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小时候尖脸 龙猫,阳光下的嫩芽夜空里的大树
《龙猫》1988年在日本上映,时隔三十年后,2018年在中国内地上映,是我国内地第一部正式引进的宫崎骏电影,也是大导演黑泽明个人百佳电影中的唯一一部动画。
就连观众喜爱的大白角色也是借鉴龙猫的,大白角色的设计总监金进曾对借鉴一事直言不讳,并称宫崎骏是自己的人生偶像。
不仅如此,我们熟悉的《千与千寻》当年(2001年)在《电影旬报》上位列第三,《幽灵公主》当年(1997年)位列第二,而《龙猫》却登顶了1988年《电影旬报》之首。
就是这样一部没有任何反面角色的生活化动漫,却收获了无数期刊杂志和观众的心。
一句话,因为它治愈了我们的童年。
接下来,我们就从童年入手,去分析《龙猫》"何德何能"能成为一代经典。
一.相似的童年,美好的重塑
宫崎骏的母亲身患肺结核,在医院治疗长达九年,在这期间,宫崎骏一直处于一种母亲随时可能离开的忧伤情绪中,也因此,导致了宫崎骏童年里母亲角色的摇摇欲坠。
而《龙猫》里的小月和小梅的母亲也同样是因为肺结核在医院长期治疗,小月和小梅也同样在"没有"母亲的环境下成长。
不一样的是,宫崎骏的母亲最终也没能战胜病魔,离开了人世,而小月和小梅的母亲却康复出院,一家四口终于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与其说现实很无奈,不如说宫崎骏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安抚童年里的那个小男孩(他自己),也是他对自己童年的救赎,并与过去不完整的生活握手言和。
在没有母亲参与的生活里,宫崎骏为小月和小梅安排了龙猫,一种没有任何话语的柔软的动物,它的出现,一方面弥补了母亲角色的缺失,一方面也满足了孩童对未知的好奇,对黑暗恐惧的理解。
这表面上是宫崎骏对小月和小梅的柔软,实则是对自己儿时的一种交代,因为母亲的缘故,宫崎骏的童年在不停的搬家,同时也在不停的换学校。
而每到一处新的住所,孩童本能对陌生环境的害怕和生分就成了宫崎骏要不断对抗的困难,而在这种不知所措和努力适应的情感切换之下,一个龙猫就是宫崎骏所能赠给小月和小梅最好的礼物,也是给他自己最好的憧憬,并将这份美好装在了他童年里窥探到的无尽的黑暗之中,以此来抚平那个瑟瑟发抖的小男孩,和如今的我们。
这也是为什么说《龙猫》是一部童年治愈系动画的原因,但它最让人疼惜的并不是这些表面上赠予式的安排,而是藏在"大笑"和"大叫"下的坚强和乐观。
二."大笑大叫"般的面对后,独留下一片星光璀璨的夜空
小月和小梅刚到新家时的表现:欣喜欢愉。
她们像探索奥秘一般的"解锁"新家,期间一直充溢着她们的笑声,即使在发现新家有些破烂时,仍然不减热情。
并且这期间,小梅是完完全全由姐姐小月引导的:
- 支撑房檐的柱子有些摇晃(房子破旧):两个人发现后都立在原地不知所措,但很快姐姐小月就反应了过来,不仅没有立刻离开,还做出一副好玩的样子边大声笑边绕着柱子转,随后小梅便跟着姐姐笑了。
这样"破旧"就被轻而易举地被化解了。
- 刚打开浴室门时四处逃散的黑压压的煤煤虫:两个人还是愣在了原地,但随后姐姐小月便对着浴室大叫,掩盖住心底的害怕,妹妹小梅受到了鼓舞,跟着姐姐大叫,吓走了煤煤虫。
勇气就这样从心底被喊了出来。
- 准备爬上黑漆漆的二楼去开窗户:对着眼前的黑暗,小月和小梅齐声高喊,灰尘精灵请你现在出来吧!灰尘精灵请你现在出来吧!
