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开学前的真实状态采访 晨报小记者抒心声坚持到底

人气:115 ℃/2024-06-11 09:33:51

其实,“宅”也可以“宅”出个大名堂来。比如,在“疫疠数起”的公元217年,魏文帝曹丕选择著书立说,写下了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在他看来,生命也好,荣乐也罢,都“未若文章之无穷”。

禁足家里的时光,与其百无聊赖,不如写些什么吧!2020年3月,晨报学记团发出了这样一道特殊时期的“征稿令”:

小区观察日记

佳作展台

同学们的观察态度与本领如何?让我们欣赏部分佳作。

风雨过后是彩虹

2020年的寒假太不寻常了。刚放假时,我还在和爸妈讨论出游。没过几天,大街上就变得冷冷清清,连小区里都很少见到人影,还有一个全副武装的“大白”每天来小区消毒。不过,渐渐地,时间老人开始施下魔法,我在小区里发现了一道温暖的“彩虹”。

赤——“居民朋友们,少聚餐、多通风……”春节刚过,小区里带着红袖标的物业叔叔就开始宣传。没过两天,我发现小区的拱门两边除了春节前挂出的红灯笼外,多了两道红色条幅——“不出门、宅在家,疫情过去笑哈哈。”“戴口罩、勤洗手,防护人人要做到。”

橙——为了防疫情,我们小区来了一位“新战士”:一把“橙色”的额温枪,进小区里的人都很自觉排队接受它的检测。“来,给我来一枪!”一位本地爷叔开玩笑:“这个颜色有点让人吓丝丝!”“爷叔,侬勿要吓,伊可聪明了,只有数字显示橙色才报警哩。”

黄——“快来看,小区花园里迎春花开了。”爸爸招呼我到阳台上看,果然,一朵朵小小的迎春花在风中顽强地摇曳着。一旁,一位手戴黄色手套的清洁工大叔引起了我的注意。爸爸说,他整个春节都没有休息。我突然觉得,这位大叔很像迎春花。

绿——绿色带给人生机和希望,所以业委会决定把小区的出门证设计成绿色的。我还听上班的爸妈说,有一个叫“随申码”的东西,只有它是绿色的,才可以进入小区。

青——春节后,小区门口出现了一顶青色的帐篷,在天气不好时,它就是门卫叔叔、居委阿姨的避风港。为了方便居民,它还被改造成了快递宝宝们临时的家。

蓝——虽然口罩的颜色五花八门,但似乎蓝色最多,也许蓝色代表清爽,让人不知不觉就安心了许多。感谢工人叔叔阿姨加班加点赶制口罩,让我们在居委会就可以预约购买。

紫——紫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最近,妈妈就是穿着紫色的志愿者马甲为小区居民服务。看着妈妈不论刮风下雨都一丝不苟地为居民量体温、查车辆,我就特别自豪。

“赤橙黄绿青蓝紫”,在这个超长待机的寒假里,我发现了小区里这道温暖的“彩虹”,它带给我希望和感动,相信风雨后的彩虹会更加美丽!

小区的“门神”

(建平香梅中学 六年级)

一抹红色在小区的大门前闪过,那亮眼的颜色直逼我的眼睛。这一个多月来,小区的“门神”们坚守在岗位上,为居民们筑起了一面保护墙,那红色显得如此温暖、闪耀。

我站在阳台,远远地看到有一位正值花甲的老爷爷要进门。那志愿者挺了挺身子,快步迎了上去。老爷爷先拿出了出入证,然后自觉地把袖子往上一卷,志愿者便把温度计对准手腕,轻轻一按。随着“叮”的一声响起,志愿者点了点头,老爷爷微微一笑,似乎在说“谢谢侬”。过了一会儿,我注意到那志愿者轻轻拉了拉口罩,似乎想要透口气,但随即把口罩按紧了几分,又开始忙碌起来。我想:在那志愿者的口罩里,肯定已经布满湿漉漉的水汽了,那应是比晶莹剔透的珍珠更闪亮吧。

