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1万只乌鸡一年能赚多少钱 鸟导,一年赚十万生态好自然能致富
“鸟导”,“出鸟率”,“鸟塘”,这些新名词在中国犀鸟谷的游客嘴里频频出现。春天来临,大批观鸟爱好者、摄影师、旅行团陆续抵达这里,空气里充盈着勃勃生机。
中国犀鸟谷,位于云南省德宏自治州盈江县内的洪崩河畔,这里的铜壁关天然林自然保护区属于我国境内分布极少的热带季雨林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给许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这里以双冠犀鸟、冠斑犀鸟、花冠皱盔犀鸟闻名,同时分布了包括灰孔雀雉、白冠噪鹛、黑鹇等近600种珍稀鸟类,近年来已经成为国内外鸟类爱好者和摄影家们追捧的观鸟胜地。
蔡四,当地最著名的“鸟导”,来自傈僳族。她告诉看看新闻Knews记者,这里一年中多数日子都能看到犀鸟这种珍稀鸟类,尤其在端午前后的犀鸟繁殖期,只要在树洞前耐心等候,很容易就守候到犀鸟。
在每个固定的鸟塘点,“鸟导”都用木板搭建了窝棚,窝棚被绿色帆布和树枝包裹伪装,面对空地的一面墙上有七八个小洞。这些洞就是为摄影爱好者们提供的拍鸟机位,每个机位每天收费40至60元不等。同时再提供拍鸟期间的食宿服务,这就是蔡四这些本地“鸟导”的生意经。
当地居民护鸟爱鸟的意识逐年提高,依托鸟类资源打造的旅游项目也让村民们获得了实惠。沿着由芒允前往犀鸟谷的盘山公路上,有不少专门为观鸟、摄影搭设的“鸟塘”。越有名的“鸟塘”,“出鸟率”越高。
班鼎盈和曾祥乐,正带领一支观鸟旅游团进行游览。团里以年轻人为主,走的是生态旅游的路线。游客不仅能通过他们的讲解了解鸟类的知识,同时还能以徒步的方式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样的观鸟生态旅游近年来在当地也越来越火爆。
“当展翅翱翔的双冠犀鸟在你头上飞过时,这样的场景是非常震撼的”,曾祥乐向看看新闻Knews记者回忆起第一次来到犀鸟谷的场景。他与班鼎盈因为观鸟而结识,后续又都辞去工作来到了犀鸟谷当了“鸟导”。
人与自然其乐融融,生态旅游帮助当地人走上致富路,但这一切并不是顺理成章的。当地也曾经走过弯路:在2009至2013年,盈江乃至整个德宏西南地区都把重心放在了发展经济利益上,当地的鸟况一年不如一年。
“如果农民吃上旅游饭,腰包装起观鸟钱,通过这样的一个路子,就能让农民真正自发地去保护这些东西。”班鼎盈对看看新闻Knews记者说道。
然而,要说服当地更多的农民放弃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而出寨谋生,需要一些运气。
为了翻新道路,修复自然环境,大谷地的村民于2015年陆续搬离旧地,将种植经济作物作为唯一收入途径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打破。机会来了。
太平镇党委书记沙永胜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太平镇党委政府帮助石梯村与大谷地的村民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和边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这一举措与中国犀鸟谷的旅游开发产业相契合,给石梯村带来了商机。
2016年开始,蔡四等部分大谷地村民就开始筹资建“鸟塘”。投入很快有了回报,在2016年底的犀鸟观鸟季,蔡四仅靠“鸟塘”、“鸟导”就收入2万多元,赚到了她人生的第一桶金。犀鸟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很快在观鸟爱好者中间有了名气,从山下洪崩河的旅店到山上的石梯村民宿,都住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游客。
示范效应很快出现。记者在犀鸟谷拍摄的这几天,就看到有老乡找蔡四请教,要怎样搭建“鸟塘”、开办民宿,走生态致富路。
看看新闻Knews记者了解到,当地下一步的计划是把整片犀鸟谷地区打造成中国犀鸟谷国家公园,相关的手续和材料已经在准备,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热爱大自然的人前往这片鸟类的天堂。
而仍在鸟塘中忙碌的蔡四知道,大客流马上就会到来,因为犀鸟谷的春天又到了。
(看看新闻Knews记者:金翔 李维潇 编辑: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