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不能上天堂的世界名画,那些存在于名画里的猫咪
根据2007年《科学》上的一篇研究,现代家猫的各种亚种在基因排列上与中东野猫群谱几乎毫无差别,证明了家猫确实单一起源于中东地区。考古学家曾在塞浦路斯发现一只约距今9500年的野猫埋葬在一个人的墓地中,为人类与猫的早期关系提供了一些证据。而在中国的泉护村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遗址),也曾发现距今5300年的两只猫的八件骨骼。而根据对其骨骼的胶原蛋白同位素分析,这两只猫的食物主要是肉食和粟类粮食,从而证明这些猫很可能是人类喂养的。
中东地区要追溯到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首先把猫驯化为家养宠物,而最终猫也成为他们宗教崇拜的对象。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女神巴斯特(Bastet)就被描绘成猫头人身的女人,被当作丰产和康复之神加以崇拜。尼罗河畔的古埃及寺庙的壁画上,看的到公元1400年前埃及猫的形象。
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并视猫为神圣的精灵。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古代埃及人非常害怕黑夜,他们认为猫可以在黑夜中看到东西,传说夜晚时,太阳所发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猫眼里保管。每晚太阳神乘坐的船由死者幽魂相伴,行经阴间,毒蛇Apep阻止太阳神饮用船下的水,但猫会现身并斩下Apep蛇首,死者幽魂便发出“喵”声为猫喝采。埃及人因此能再得见天日,在此传说中,猫象征拯救者,蛇则代表死亡与疾病。古埃及人管猫叫做“mau”,意思是“看”。猫的瞳孔开合与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死被认为是终级黑暗。因此,猫被认为是有力量征服死亡。每年,尼罗河洪水摧毁作物,但是太阳带来了丰足的谷物生长。太阳的力量和对太阳神的崇拜变成对猫一起的了。
内巴蒙家庭猎鸟图
内巴蒙家庭猎鸟图其中的猫
猫在古埃及是圣兽, 古埃及人对猫非常的崇拜,根据希腊历史学家迪奥杜拉斯·塞库鲁斯(Diodorus Siculus)的说法,猫居住在寺庙里,用牛奶、面包和尼罗河鱼喂养,甚至照看猫的人的社会地位都很高,而对伤害猫的人可能判处其死刑。公元2000年前希腊罗马时代,古埃及人更将死后的猫身上涂上香料,以绷带缠紧,猫身做成“猫木乃伊”由成千上万的人供奉及膜拜把它视若神明。考古学家曾在一座圣庙发现30万个“猫木乃伊”。有些人甚至将一些小老鼠或线球作为猫的陪葬品,极尽“生荣死哀”的能事。
猫木乃伊
古埃及绘有猫捉鸟场景的浮雕
旧王朝第5王朝时期,公元前2450-2325年。在现代家猫出现以前,古埃及最常见的猫亚种是“FelisLibyca bubastis”,这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非洲野猫和现代家猫之间的过渡形态。
猫放牧鹅群的壁画
猫通过捕捉老鼠而赢得古埃及人的尊重,久而久之它们和人类形成了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最早关于古埃及人与猫关系密切的证据是在前王朝时代早期。在Al-Badari和Al-Mustangidda的一些古埃及村落周边的石室墓冢群中,发现了猫陪葬的现象。
到了新王朝时期,猫的形象表现更加普遍和多样化。它们是富裕阶层的爱宠,珍爱它们的主人通常是女性,一只慵懒的猫咪静卧在女主人身旁,闲适而安详。
猫神贝斯特的青铜雕像
但在基督教中,对猫却有着与古埃及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圣经》中没有任何记载是关于猫的,有人认为这是基督教对猫有负面看法的源来。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古埃及人对猫的崇拜而让犹太人不予记载。但埃及人崇奉的其他动物神,《圣经》中均有所记载。后人的一些解释说,虽然犹太人被囚在埃及四百年,但他们可能确实不知道家猫的存在。因为埃及人将猫奉为神明,不大容易被身为奴隶的犹太人所接触。另外,希腊罗马文明早期也几乎没有猫的身影,他们是在征服了埃及地区之后才知道家猫存在的。
中世纪绘画中的猫
大约创作于10世纪前后的犹太人宗教读物《宇宙颂歌》中(Perek Shirah),描绘了各种受造物赞美造物主的场景,其中猫所唱的颂词来自于《诗篇》中的名句:“我追击我的仇敌,并且把他们捕捉,直到将他们除尽灭绝,决不返回。”明显可以看出,猫作为捕猎者的形象,在犹太文化中还是颇受赞颂的。在中世纪的修道院中,一直有猫的存在,而它们的身影也借着中世纪的手稿得以保存下来。除了动物寓言故事集之外,猫的形象更多地出现在中世纪手稿的边缘补白处,颇有娱乐效果。根据圣伊西多尔的研究,猫的拉丁名字(catus)来源意为“捕捉”,猫被赋予了一种狩猎者的形象。
中世纪绘画中的猫
中世纪时,野猫成了异教徒的象征,《最后的晚餐》这一主题一直在被不同艺术家们用不同方式表现,但你都会在这些画面中一眼发现猫的存在,意大利画家多梅尼克.吉兰达约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中,猫坐在犹大身边,堂而皇之地进入了画面。
多梅尼克.吉兰达约《最后的晚餐》
科西莫.罗塞利的作品同样沿袭了在桌前孤立犹大的画法,但他又在犹大旁边画了一只猫,在画面中出现了猫与狗相互对立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图像的含义。