天气不错,陪妈妈出门拿快递,等待在一旁的我看到小区保安拦下了一辆车,例行测量驾驶员体温后,又询问着他们来自何处。我依稀听到车里的人问:“啊?还需要出入证?哪里拿?”我本以为保安会对这回答了千百遍的问题感到不耐烦,但他却弯着腰,很有耐心地解释着:“请去居委拿,就在东北面。”不一会儿的时间,保安已陆续登记了好几辆进出的车子。查验、询问、解疑,那郑重其事的样子,就像国家领导人在进行外事接待般。一阵和风吹来,让人感觉暖洋洋的,不同于冬月里凛冽的寒风,大概是风婆婆看着工作人员如此辛苦,顿生怜爱之心吧。

每当透过窗子看到他们因长久站立而稍有些弯曲的背影时,我就忍不住想:正是因为有这些“门神”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小区安全有了保障,他们可真不容易!

小区的梅花渐次绽放,那火红的颜色把穿着红马甲的“门神”们染得更亮了,也映得更美了……

【微点评】 王熙瑗小记者显然观察了许久:从小区的对联、帐篷、花朵,物业叔叔的袖标、额温枪、出门证,到妈妈的志愿者马甲、人们戴的口罩等,这些景、物、人一一进入她的眼帘。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平铺,文章必然显得杂乱无章。她运思巧妙,从中提取色彩特征,与“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谱对应起来。这道“彩虹”如同一根金线,将一颗颗散落的玉珠串联了起来。胡君樾小记者重点描绘了两个人物的两件事:志愿者测量体温,保安查验进出车辆。这在疫情下本是四处皆然的普通社区场景,但她看得专注,连志愿者“想要透口气,但随即把口罩按紧了几分,又开始忙碌起来”的细节都捕捉下来,自然胜人一筹;又融记叙、描写和想象于一体,为平凡人绘就了精致的“工笔肖像画”。而且,小作者巧用借代,以“一抹红色”代指热心人;结尾处又以梅花的火红衬托“红马甲”的心灵美,首尾自然圆合。“看得好还须“写得妙”。两位小记者不仅认真观察颇有所得,而且都在构思上做文章,妙用色彩为文章“提亮”。

特别的“小区居民”

(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 二年级)

我住的小区像一片小树林,春天一到,万物复苏。小鸟们快活地飞来飞去,小草也从地下探出头来。白色的蓬蘽,粉色的垂丝海棠,还有淡黄色的迎春花,都在微风中欢歌轻舞。

就在五颜六色的春天里,在小树上、草丛里,还有那种小孩子都不会去的角落里,生活着一些特别的“居民”,它们有着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和三角形的耳朵。

一直以来,有人想:“这些流浪猫太可怜了,给它们一点吃的吧!”于是,人们开始喂猫。可在他们喂猫的时候,反对者出现了:“这些是野猫,万一被它们抓了怎么办?而且,猫的身上太脏了!”说出去的这些话虽然没有输赢,但还是有人一定要喂猫。后来,疫情爆发了,大家都听了医学专家的建议呆在家里。可能那些支持喂猫的人也躲在家里不敢下楼了吧,所以流浪猫们也没有人喂了。一有人下楼,它们就一路尾随来要吃的。

前几天,妈妈下楼拿快递,一只猫看见了她,立刻睁圆了眼睛,冲到妈妈面前。妈妈非常害怕,只好大吼一声,把猫吓跑了。过了一会儿,那只猫又跟了上来。妈妈还是非常害怕,于是又无奈地吼了一声,猫只能灰溜溜地走开了。

猫是自然界的捕食者,老鼠、小鸟都是它们的捕猎对象。如果我们不停地喂它们,野猫就会失去捕食天性。而且,猫的繁殖能力特别强,喂猫可能会让小区里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到那时,人们也许就不得不杀害它们了。我想,喂猫的人一定不希望看到这样的结局吧。我希望人们还是不要再喂流浪猫了,就让它们继续自由自在地做小区里的“特别居民”吧。

小区观察日记之二:阳台观鸟

(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 四年级)

