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寺庙每年香火钱记录:安徽80后小伙独守古庙8年

人气:446 ℃/2023-12-16 12:38:48

大乘佛法有四法印之说,即:诸法无常、诸法无我、诸法实相、涅槃寂灭。在大乘佛教中,凡满足四法印者,即可视为佛说。

四法印所揭示的,是佛对于尘世间真理的解释,是芸芸众生的行苦的本质与求得解脱的究竟法门。

古人言:“经书三百卷,曹溪一句亡”,浩如烟海的佛经,被浓缩在十六个字的法印中,实为古代大德圣贤的智慧。照此修行便可救世间苦。

只可惜的是尽管有太多的人日日念经诵佛,依旧于尘世中不得自渡,真正能够在修行中得舟楫以渡苦海者,可谓是凤毛麟角。

在安徽省岳西县后山村有一处偏僻的药公庙,在这里有一位80后的住持名字叫做王先凯。

药公庙地处偏僻之所,没有鼎盛的香火,也没有来往络绎不绝的香客,自然也就没有那些所谓的“大德高僧”做住持。

药公寺的业余主持

这里的住持王先凯,与其说他是一名僧人,倒不如说他只是一名居士。既无法号、也没有度牒、甚至都没有摩顶受戒。但是正是这样一位“业余”的僧人却在这荒山之上一心求渡,青灯陋刹,伴佛左右。

在这里,王先凯既是住持,也是唯一的僧人,没有度牒,王先凯自然没有僧人每月的单银,唯一的供奉只是庙里偶尔到来的几位香客留下的一点功德钱,多的时候有几百,少的时候一个月只有40多块钱。

但是即便是这般清苦的环境,依旧不改王先凯求佛之志。那么是什么让这位年轻人能够甘愿舍弃尘世的纷繁,甘愿在这样一座人烟稀少的寺院中孤身就行呢?

这一切还要从王先凯那凄苦的身世说起。

自幼多舛的命运

王先凯出生于1985年的岳西县。家中有几亩薄田,生活十分拮据,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

为了能够生存,王先凯的父亲和那时候的大多数农村里面的青年人一样,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废弃了早已经不能活命的农事,选着到城市里面打工。

尽管在城市里面不一定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就算是打短工,做粗活也要比在乡下强得多。

王先凯的父亲离开家之后,家中仅剩的就只有王先凯与母亲相伴谋生。尽管王先凯的父亲在城里面能够谋事求生,但是王先凯的母亲却始终不愿意放下家中的农事。

家中少了男人,王先凯的母亲既要照顾孩子,还要一人承担全部的家务和地里面的活儿。所以很快,王先凯的母亲便病故了。

失去了母亲,又没有父亲的陪伴,因此王先凯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像是孤儿一样地生活着。

好在后来经过王先凯的父亲和家中叔叔商量之后,王先凯才得到家中叔叔的收留,相当于过继给了自家叔叔。

虽然不是亲生的父亲,但是王先凯的叔叔对待王先凯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极为上心。

叔叔供王先凯上学,王先凯顺利地读完了初中,但是因为叔叔家中条件也十分有限,所以王先凯在读完初中之后便辍学在家,帮着务农。

如果说人生的道路有时候崎岖蜿蜒,有时候是一片坦途。那么跟着叔叔一家生活的时候就算得上是王先凯人生中仅有的一段平顺的生活了。

好景不长,在此之后没多久,王先凯的叔叔也因病去世,王先凯再一次成为“孤儿”。

这一年王先凯才23岁,但是常年没有亲人陪伴的他似乎确实有了一种孑然一身的感觉。特别是在叔叔给叔叔办理丧事期间,王先凯的父亲回来后的一些话,彻底凉透了这个本该年轻人的心。

原本付清回来是打算将王先凯接走的,但是父子二人因长期的疏远,产生了之中不可名状的隔阂。

因为叔叔逝世的缘故,王先凯低着头一言不发。

看到王先凯沉默寡言的样子,王先凯的父亲索性将其撵回了家中旧屋,让王先凯以后就自己在家靠家中的几亩薄田养活自己。父亲像是甩包袱一样的再一次丢下了王先凯,任其自生自灭。

想来沉默寡言的王先凯有苦无处说,摊上这样的父亲他又能怎么样呢?

父亲再次离开之后,王先凯便开始独居的生活。23岁的年轻人本还是充满朝气,为人生而拼搏的时候,但对于王先凯来说,生活的路已经被堵死。务农几乎养活不了自己,进城打工又无一技之长。

那些心灵鸡汤一样的励志故事并没有发生在王先凯的身上。每天做完农活之后,思考自己不幸的人生就成为了王先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居生活和人生思考之后,王先凯对于自己的人生存在着太多的疑问,而这些疑问却无处求解。

王先凯像是往常一样的上山出工,打理完田地里面的活儿之后,王先凯若有所思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由于思考得太过入迷,王先凯一个不小心竟然从山崖边上掉了下去。