科西莫.罗塞利《最后的晚餐》
雅各布.巴萨诺的画中,融入了达芬奇画面中动与静的描绘。通过各式表情和动作,形象地呈现出现场门徒们的震惊与骚动,这也表现耶稣内心的平静与门徒的反应有很大不同。而一只猫在出现在画面的一角,而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在已洞彻了一切。
从西方近代至20世纪以来戈雅,米勒,马奈,卢梭等很多当时重要的艺术家都是猫的拥护者。在他们作品中,猫的出现变得优雅且风度翩翩,充满睿智,这些促成了猫的形象进一步正面化。马奈最著名的画作被认为是《草地上的午餐》,但我想《奥林匹亚》更为吸引人的目光,画面中女性直视的目光,也许是对男性观看目光的强有力的凝视,而你注意到了吗?画面右侧的黑猫,正弓着身子怒视着你。
《奥林匹亚》马奈
《亚当与夏娃》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画中的农家仓库原型是居住在巴比松村的米勒的朋友家的,米勒在绘制这幅蜡笔画前,到朋友家画了速写,连地面的石砖都分毫不差地画出来了。这幅画右侧还可看见站在庭院里、透过门框向小屋内窥视的公鸡和母鸡呢。细节处理得确实非常高妙。猫和鸡是天敌,所以鸡们只能远远地注目小屋中的作业。
《搅拌牛奶的女人》让-弗朗索瓦·米勒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保罗·高更
高更对动物的处理方法,往往把它们作为画面中的一个点,串联着画中的寓意。这幅画的前景画的是现实中人的生存状况,而背景却表现了生命在灵魂彼岸的状态,这样一来猫作为画家眼中人活着时最亲近的动物,当然应该置于“现在”。
局部
弗兰茨·马尔克,20世纪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画家画过很多种动物,但是他笔下的猫,却最让人觉得心情愉悦。
安东内洛·达·梅西纳《书房中的圣哲罗姆》中宽敞明亮的教堂建筑、漂亮的木造书房,学者在动物和自然环绕的环境中读书,这样的情景中画家或许希望有一只猫出现。如同夏目漱石小说中所写的,无名的野猫可以自由出入,是悠闲的日常生活的象征。狗的话会叫,家犬总是希望主人亲近它与之玩耍,所以会比较吵闹吧。
安东内洛·达·梅西纳《书房中的圣哲罗姆》
细节
日本浮世绘大师歌川国芳也是一位画猫狂人,他不仅画猫,还以养猫著称,工作的时候也不忘把猫抱在怀中,猫死了以后还要给它们举行葬礼,上戒名,简直就等同于家人一样。这样的画家方能画尽猫生百态,画出这种动物的独特气质,甚至哀愁感。
法籍日裔画家藤田嗣治,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中也时常会出现这些可爱的小精灵。
在19世纪的巴黎,特别是在蒙马特区,处处是深夜不打烊的小酒馆,其中黑猫酒馆尤其出名,还是艺术家们乐于聚集的场所。黑猫酒馆被认为是巴黎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夜总会,但比酒馆本身更加有名的是画家泰奥菲尔·亚历山大·斯坦伦(Théophile Alexandre Steinlen)为它绘制的这幅招贴画。这幅《黑猫》(Le Chat Noir)不仅仅给酒馆带来大量的客源,其经典的黑猫形象还被法国其他城市中的娱乐场所采用。而如今这只黑猫则成为了复古文化的标志,被大量地印刷和复制,而原作则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
泰奥菲尔·亚历山大·斯坦伦石版画《黑猫》
保罗·克利在1928年创作的油画《猫和鸟》中,这位现代主义艺术家在用线条、形状和颜色玩一个感知的游戏。这也是为什么画面中的鸟似乎是印在猫的额头上,而不是居于猫的前方,似乎鸟代表了猫的思想。画面虽然带给人紧张的情绪,然而克利使用的颜色是轻松和平静的,这激起了儿童绘画的兴趣。
保罗·克利《猫和鸟》
在1939年西班牙内战的时期,毕加索失去了他的母亲,因此在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之中,处处充满着愤怒的情绪。而这幅《吞食鸟的猫》中的猫,也绝不是我们印象中毛茸茸的可爱宠物。凶猛的猫撕咬着爪中的小鸟,象征着暴虐的弗朗哥政权和无助的西班牙人。也是从这幅作品起,毕加索笔下的动物总会有一张人类的面孔,战争的恐怖也由此成为毕加索绘画表现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毕加索 《吞食鸟的猫》
萨尔瓦多·达利最著名的照片之一恐怕就是这张由菲利普·哈尔斯曼在1948年拍摄的《原子的达利》(Dali Atomicus)。摄影师为了完美捕捉达利和三只猫飞在空中的形象,做了整整28次尝试。照片背景是达利的作品《丽达与天鹅》(Leda Atomica):这幅作品中同样出现了数个悬浮于空中的形象。
菲利普·哈尔斯曼摄影《原子的达利》
昆斯的《庆祝》(Celebration)系列作品其中的一件,就是一只特大号的塑料猫。有趣的是,这只猫和袜子、晾衣绳以及两边的花朵一起,构成了十字架的形状,充满了宗教意味和儿童的欢乐情感。这一点上,艺术家自己曾说:“这只猫仿佛是耶稣在当代受难,而它毕竟是一只可爱的小动物。你可以把袜子想象为一个子宫,保护着这只美好的小生灵。”
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猫更是画卷上的常客,俗语说狗来富,猫来贵。“猫”谐音“耄”,因此而具有祈求长寿的吉祥寓意,成为入画的好题材。
五代南唐·周文矩《仕女图》
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
明·朱瞻基 (明宣宗)《壶中富贵图》
清·程璋 《双猫窥鱼图》
猫咪存在于名画里的某个角落,犹如“拨云见日”,打开通往不同时代绘画艺术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