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因势利导:成语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人气:111 ℃/2024-01-23 15:25:49
成语释义: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是天上飞的鸟打光了,弓箭再无用处可以收起来;野外的兔子已经被捕获完了,不再需要猎狗,可以将之煮来吃。常常用来比喻事情大获成功后,把有功劳的人抛弃或是直接杀掉。
成语出处: 出自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经常打仗。公元前497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屈辱求全,向吴国求和臣服,去吴国给吴王夫差做奴仆,终于骗得夫差的信任,于三年后被释放回国。勾践回国以后,为了不忘国耻,十年卧薪尝胆,大肆改革整顿,有效 任用 文种、范蠡等人,国势逐渐好转,最后一举歼灭吴国, 范蠡认为自己盛名之下,难以长久,于是便悄悄离开越国。后来,范蠡从齐国给文中传来书信,信中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其人心胸狭隘,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安乐。你为什么不离开呢?”这里的走狗说的是跑得很快的狗——在古汉语里面,“走”是跑的意思——“走狗”这个名词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对于范蠡的忠告,文种不全相信,但是他也开始称病不上朝。日子久了,越王勾践就起了疑心。某一日,越王勾践来到文种家中探病,走的时候留下一把剑。文种仔细一看,剑鞘上刻着“属镂”二字,恰好是当年吴王夫差逼迫忠臣伍子胥自杀时所用的那把剑。自此,文种明白越王的意思,悔不当初。这就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来历。
范蠡写信劝说文种归隐未果后, “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 。之后他来到了陶,自称陶朱公,经商致富,闻名天下,最终老死于陶地。另外根据其他史料记载, “ 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 。
推荐
- 1狗狗被汽车压了前爪:汽车压过狗狗脖子主人瞬间脸色煞白463
- 2可怜的猫咪被狗崽子杠上了:被狗狗狂追的喵结果都能上天了455
- 3猫咪掉毛严重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猫咪掉毛怎么解决减少猫咪掉毛小妙招281
- 4猫和老鼠新手猫用哪个角色比较好?猫和老鼠最强鼠惨遭削弱190
- 5手帐富婆vs咕卡穷婆攻略:三丽鸥穷婆VS富婆,咕卡分享144
- 6女子深夜遭男子尾随7分钟:嘉兴一女子下班遭男子尾随337
- 7这才是猛男应该养的宠物 这个动物保护区还能撸狼103
- 8猫咪便秘用了开塞露就拉了 猫便秘拉不出能用开塞露吗220
- 9容易饲养的观赏鱼有哪些特征?体质虚弱的观赏鱼必定会有以下特征288
- 10蓝金矮脚猫怎么看颜色?猫肉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