此时的小梅已经渐渐地跟上了姐姐小月的步调,一种隐形的发自内心的鼓舞,用大喊大叫去化解害怕和黑暗,喊出来的不仅仅是虚张声势,还有真正的勇气。
这一点在父亲的教育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们入住的第一晚,刮起了大风,大到仿佛能将不牢实的房子扯碎,而这个时候他们三个人正在洗浴,随后父亲为了化解孩子们的恐惧,便提议一起大笑,果真就没那么害怕了,并且还将屋子里的煤煤虫尽数吓走了。
这便是"大笑大叫"的前因后果,也是影片最为感动的部分。
也从侧面讲述了有悖于传统观念下面对胆怯的另一种角度,悄无声息和大笑大叫,前者是逃避躲藏,后者是坦然面对,如果将这种面对胆怯的方式缩小化,那便是儿时对黑暗的恐惧,但遗憾的是,黑暗大多数时候都被逃避对待了。
记得李玫瑾老师曾说过,她小的时候和母亲走夜路,母亲看出了她的害怕,便让她看天上的银河和星座,慢慢地,她忘记了害怕,记忆里只有一片星光璀璨的夜空。
这便是面对的魅力,和"大笑大叫"一样,让人留住美好,忘记胆怯。
三.龙猫是梦里的期盼,是装点童年的美好
家庭:母亲角色的缺失成就了姐姐小月的懂事和乖巧,她不仅照顾妹妹小梅,还为全家人做好便当,遇上下雨天,她还会去车站给父亲送伞,她不仅充当着女儿、姐姐的角色,还替母亲承担了部分责任。
用小月母亲的一句话说:小月越是懂事,我就越觉得心疼。
而总是跟在小月身后的小梅,当需要母爱的情绪无处寄托时,姐姐小月便担当了母亲的角色,最形象的一点便是,小梅要跟正在上课的姐姐在一起,最后因为如愿以偿而一副高兴满足的神态。
和上面提到的"大笑大叫"的乐观一样,这种懂事乖巧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小梅本身。
小梅因为听到邻居婆婆说她种的玉米吃了不会得病,便抱着玉米要去给母亲送去,虽然这种任性的行为让家人很担心,但孩童的天真固执却让人感到疼惜。
动画里龙猫的出现填补了她们童年里很多的不足,包括这些心底的渴望和委屈,但我更相信龙猫是一个美好的相信,相信我们童年里做的梦,梦里的小精灵,或是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其实是有精灵守护的,这便是这部动画能够治愈童年的根本原因。
梦里龙猫让种子一夜之间长成了参天大树,但第二天只有小芽的土地,也同样让小月和小梅高兴,这部分的设计更证实了那是一场梦,可并不是说梦不重要,相反,这种充满期盼的梦才是装点童年最美的东西。
四.小草从根部生长,人类从自然探索
关于自然,一直都是宫崎骏动画里永恒的主题,这不仅与他个人爱护环境有关,还与动画的主题儿童有很大的关系。
周轶君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里曾出现过关于儿童和自然的关系的探讨,大概的意思是,我们受自然庇佑,换句话说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根本,探索根本,不仅是在满足孩童对探索世界的好奇,同时也是在告诉人类我们的生存不能脱离自然。
同样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宫崎骏在《幽灵公主》里讲的更深刻。
而《龙猫》对自然部分的描述与《千与千寻》里误闯入另一片境地的方式很相似,都是不小心踏入了不同于现实的一块土地。
这种对自然的热爱最直接的表现在《哈尔的移动城堡》里,为了保护植物免受战争的迫害,哈尔利用魔法将小草移到了远离战争的地方。
无处不透漏着宫崎骏对自然的倾心和热爱。
但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传承,比如说当小梅称自己看见了龙猫,但懊恼自己没有办法证明时,父亲的做法是相信小梅,并说小梅遇见的一定是森林的主人,这不是谁都可以遇见的,并带着小月和小梅去拜访森林。
就像宫崎骏老师带着我们一步步地拜访自然一样。
曾有传言说《龙猫》是一部恐怖片,是根据日本的狭山事件所改编的,片中确实也多次出现了这方面的暗示,可对它恐怖动画定义的背后其实是对死亡狭隘的认识,与其说因为几个暗示而把它定义为恐怖片,不如说这是一种怀念。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对死亡未知的恐惧,时至今日仍无法正确面对。
宫崎骏用《龙猫》安抚了没有母亲参与的童年,也安抚了母亲过世对他造成的缺憾,从另一种层面上说,不参与不仅仅代表着过世,也有可能是不在身边、没有时间、不愿相伴等,而满篇下来便是宫崎骏老师赠予给我们与过去和解的方法,以使我们同样可以平和的抚慰内心深处的幼小的他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