我家小区里有许多种鸟,比如全身乌黑但嘴是黄色的乌鸫,它的叫声悦耳动听;又如全身灰色,脖子处有一圈斑纹的珠颈斑鸠。最近不能出门,于是我就天天在阳台上观察它们。

我家阳台的右前方有一棵高大的松柏,长得和房子一样高。去年,我在那棵树的树杈上发现了一个鸟巢,它看起来是用泥土和树枝混合做成的。上个月的一天,我突然发现,那个鸟巢里露出了两个雪白的蛋。我惊叫起来:“妈妈,快来看,鸟巢里有蛋!”“啊,真的吗?”妈妈找来望远镜一看,惊喜地说:“真的耶!”可是,巢里只有两个蛋,鸟妈妈去哪儿了呢?我猜想它一定去觅食了。

傍晚,我再次去观察,发现鸟妈妈已经回来了。只见它背对着我们,蹲在巢里,一对翅膀收在身边,头埋下去,一动也不动。这是一只珠颈斑鸠妈妈,它的脖子上好像戴着一条珍珠项链。我突然想起,前几天,我在阳台上放松眼睛时,看到阳台正对的电线上,两只珠颈斑鸠正在交配。说不定,这正是那两只斑鸠的宝宝呢!

第二天,下雨了,斑鸠妈妈没有出去觅食,安心地孵蛋。又过了一天,雨过天晴,我早上起来,发现斑鸠妈妈已经出门了。我想:昨天它饿了一天,现在肯定出去找东西吃了。

那天中午,我还在那个鸟巢附近发了一个新邻居——一只斑鸠一直嘴里衔着树枝飞上飞下,我猜它正在筑巢。只见它张开翅膀俯冲下来,飞到楼下的竹林边,用嘴叼起一根细树枝,又飞回树上。可惜这棵松柏枝繁叶茂,新巢被一根大树枝遮挡,完全看不到,只能偶尔透过缝隙,看到斑鸠的头和尾巴在动。

我去网上查了一下,斑鸠孵化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我很期待斑鸠宝宝出来的那一天。我曾在电视上看到过鸟妈妈喂食的画面,但自己还没亲眼看过。到时候,说不定站在我家阳台上,就能看到鸟宝宝们伸着脖子、张着小嘴,等着鸟妈妈喂食的画面呢!

我爱我的大自然湾湾小区

(徐汇区建襄小学 三年级)

你想住在一个有着天然的护城河、形态各异的大树、不同品种的鸟群、大大小小的湖泊、五颜六色的金鱼的小区吗?我就住在一个这样的美丽小区里,它的名字叫湾湾。

湾湾被一条“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小河包围着。在手机地图上,小河并不起眼,但若你把地图放大,天哪,这条湾湾的“护城河”居然是黄浦江的“子孙后代”!

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这里成为我唯一的户外休闲地。每天,我都会给金鱼们去喂食。有一次,我顺手带上一杆渔网,想和妈妈寻找一条最幸运的,给它搬个家。

那天下午,兴奋不已的我想快速抓一条,可接连好几次都失败了。妈妈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动动脑筋才行。于是,我和她分工合作,我小心翼翼撒着面包,吸引金鱼们慢慢聚拢过来。当它们悠闲地吃着食物,逐渐放松了警惕后,妈妈找准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网挥进水里。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听见妈妈大喊“网到喽”。哇,是一条约十厘米长的红色金鱼!我开心极了,心满意足地把它带回了家。

回到家中,我邀请它入住铺满沙子、种着水草的“豪宅”。我一会儿热情地给它喂鱼食,一会儿用小棒拨弄它。金鱼一下子跃出水面,又一下子沉入水底,好像在说:“烦死啦!让我好好睡一觉吧!”虽然我很舍不得它,但第二天还是把它送回了属于它自己的乐园。快看,绿丝带上又多了一颗“红宝石”!

