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王黑龙江:鸽,王
“呜呜……” 在悠扬的哨声中,一群鸽子扑棱着翅膀,掠过绣球胡同的上空。打胡同经过的人习惯地抬起头,向上张望,嘴里嘟囔着:“是黑孩儿的鸽子,又起飞了。”
提起黑孩儿,绣球胡同的人都知道。说是黑孩儿,其实人长得并不黑,白白的,瘦瘦的,像个教书先生。黑孩儿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属超生,一生下来就被送到了乡下的亲戚家寄养,没有城市户口,长大回城后被叫做“黑孩儿”。
许是在乡下长大的孩子野性大,黑孩儿回城后没少让父母操心,就是不成器。父母人托人脸托脸,给他安排到了汴梁城的百货大楼,没干到一个月,黑孩儿不干了,说站柜台伺候人没意思,不如自己干。不久,与胡同里的几个“小混混”开了个建材门市部,东跑西跑地推销建筑材料。父母知道黑孩儿小时候受了亏,就顺着他,也没指望他挣钱养家。
过年的时候,父母给黑孩儿张罗个对象,是家住镟匠胡同的丽娟姑娘。这丫头,眉眼长得俊,脾气还好,知老知少,懂事得很。黑孩也看上了丽娟,对她挺上心的,约她看电影逛公园,外出爬山旅游,俩人好得只嫌多出一个头。
又到了过年的时候,父母给他俩在汴京饭店举办了婚宴,黑孩儿热热闹闹地结了婚。蜜月过完,生意上出了事,几个人合伙的买卖一直不好,闹散伙。一清算,不但没分到钱,倒是每人承担一笔账。这之后,黑孩儿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活干,大的做不来,小的不愿做,见天儿溜溜逛逛的。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黑孩儿染上了赌博,赌得昏天黑地的。直到有一天,一帮赌徒到绣球胡同讨债的时候,父母和丽娟才知道了黑孩儿嗜赌的事儿。
打发走那帮赌徒,丽娟劝黑孩儿:“知道你心里苦,可赌博是万万沾不得的。从古至今,有靠赌博发财的吗?”黑孩儿知错了,跪倒地上,“砰砰砰”,给父母磕了仨头,发誓不再赌了。可是黑孩儿管不住自己,又去赌。丽娟知道了,又劝他:“黑孩儿,不能再赌了,爸妈知道了会受不了的。”丽娟说完,递过去一沓钱,对黑孩儿说:“这是我当姑娘时攒的一点私房钱,拿去还了赌债,咱再也不干了,啊。”黑孩儿知错了,去厨房拿了把菜刀,说要剁掉自己的一根手指头,被丽娟给拦下了。
那天,丽娟下班回家,看见屋门大开,家里的大彩电、摩托车都不见了踪影。丽娟知道,是黑孩儿又欠了人家的赌债。丽娟伤心地流了一阵子眼泪,然后,给黑孩写了一个纸条:黑孩儿,我去南方打工了,挣了钱,再回来找你。我管不住你,希望你自己能管好自己,别再去赌了。
黑孩儿想着丽娟出去一阵子便会回来的,她那么爱他。可是,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丽娟依然杳无音信。伤心,悲痛,失望,两年里,黑孩儿的父母也一前一后地走了。
殡完父母,黑孩儿突然喜欢上了养鸽子,养那种特别讨人喜欢的信鸽。卖给他鸽仔的老严说:“信鸽是鸽子家族中的一种,善于飞翔,有强烈的归巢本能。它认准的家,不论离开有多远,不管归途有多难,它都会拼上老命飞回来的,这就是信鸽的可爱之处。”
黑孩儿把鸽棚搭在通风干燥的二楼,按老严交待的方法驯养,每天定时、定点、定量饲喂,强化信鸽的迅速归巢性。老严还告诉黑孩儿:人鸽“亲和”,才能培养出信鸽的服从性和归巢感。“亲和”要从幼鸽开始,首先要亲自教会鸽子饮水和采食,并使鸽子对训练的信号形成条件反射;在喂食时,对信鸽要给予亲切的呼唤和抚摸,让鸽主动亲近人。久而久之,鸽子就能产生对主人信任,没了恐惧心理。“亲和”成功后,信鸽才能对人服从,自愿接受飞翔训练和调教。
有两只鸽子,黑孩儿格外喜欢。它们羽毛光亮,眼大有神,动作灵动,善解人意,是鸽中上品。黑孩儿给它俩分别起名丽丽和娟娟。每天,外出放飞后,丽丽和娟娟总是第一时间归巢,待黑孩儿从放飞点赶回来的时候,它俩总是从容而悠闲地立在巢门,摇头晃脑地等着主人走过来,给予它们爱抚。
“丽丽,娟娟,记得回家呦。”绣球胡同的人常见黑孩儿一手托一鸽子,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春天的时候,黑孩儿随老严参加“汉口至汴梁500公里鸽王赛”,结果,丽丽和娟娟归巢用时最短,并列双获“鸽王”称号。驯鸽人黑孩儿和他的“鸽王”一时名声大震。
这天,黑孩儿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说,想用500块钱买他一只信鸽。黑孩儿说:“您不了解信鸽的行情吧,我的一只信鸽最少能卖5000多元呢。”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说:“信鸽是买给孩子的,他今年8岁,得了白血病,他现在最想得到一只信鸽,这孩子打小就喜欢鸽子,可我们实在是拿不出太多的钱了。”黑孩儿明白了,他说:“啥都别说了,告诉我地址,明天我就把鸽子送过去,是一只鸽王。”
送完鸽子,黑孩儿又在信鸽信息网上发布了信鸽义拍的信息,他的10只上品信鸽拍得了20万善款,汇给了那个患病的孩子。
现在,黑孩儿打算再驯养一批幼鸽,仍从“人鸽亲和”开始。那天,他从放飞点赶回绣球胡同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待那人回过头来,黑孩儿看清楚了:这个衣着时尚的女子,正是他朝思暮想的妻子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