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螳螂到底会不会吃掉自己的老公: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这是螳螂的物种天性,真是伟大的父母。我们不妨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关于螳螂
螳螂,节肢动物门下肉食动物,又称刀螂,大刀螂,因前臂举起的模样像极了古希腊祈祷的少女,因此,古希腊把螳螂视为先知,螳螂又称为祷告虫。
可螳螂却没有少女的怜悯之心,作为凶猛好斗的食肉动物,当它们举起前臂祷告时,就是其它动物的噩梦。它的捕食能力超强,只对活虫感兴趣,小到蚊子、蜘蛛,大到知了、蝗虫,都可能成为螳螂的盘中餐。
除极地地区外,螳螂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目前已发掘的物种达2000多种,中国约有147种,国内常见的有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等,在乡村田野、植被森林,螳螂是作为益虫的存在。
不得不说,人们从螳螂身上发明了很多东西,这类“三角脑袋披绿袍,最爱不时耍大刀”的昆虫,人们发现,它胸前的一对爪子呈月牙状,带有锯齿,很适合收割小麦和稻谷等农作物,于是先人们发明了镰刀。
还有人们根据螳螂整个外形,发明了某款轻型摩托,该款摩托素有“小螳螂”之称。要说受螳螂启发的最有名的发明,当属功夫,由明末清初的王朗发明了螳螂拳,后来螳螂掌、螳螂腿等也相继被发明出来,螳螂功在武术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在观察螳螂的过程中,也发现螳螂不但对其它动物残忍,它还不放过同类,常常看见大吃小的现象,昆虫学家们对此也做过很多实验验证了这一点,让我们来看看螳螂为什么这么做!
为什么母螳螂要吃掉公螳螂(大吃小)?
早些年间,我也做过螳螂的相关实验,那时贪玩,放学后几个伙伴喜欢钻进玉米地,更多时候是捉蛐蛐、蝈蝈回家玩。可难免也会碰见螳螂,有时来不及飞走的螳螂,它就会举起两个大钳子,身体呈后仰摇晃的姿态,像极了一位武术天才。如果我们捉它的话,它就会攻击我们。
那时,特别害怕它,直到有一次,我们看见两只螳螂在“打架”,才勾起了我们的探索欲望。
那一次,只见后边的螳螂非常小,我们凑近一看,才发现后边这只螳螂的脑袋都快没了。此时,前边的螳螂正使用它的两个大爪子,死死地抱住后边螳螂的脑袋,持续往嘴里输送着。我们看着挺新奇的,这太残忍了吧,后边的螳螂都这样了?居然还能动?这螳螂到底是什么奇奇怪怪的物种?
可能是螳螂发现了我们,正在吃肉的螳螂,突然挣扎开身体,向远处飞走了,由于惯性,只剩半个脑袋的螳螂还在那里摇晃着。我们用枝条去挑拨它,发现它肚子和爪子还在动。
我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为了验证螳螂的这种奇葩行为,当天就找了一个瓶子,捉了一只大螳螂、两只小螳螂,一同放进了瓶子里。结果第二天查看时,那两只小螳螂已经残废了,可见,一个晚上的功夫,那只大螳螂就把两只小螳螂当作美食给吃了。
为了搞清楚这种现象的来龙去脉,我后来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了大螳螂更多是母的,小螳螂多为公的。综合来说,母螳螂吃公螳螂无外乎以下四点原因。
1、母螳螂太饿了
螳螂的交配季节避开了酷暑和寒冬,常选择深秋季节进行,这时很多小麦、稻谷等农作物已经成熟收割,野外的知了、蝗虫等昆虫也逐渐变少。要知道,这些昆虫都是螳螂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的变少直接影响了螳螂的生活节奏。
尤其母螳螂,它身型大,需要更多的食物充饥,当它们饿得不行,实在找不到食物时,就会选择闻讯而来的公螳螂充饥,公螳螂还以为是一场别致的邂逅和交流,没想到自己的生命到站了。
俗话说,为母则刚,母螳螂也一样,它为了能孕育优质的孩子,只能把公螳螂作为补充能量的对象,当公螳螂正忙时,母螳螂会伸出它的一对利爪,反着一勾,死死的抱着公螳螂的脑袋。由于公螳螂体型小于母螳螂,它压根不是对手,只能乖乖就范。