这就是我的湾湾小区,它就像是一个能居住许多人的生态公园,给我们带来丝丝清新安逸与宁静。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保护好它,相信会有更多大自然朋友陪伴左右。

【微点评】 流浪猫向来是社区治理的难点,疫情下矛盾愈加凸显。贾友寒小记者关注到了这个小区里的“特殊群体”,兼有观察与思考,文笔在同龄人中颇显老练。杨云天小记者写自己“天天在阳台上观察”窗外树杈上的鸟巢的经过,留下“看到鸟妈妈喂食的画面”的期待。这是一次持续性的观察,时而有所见,时而无所得,让文章波澜起伏。陶嘉泽小记者从描绘小区的生态景观起笔,由静而动,记叙与妈妈一起捕鱼又放生的经过,语言活泼自然,恰似金鱼的动感。人类不是这个星球的唯一主人,我们需要树立“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的写作意识,让自己的笔下、文学的园圃生机盎然。

我的志愿者外婆

(杨浦区回民小学 二年级)

我还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外婆就常常到幼儿园做志愿者。没想到,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她又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小区“抗疫”志愿者。

因为学校要上网课,爷爷开车把我从闵行送回杨浦的外婆家。车子一进小区,我就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仔细一看,原来是外婆在做志愿者!只见她头上戴着一顶枣红色的帽子,脸上戴着白色的口罩,身着橙色的志愿者背心,正低头帮人测手臂上的体温。我兴奋地叫了一声:“外婆!”外婆抬眼看到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宝贝乖,手伸出来,进小区的人都要测体温哦!”

接下来的日子,我体会到了外婆的辛苦。她每天五点半起床,先要洗衣服,然后去菜场买菜,回来还要烧早饭。等我起床的时候,外婆已经忙碌了两个小时了。新鲜出炉的八宝粥、白煮蛋和小点心在桌上等待我,热腾腾地冒着香气。作为志愿者,外婆还要隔天在小区门口值勤两个小时,帮进小区的人测体温。每次值勤完回家,她都累得腰酸背痛。她毕竟已经是六十六岁的人啦。

听说小区里还有好多像外婆一样年纪的“抗疫”志愿者。从外婆身上,我就能感受到他们的辛苦!

我为“红马甲”们点赞

(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 四年级)

在家隔离的日子里,有一天,我隐约听到窗外传来吵吵闹闹的声音。走到窗前一看,只见两辆不同颜色的大卡车停在了我家小区的门口,车的周围站着一群穿着画有爱心的红马甲的人。非常时期,这么多人围在一起干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我拿起望远镜,只见车身拉着“武汉加油”的横幅。这些“红马甲”应该与抗击疫情有关吧?我顿时对他们肃然起敬。

仔细看,他们有的很年轻,似学生模样;有的虽然上了年纪,头发花白,却依旧精神矍铄……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份,但都有着统一的着装——画有爱心的红马甲,戴着颜色各异的口罩。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把医用口罩让给了奋战在武汉的医护人员,让给了更需要的人们。我看不清他们口罩底下的面容,但是我能感觉到,他们为能参与抗击疫情而乐在其中。

志愿者们正在争分夺秒地往车上搬物资。这时,一个五十开外、身材微胖的男子,默默扛来两箱物资走到车旁,递给卡车上的志愿者。车上的志愿者接过物资,正转身朝车厢里走,那个男子似乎提醒了什么,只见车上的志愿者转过头来点点头,然后轻轻放下了手中箱子,又继续接物资。

似乎有汗珠沁在了志愿者的额头,只见他们用袖子擦一擦,又继续搬运。物资装车完毕,满载着上海人民情谊的卡车也已启动,可志愿者们还不愿离去,目送着物资将从上海发往千里之外的武汉……

好样的志愿者们,我为你们点赞!

【微点评】 杜皓轩小记者选取的写作对象是自己的外婆。文章布局合理,先写一个现场画面:“我”与外婆在小区门口的遇见;再概述日常状况:66岁的外婆忙里忙外,家事、小区事两不误;最后由外婆联想到其他志愿者,表达对这一群体的感佩。尤奕涵小记者记叙了自己用望远镜观察一群“红马甲”搬运防疫物资的经过。从装运到发车,从人物的外貌到动作,小作者以“决眦”般的努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为记叙的详实、描写的细腻奠定了基础。在这次战“疫过程中,处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最可亲也最可学。这些闪着微光的平凡人物,值得我们用文字“画像立传

