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最好看的猫:能在今天把猫字用的如此清新脱俗
我敢说,放眼现在的国内汽车圈里,能把“猫”字用的如此清新脱俗且标新立异的,欧拉算第一个。
在一众“讲究的汽车人”眼里,星辰大海、威猛巨兽甚至英语拉丁语,才是车名的正统之选。毕竟,车么,是各种科技集大成的高端物件,是体现个人收入LEVEL的直观标签。没有个好名,就是自降身价。
另外,自古以来无论东西方,起名都是一个玄学。不管各国王室还是寻常百姓,都在起名上下过不少功夫。这也解释了为何总有人能一掷千金,去“找大师求逆天改命”。
因此,在大多数人眼里,把“猫”定为车名,是既不能,更不敢。
然而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却恰恰和大多数人看到的正相反。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在当年都不被大多数人看好。比如汽车刚发明时,人们会嘲笑车被马的速度吊打,但后来…
不按套路,就是新套路:
在很多“正统主义”者看来,如此的命名规则,简直是不按套路出牌。“别人”都在不断往高端上靠,凭什么就你敢整接地气的?殊不知,不按套路,就是一种新套路。
让我们按照“正统式”车名举个例子。比如X7,高不高端?但事实上,在国内10-150万的售价区间里,你都能看到这个名字。然而,10万元的车并没有因为有了“X7”就卖成了豪华车。150万的车就算人们没记住X7,也照样会被不差钱的哥哥点名要:“就最贵的那个,买了”。可见,高不高端,主要看车,不看名。
往深了想,新套路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无非是让车回归生活,把生活还给生活。在这点上,之前哈弗大狗给的命名释义就足以说明:
“现在的车名要么是星空宇宙,要么是天神猛兽,我只希望它我的一条忠犬,能陪我柴米油盐,也能陪我诗和远方,能陪我潮流酷炫,也能陪我偶尔撒野,这才是一款车该有的样子。”
欧拉猫呢?也是这个意思。
谁是新套路背后的“推手”?
我可以很不客气的说,正是在下各位。
正是因为你们的“挑剔”,才让原来的套路显得苍白无力。也催生了新套路的诞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现在普遍的舆论都爱用“日益残酷”“不进则退”这种狠词来形容国内车市,也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太大。而市场风向的背后,其实发生作用的就是人的导向。
而这一切,不都为了用“懂”用户,来争取到用户吗?所以你看,在下各位是不是新套路的背后“推手”?
换个名不行么?好像真不行!
对,于情于理,都不行。
但如果车名是欧拉小精灵、欧拉小公主这种名字…说实话,这对于我这种身高180cm的男孩子来说,是很残忍的。
比如你是条漫作者,就可以大笔一挥,祭出《北上广午夜实录 当代猫系青年图鉴》。分分钟10W ,让广大青年男女在加班后打不到车的街头,暗自抹泪,下定决心得买辆车。
再比如你是做自媒体的,那你就可以写《猫在家里有什么好,不如出去“猫”一下》。解决选题慌。
所以说啊,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生存逻辑就是,你能让别人“吃上饭”,你才能活的更好。与君共勉。这个时代的另一个基本生存逻辑就是,你不求变,人家想夸你都找不到好方法。继续与君共勉。
于理,欧拉猫的命名,对品牌的传播有着良性意义。
又是猫,又是狗,长城想干嘛?
这其实是一个品牌营销策略层面的问题。
目前很多品牌都在用跨界来塑造出一种“破圈”的形象。但这种打法,只适用于具有鲜明特点的车型。比如JEEP与Timberland的联名跨界,就很好的发挥了双方各自在“越野”上的优势。
只是,并非所有品牌都能准确的Get到这个点。像很多主打年轻风的车型,在没有搞清楚用户真正想要的东西时,就盲目选择了和潮牌“跨界”。最终的结果是,爱潮牌的年轻人看不到车和潮流之间的共性,想买车的人也没明白为什么买个车就和潮牌挂上钩了?营销的钱没少花,但水花没看见多少。
可以说,它用同样的营销资源,换来了更多的关注度,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标杆和打法。可谓是四两拨千斤。关键,这个概念还简单易懂。贴合年轻人的喜好,做到了人人认同。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是真不在乎什么神话人物啊,拉丁语释义啊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但没有不爱猫的年轻人啊!
所以你看,能在今天把“猫”字用的如此清新脱俗的,欧拉是不是算第一个?
(图/文 网通社 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