很多生物学家也做过类似的实验,当它们把一只饿了10天左右的母螳螂,和一只公螳螂放在一起时,压根等不上交配,母螳螂就会恶狠狠的扑过去,抓住公螳螂就吃掉。当把饿了3天左右的母螳螂和一只公螳螂放在一起时,它们会有交配行为,过程中母螳螂有伸出爪子,试图吃掉公螳螂的举动。
可见,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第一种说法为:母螳螂太饿了,它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饱了再说。
2、公螳螂太累了
通过研究,公螳螂在被吃掉之前,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被吃,那它为什么不跑呢?其实“打架”是很累的。此时的公螳螂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它的这种行为只是一种简单反射,一种持续运动的反射。
而螳螂拥有两套神经系统,一套在脑袋上,一套在身体上,它们是两哥们,两姐们,是分离的。
在公螳螂这边,身体上的神经反应告诉它:持续打架,其它事不用管。脑袋上的神经反应告诉它:我快要死了,不要再打了,可身体听不见,仍然在“打架”。
在母螳螂这边,身体上的姐妹告诉它:为了多生多子,必须要这么做。脑袋上反应的结果为:为了子女有营养,也必须这么做。
可见,公螳螂几个回合下来,累的不行,只能被吃掉了。
3、母螳螂太壮了
在昆虫界,大多数都是母虫大于公虫,螳螂就是最好的例子。公螳螂体格瘦小,弱不禁风,在母螳螂面前,属于娇小玲珑型。公螳螂唯一能和母螳螂比的,就是它的翅膀,飞得快、远、久。
公螳螂经常会飞很长时间去寻找母螳螂,可最终公螳螂却感叹:完了,出来时还是好好的,现在回不去了。当面对粗壮有力的母螳螂来说,自己吃得少,体格小,力气弱,只能乖乖就擒。可悲,公螳螂居然是自己送走了自己。
4、公螳螂为了自己的女人和后代,多数是心甘情愿的
在螳螂这个物种里,一直有着女者为大的说法,如果公螳螂饿极了,面前正好有一只不能动弹的母螳螂时,它也不会吃,这是公螳螂的原则。
而母螳螂吃公螳螂,这又是它们的习性,很多时候,公螳螂是心甘情愿的。
通过研究,公螳螂为了孕育更多更好的后代,当它们的头部神经被母螳螂抑制住时,它的另一套神经系统,也就是身体神经系统会持续兴奋,越兴奋“打架”就越厉害。
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2小时,甚至半天时间,作为凶猛胃口大的食肉动物,这么久的时间是不能接受的。加上母螳螂体格大,更容易饿,为了自己有体力,也为了给后代谋出路,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公螳螂就成为了牺牲者。
母螳螂心想,正好,公螳螂身上还有一点肉,为自己补充能量再好不过。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公螳螂的牺牲,它体内90%左右的氨基酸都给了下一代。可以说,公螳螂是在用生命孕育它的孩子。
不过还是有心存侥幸的公螳螂,有时被吃并不是不反抗,而是被母螳螂抓住脑袋后,干不过她,只好自己拧断脖子。即使公螳螂打赢了,在缺少脑袋的情况下,也活不久了,3~5天就会死掉。
除了螳螂外,还有其它类似的动物吗?
螳螂这种别具一格,同类相食的繁衍方式,也不是它的专利。除了螳螂外,红背蜘蛛也是这样的动物。
红背蜘蛛和螳螂一样,也是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孩子,甘愿自己被吃。还别说,自愿献身的雄蜘蛛,它的后代比没献身的雄蜘蛛要多40%,牺牲了自己,壮大了后代,雄蜘蛛也瞑目了。
总的来说
站在母螳螂的角度,身体疲倦的同时,为了解决饥饿问题,也为了更好的给后代提供营养,吃掉瘦小的公螳螂是无奈之举。
站在公螳螂的角度,它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结局,但它和母螳螂交流的那一刻,它明白了,美好也可以是暂时的,其实不一定要永恒。它为了尽自己父亲的责任,能够提供更好的生活,甘愿奉献自己,自己受点苦又有什么呢?
别看螳螂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其实这种奉献精神,已经刻在了螳螂的基因里,这是它们的天性,不得不说,每一对交配的螳螂,都是一对伟大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