快递员叔叔重新出现在家门口

(虹口区红旗小学 三年级)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谁的电话这么响啊?不对,好像是……啊?门铃响了,我来开门。

打开门,咦?快递员叔叔怎么能进来呢?问了才知道,原来现在只要出示绿色的“随申码”并完成登记,就可以从大门进入小区了。

这可是一大“奇迹”啊。回到上海第51天,终于看到了快递员叔叔出现在了家门口!还记得刚回上海那几天,我们可是得请爷爷下楼到临近的小区门口与快递员交接的。后来,小区门口搭上了无接触货架,快递员叔叔把货物放到货架上,让我们自己去取。出门取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戴上口罩和手套,回家后,立即把衣服挂到通风处,并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那时候,出入小区还要拿一张通行证,没有这张证,就连往小区里扔颗米粒也不行。想到这些,不禁让人赞叹,疫情之下的小区真是把自己“闷”得严严实实呢。

可时间也不想做个平常人,你可以试试:14天,“闷”没了小区出入通行证;28天,“闷”出了热闹;35天,“闷”回了小区的元气……从海口回到上海,“闷”在家中的第51天,快递员叔叔出现在我们家门口。我很好奇,如果再“闷”51天,我能把自己“闷”回学校吗?

小区的春天

(上外浦东附小 三年级)

从一月份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全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工厂停工,商店关门,博物馆也关门了,各大城市都像被按下了暂停键。我们都被困在家里,不能出去逛街了,不能出去散步了,不能和好朋友一起玩耍了。连小区也不像以前这么热闹了,连个人影都没有。

现在,人们只在有事的情况下才会出门,生怕在小区散步的时候被病毒感染。大家取快递时,小心翼翼地在盒子上喷洒酒精后才带回家;小区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纹,风儿也不再邀请树叶与它翩翩起舞;小区的小山上没有孩子在玩耍了,湖边没有老人聊天的笑声了;健身房里没有大人跑步的身影,人们也不愿意在树下看书了。整个小区就如同被一把扫帚扫过一样,冷冷清清。

妈妈偶尔会派我去扔垃圾,我踮着脚尖走过水泥道,生怕鞋底与病毒做一个“亲密接触”。扔完垃圾,回到家中,我先用酒精给门把手和鞋底消毒,再把口罩轻轻脱下来,把口罩和外套挂在阳台窗边通风。我站在阳台上眺望着小区的景色,心里真有种说不出的难过。

疫情虽然让我们隔离在家,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仗。之后,小区的湖面上就会泛起丝丝波纹,风儿邀请柳条翩翩起舞,小区的孩子们都出来玩耍,湖边的老人谈笑风生,大人们在健身房里挥洒汗水……小区的春天又能恢复生机勃勃的样子,人们又可以拥抱这春意盎然的季节!

【微点评】 “窥一斑而见全豹”,谭尘迪小记者以快递员与居民之间的距离为观察点,透视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全文语言活泼、幽默。最后一段,他活学活用近期的“网红”动词“闷”。一连串的“闷”串起了时间线,表达了一个孩子渴望复学的真切愿望。沈梓璇小记者将观察到的小区的现状与记忆中的过去作比较,又想象小区重现生机的样子,字里行间展现对春的盼望。文中部分句子有亮点,比如巧用修辞:“整个小区就如同被一把扫帚扫过一样,冷冷清清。”聚焦细节:“我踮着脚尖走过水泥道,生怕鞋底与病毒做一个‘亲密接触’。”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文章是语言的艺术。对小学生来说,既要学会用好规范、准确的书面语,也要保留语言中的“儿童味”,不要把童趣刨除、个性磨平。

光 荣 榜

我们要保护好双眼的视力,也要提升自己的“写作视力”——观察力。希望本次征文活动唤醒小记者们的观察意识,努力成为一个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采写高手。

【优秀作品奖】

王熙瑗 胡君樾

【鼓励奖】

贾友寒 杨云天 陶嘉泽 杜皓轩

尤奕涵 谭尘迪 沈梓璇

(注:本文系晨报学记团原创,严禁转载,侵权必究)

搜索更多有关“开学前的真实状态采访 晨报小记者抒心声坚持到底”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