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ai对结婚的理解,AI就是我不想结婚的原因

人气:295 ℃/2024-08-23 22:11:45

古语有云,一日吸猫,终身为奴。

21世纪空巢青年最时髦的休闲方式,莫过于躺在家里,当一个铲屎官,撸撸猫。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精力、财力拥有自己的猫主子、狗主子。所以,云养猫、云养狗又出现了。

吸猫就和吸食******一样,让人欲罢不能。那么,当下的科技能改变这种云养的模式吗?

那些年,技术浪潮下诞生的“电子宠物”

日本是个很神奇的小岛,这个弹丸之地上的人民对游戏和机甲有着狂热的喜好,同时他们又特别注重在创作过程中传达一种普世的人文关怀。当年圆谷英二在创作《奥特曼》的时候,认为怪兽也有存在价值,这种“和谐观”被认为是对少数群体的一种人文关怀。

最早的电子宠物也是从日本开始流行的,90年代的日本正笼罩在经济泡沫中,电子宠物的出现正是为了缓解这种经济压力下伴生的精神痛苦:当我们负担不了高额的养宠物成本时,同时又极度渴望宠物陪伴时候,拓麻歌子就是一剂良药。

1996年,半个手掌大的拓麻歌子风靡全球,这个活在游戏机的宠物,你可以喂食、玩耍、看着它“成长”。作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在最巅峰的时期,拓麻歌子的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

图 | 拓麻歌子

在这之后,“怪兽对打机”、“furby”横扫国际市场。联想到上半年让大家牵肠挂肚的蛙儿子,其玩法就像21世纪的“拓麻歌子”。

电子宠物的热潮伴随着新一代智能硬件产品的崛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与此同时,AR/VR宠物、AI宠物、区块链宠物又前仆后继快速涌现。

2017年,AR游戏《Pokémon Go》在短短90天时间内总营收就达到6亿美元,最疯狂的时候,玩《Pokémon Go》甚至会引发社会危机;

以太坊上的区块链宠物游戏《Crypto Kitties》一度让以太坊主网拥堵乃至崩溃;

……

然而无论是电子宠物、AR/VR宠物亦或是区块链宠物,其本质上都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产物。

就像大多数养成游戏一样,在陪伴的过程中我们收获了成就和满足感,但大家只是沉溺于虚拟世界,通过自我******去舒缓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痛苦。

AI宠物的出现或许是一个新的契机。

AI下的电子宠物新世界

去年,索尼发布了新一代的aibo机器狗,这个于1999年出生,2006年夭折的项目,再次被索尼推上台,各中意味很明显了。

这其中还有个小插曲,当年索尼宣布停掉aibo产品的时候,很多aibo主人聚集在日本的千叶县,为他们的机器狗举办葬礼。

图 | 为机器狗aibo举行葬礼(图源:Getty images)

新的aibo不仅仅是外形上和真狗更贴近,其全身22处可动的关节,能够通过一定的训练做出指令的动作,比如微笑、蹲坐、摆动尾巴、发出叫声。同时藏在它鼻子和身上的相机、传感器,经过云端的深度学习分析,可以变得更加贴心和智能,知道如何讨得主人的欢心。

aibo之外,最近在美国流行的是一个会卖萌、会聊天的电子宠物Vector,有趣的是,当你像撸猫一样抚摸Vector的背部,它会眨眨眼,一脸满足。

图 | Vector

Vector和aibo一样,核心是由芯片、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组成,用深层神经网络来调整机器人的视线,使其能够寻找并且注视主人,最终学会“察言观色”。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宠物,归根结底是个人情感的寄托,治疗精神上的孤独。那么,像aibo或者Vector的宠物机器人真的有市场吗?它们会不会像当年的拓麻歌子,最终结局还是泯然于世?

AI宠物真的有市场吗?

宠物经济是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课题,《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中就提到,在开封和杭州市场上有专门出售猫食的地方。而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也是一个典型的猫奴,给他的“猫主子”写过不少诗;同样声名在外的还有“养鹤达人”白居易……

而在古埃及,猫则是神明的化身,许多埃及神像都是猫的形象。

图 | 古埃及女神像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猫猫狗狗爱的深沉。这也体现在近几年的宠物大数据上,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2010年到2016年,中国宠物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为49.1%,是各行业增长之首。2016年,仅宠物犬、猫市场的规模就高达1720亿元,预计2020年将突破2000亿元。

根据腾讯数码的报道,今年1月正式在日本开售的aibo,三个月时间内卖掉11111只。作为一只宠物机器狗,这个销售数据并不亮眼。最近在kickstarter上众筹的Vector,其在一天获得了超过40万元的众筹。AI宠物虽算不上热销,但无疑它的基础市场在那里,所以索尼会选择在去年重启机器狗的产品。

AI宠物本质上类似于陪伴机器人,但人们对宠物的基本需求是情感性的,用科技来治愈群体性孤独症,仅仅有拟物的外形是不够的,还需要的是可以引发人类情感共鸣的同理心,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雪梨·特克尔曾以“拓麻歌子”的流行为切入点,写作了《群体性孤独》,书中提道:技术是极具诱惑力的,因为它能弥补人性中脆弱的一面。而我们是脆弱、敏感的物种。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

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宠物来对付孤独,同时也再投入个人情感,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图 | 索尼机器狗aibo

但问题症结也在此,早期的电子宠物并不能给主人情感上的反馈,就像一场单相思或者暗恋,隔着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一道围栏,电子宠物是很容易被遗忘的。

电影《忠犬八公》里有句很经典的台词:它只是你的一条狗,但你却是它的一生。如果人工智能加持下的电子宠物能够实现和主人的情感交互,它也能去解决80、90一代的精神孤独。

此前一份名为《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中显示,80后、90后群体共占总养宠人群的79.5%,他们每月花费在宠物身上的钱大约700-800元。

可惜的是,商业化的大环境下,从事人机情感交互的团队并不是很多,美国作家及临床心理学家Chris Merritt博士曾指出,“过去两年(2016、2017年)里在科学学术数据库的网页上发布的3542篇关于人工智能的同行评议文章。其中只有43篇,即1.2%,包含“情感”一词。真正描述了人工智能情感研究的文章就更少了。”

研究人和电子宠物情感羁绊的背后,大片的蓝海市场在等着先入者。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曾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量在1.45亿。如果按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即仅放开双独二孩政策),预计2050年独生子女数量将累计达到3亿人左右。

被称为孤独一代的我们对宠物陪伴的渴求更加强烈,猫奴们需要的情感诉求和陪伴等着AI宠物的“拯救”。

最后

就像当年索尼aibo计划提出之时,核心主题是“制作一个能让人投入感情的作品”,AI宠物也是如此。

如果未来aibo和微博上的网红猫一样,买宠物还是买AI宠物,又有什么区别呢?那些害怕过敏、铲屎的猫奴日子就要来了!

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镁客网~~

搜索更多有关“ai对结婚的理解,AI就是我不想结婚的原因”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