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猫咪>正文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狸猫换太子究竟是真是假

人气:330 ℃/2024-08-21 23:50:14

《狸猫换太子》这段所谓的历史公案,能够看到最早的出处是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后来被写进明代小说《包公案》和清代小说《三侠五义》等评话故事中。

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评话故事,最早应该是出自于宋朝末年的民间故事。因为我们知道,评话故事在宋朝已经非常盛行了。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当时统治者的阻挠,有些宫廷故事没有从书面上流传到元代,就已经断档了,只是在民间口口相传着流传了下来。。

到了清朝末年,关于“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在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了戏台。据说,当时演出后,立刻轰动了黄浦江两岸。后来又被改编成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湘剧、潮剧 等很多个剧种,到处传唱。

古典通俗小说《三侠五义》在开篇第一回详细叙述了这个精彩的故事。

宋真宗时,皇后因病去世,没有留下太子。刘妃和李宸妃都怀了孕。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被立为东宫太子,继承皇位。母随子贵,其母自然也会被册封为皇后。

但李宸妃怀孕的时间显然早一些。刘妃担心李宸妃生下儿子后被皇帝立为太子,便与内宫总管太监郭槐合谋,企图暗害李宸妃。

结果,李妃果然就生下了一个儿子。接生婆尤氏早已被刘妃、郭槐收买。在接生婆尤氏的配合下,乘李宸妃分娩时由于血晕而人事不醒之机,将一狸猫剥去皮毛,换走了刚出世的儿子。

郭槐在刘妃的授意下,一边命宫女寇珠把李宸妃的儿子抱出去弄死,一边向皇帝报告,李辰妃生下了一个怪胎。

真宗皇帝看到狸猫,以为李宸妃真的产下了一个妖物,出于迷信说法,便把李宸妃贬入冷宫。

宫女寇珠出于对李宸妃的同情和对这件事的义愤,又觉得这实在是杀生害命造孽,于心不忍,便暗中把孩子交给了老太监陈琳。陈琳把孩子装在食盒中送到八贤王赵德芳的王府。孩子便由赵德芳抚养了起来。

不久以后,刘妃也生了个儿子,随后即被立为太子,刘妃也被真宗册立为皇后。哪成想,这孩子命短,六年后得病夭折了。

真宗眼看自己岁数大了,没有子嗣,便把皇兄八贤王之子(其实就是李宸妃生的那个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当成皇后刘氏的儿子。

一天,太子在宫里转悠,走到冷宫,非要进去看看。太子和生母李宸妃一见面,母子天性,两人不由得悲从中来,面面相觑哭了。

回到宫里,刘皇后见太子面带泪痕,便询问随行太监。太监不敢隐瞒,说明了情况。

刘皇后想起六年前的往事,就叫来宫女寇珠拷问。寇珠担心自己经不起严刑拷打而害了李宸妃和相关的人,便触阶而死。

刘皇后担心夜长梦多,又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宸妃赐死。

旨意下达以后,多亏一个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宸妃殉难,把李宸妃放了。另一个太监秦凤把李宸妃接出宫外,送往陈州。随后,太监秦凤也自杀而死。

李宸妃本来在宫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到了民间,毫无生活能力,只能住在破窑中,靠乞食为生。

真宗死后,赵祯即位,这就是宋仁宗。

这时,陈州大旱,百姓流离失所。国舅庞煜奉命放赈救灾,但他没有救灾,而是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发国难财。

包拯奉命在陈州放粮,并调查国舅庞煜的舞弊案。无意中偶遇李宸妃,李宸妃知道包拯忠心耿耿,刚直不阿,便说出了自己的来历。

包拯大惊。随后和李宸妃假认作母子,任务完成后,把李宸妃带回了京城。

包拯趁进宫向仁宗的皇后狄氏贺寿之机,让李宸妃混入宫中,李宸妃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皇帝见了面,母子相认。

包拯设计让郭槐供出当年的真相。这时,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这段故事尽管脍炙人口,跌宕起伏,不过和史料记载严重不符。但历史上仁宗认母,倒是确有其事。

据史书记载,宋仁宗并非刘德妃所生,而是宫人李氏所生。李氏生下仁宗以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抚养,孩子成为太子,她被册立为皇后。

因为赵祯继位时的确太小了,刘德妃就成为皇太后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因为畏惧太后之威也都不敢说。

后来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才被刘太后晋升为宸妃。李宸妃病故,刘太后担心仁宗皇帝将来知道真相后对自己不利,便以皇后之礼厚葬了李宸妃。

第二年,刘太后逝世。养母杨淑妃奏明仁宗皇帝:“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宸妃娘娘死于非命。” 那意思是,皇帝之母李宸妃是刘太后所害。

仁宗皇帝听了以后,极为愤怒,把多年来对刘太后的恐惧,全都变成了怨恨。他似乎恍然大悟,原来刘太后并非自己的生母,怪不得对自己那么冷淡,还经常刁难自己。

宋仁宗立刻下令,派兵包围了刘太后寝宫和她娘家的府邸。然后,又派心腹前往李宸妃停灵的奉先寺。来到奉先寺之后,宋仁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非要开棺。

当时,刘太后虽然已经去世,可是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提拔起来的亲信势力。

仁宗皇帝开棺验尸的意思是,假如生母李宸妃属于中毒而死,他便要大开杀戒,灭李太后满门。

不过,开棺以后才发现,棺材中的李宸妃面目如生,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生前中过毒的样子。宋仁宗这才松了一口气,消了怒气。把包围刘太后寝宫和她娘家的兵马撤了。随后又下诏嘉奖刘太后的亲眷。

宋仁宗亲自到刘太后灵前谢罪,焚香哭泣,说:“从今之后,再也没人会冤屈大娘娘了。” 可是,对揭开此事的养母杨淑妃,宋仁宗却并没有怪罪。

从此之后,宋仁宗尊奉杨淑妃为章惠太后,对这位养母事事依从,极为孝顺。李宸妃之死的真相,也被永久掩埋在了历史长河中。

然而,这件事是因为民间怜悯李宸妃,故此便根据这段往事,添油加醋地编排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所谓“狸猫换太子”传奇故事。

当然,即使历史上真有“狸猫换太子”、“仁宗认母”这一故事,恐怕也和包拯毫无瓜葛。

因为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乾兴元年(公元1033年)前,而这时的包拯刚进仕途不久,只是基层一个小官员,不可能参与这种宫闱之事。直到景祐四年(1037年)包拯才赴京听选,获授天长(今安徽)知县。因此,包拯替仁宗皇帝寻找母亲这件事根本也不可能发生。

另外,在历史上,真实的赵德芳也不是所谓的八贤王。22岁的赵德芳是公元981年去世的。在赵德芳去世39年后的公元1010年,宋仁宗赵祯才刚刚出生。赵德芳既不可能见过包拯,更不可能和宋仁宗有任何瓜葛。

而且据史书记载,刘太后临朝一共十一年。在她执政时,政令严明,恩威并用。内外赐予,也有节制。

《宋书》载:“初,仁宗即位尚少,太后称制,虽政出宫闱,而号令严明,恩威加天下。左右近习亦少所假借,宫掖间未尝妄改作。内外赐与有节”。“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

也就是说,虽然是刘太后垂帘听政,但不以权力害天下,所作所为可圈可点。惟有割断李宸妃与仁宗的母子之情确实有些不近人情。

搜索更多有关“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狸猫换太子究竟是真是假”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