已经认可了自己的命运,彻底没了脾气。
但是,别急着高兴,这进程才刚走一半。
熬鹰成功后,为了让鹰能够完全听从指令抓捕猎物,熬鹰人还需要训练两到三年的时间。
在这期间,为了避免鹰逃走的可能性,他们会将鹰的飞羽绑起来一点点影响其飞行。
然后用特殊的口令从远处唤来老鹰,从几十米外到几百米外,直到能够在一公里以外能够用口令命令老鹰才算完成。
之后,他们会用马绑着肉模仿猎物奔跑的样子,命令老鹰去猎捕,再通过口令让鹰飞回,然后奖励一块肉,以此来锻炼它的捕食能力。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鹰和熬鹰人的配合会越来越好,直到鹰能够够准确地听从指令去完成捕猎任务,才意味着训鹰的成功。
这时候的老鹰就是熬鹰人最忠实的伙伴,能更轻松的帮助他们捕获猎物。
正常来说,训好的鹰每天可以为主人猎到5只狐狸,甚至,有位哈萨克族的少年驯服的一只金雕,还能够猎一只成年的狼。
这不仅解决了游牧民族食物的问题,还给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而鹰的一般寿命都在50年以上,这也就是说,一个熬鹰人驯服一只鹰,就足够一辈子使用了,这也是他们费尽心力熬鹰的根本目的。
特别提醒:
不过,现如今,鹰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甚至有的种类还是一级保护动物,所以国家已经不允许猎捕和买卖老鹰了,老一辈的熬鹰人也只能将自己的宝贝放生。
但幸运的是,202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将熬鹰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我国内蒙、新疆等地还是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展出的。
并且,在哈萨克斯坦的某些地区,还依然存在着熬鹰的习俗,感兴趣的朋友也能够前往一睹风采。
推荐
宠物
- 1宠物狗不喂狗粮喂饭可以养活吗?养宠难题狗狗吃饭不积极353
- 2宠物大面积皮肤病怎么处理?宠物得了皮肤病千万不要这样做116
- 3微信刚入群能看到之前的聊天记录,退群可选保留聊天记录453
- 4猫咪查出这几种病不需要治疗:猫咪的这些求救信号你知道吗452
- 5非常经典的人生哲理感悟句子:让你受用终生的100条经典人生感悟哲理498
- 6狗狗喜欢的用品,狗狗喜欢的玩具有哪些313
- 7原来哈士奇正经起来还能这么萌 哈士奇果然与众不同别人牧羊它牧猪304
- 8泡出的狗粮怎么分辨好坏?教新手如何用泡水就能识别好狗粮407
- 9老车自己漆面翻新最便宜方法:全面讲解老车漆面翻新全过程164
- 10猫头鹰去世前为何会吐出一个毛球:他翻开猫头鹰耳朵内侧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