掉落的一瞬间,王先凯心想:坏了,自己今天怕是要死在这里。一时间恐惧,无助等各种负面的情绪涌上心头,这也加重了王先凯对于自己人生的怀疑。

落到山崖底部之后,一般这时候人都会想如何自己,只有王先凯还在想着自己人生悲剧、痛苦的原因。

幸运的是,王先凯被路过的人发现,并及时送到了医院。侥幸捡得一条命的王先凯是要弄清楚自己人生悲剧、痛苦的原由。于是王先凯便到寺庙里面请求高僧开示。

王先凯找到了泰平寺的住持,住持见王先凯命苦,于是便留王先凯在寺庙里面帮忙做义工,供王先凯日常的一些吃喝。

这算是王先凯的第一份工作。在寺庙中帮忙做义工的那段时间,王先凯终于感到有事可做。

每日听老和尚讲经说法,讲解脱之道,渐渐地王先凯对于自己曾经的那些疑问开始有了一些模模糊糊的认识。但是想要弄清楚人生的真谛,想要摆脱苦难谈何容易。

发愿出家,皈依三宝

正所谓苦海无涯,唯有自渡,王先凯决定出家修行。

为了证明自己有皈依三宝之志,他还特意找人帮自己剃光了头发。王先凯找了泰平寺的方丈,谁料方丈不收王先凯。

老方丈找了各种理由拒绝,其实四不像误了这个年轻人,因为他还很年轻,很多人生都没有去经历过,尚未入红尘,更不知因果,谈何四大皆空和放下。

但是王先凯也是一个固执的人,王先凯告诉老方丈,自己出家心意已决,方丈没办法只能是先留下王先凯在寺庙中与众居士一同修行。

虽然没有剃度,更没有皈依三宝的名分,但是王先凯终于有了机会在寺庙中修行。但是,寺庙中侍佛与真正的修行并非一回事。

同为居士,但是每个人的目的却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修行,有的人只是为求福报。老主持怕王先凯和这些居士们在一起走偏了路子,于是便鼓励王先凯四处多走走,多看看。

于是王先凯遵照老主持的建议,开始了自己的行脚之旅。王先凯走遍了周边各县市,虽然都是一些短途的行脚之旅,但却让王先凯懂得了不少的东西。

一段时间以后,王先凯再次回到寺庙中,在给老主持讲完自己的行脚体验之后,老主持感到怕是自己已经无法劝王先凯回头,于是便又给了王先凯一个建议。、

老主持告诉王先凯在后山村外有一座药公寺,寺外有几亩薄田。

因为庙小地偏,没什么人,也没有僧众,几乎是荒废了。老老主持希望王先凯能够到哪里去燃灯侍佛,做哪里的住持。

听完老主持的话,王先凯随即起身去往药公寺。

2014年,王先凯独自一人来到了药公寺。来到药公寺的时候,王先凯才知道这座寺庙到底有多破旧。

几间破败的小屋,几个院子就是寺庙的全部。

不过这对于此前多次行脚的王先凯来说不算最糟糕的事情,院子虽破败,却要比无瓦遮头的好得多。于是王先凯本着来自则安之的想法,开始了在这座寺庙中的修行。

有了王先凯,原本落寞的寺庙也有了一丝丝生机。王先凯将药公庙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使得这座旧庙拂去了昔日的尘埃。

而山下的村民也渐渐地发现,这座原本已经被废弃的寺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早晚鸣钟,有了香火,有了和尚诵经的声音。

有了香火便有了人气,渐渐的寺庙中也有了少数的几个香客。

在得知药公寺条件艰难,没有佛教协会的补助,并且寺庙中仅仅只有王先凯一个和尚时,很多香客们也都会适当地在功德箱里面投放一点香火钱。

有了香火钱的供养,王先凯也就有了一点微薄的收入,只不过香火钱的收入一直不是很稳定,最少的时候也就只有40多块钱,甚至几天没有一个香客到访的时候也有。

可香火钱虽少,却有了让王先凯坚持下去的理由。王先凯用庙里面的香火钱,添置了一些农具,在寺庙后院的菜地上种起了庄稼。

剩余部分,王先凯节约出来,修缮了一下药公寺破庙的院墙,使得药公寺看起来“庄严、整洁”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人们都知道在药公寺有一位面容和善,深居简出的小和尚,于是来往供奉的香客也逐渐多了起来。

特别是周末的时候,在功德箱里面一天能够收到几千块的香火钱。

在坚守中,找到自渡之舟

王先凯并没有刻意地去经营寺庙的营生,每天坚持做的就是打扫寺庙,早晚诵经。由于药公庙没有补贴资金,所以寺中藏经并不多。

每日王先凯诵读的也就只有一本当年泰平寺方丈送给自己的《佛教早晚念诵集》,可就是这样一本经书,却是王先凯的每日必修功课。

在入寺之后的第三年,王先凯的父亲找过一次王先凯。

王先凯的父亲想要王先凯能够回家结婚,传宗接代。

可是经过这几年的修行生涯,王先凯早已经断了还俗的念头,拒绝了父亲的提议。此后王先凯的父亲也曾上山多次劝王先凯回家,但最终却都无功而返。

此后,王先凯的父亲似乎也明白了王先凯的决心,便不再上山为难王先凯。

如今王先凯已经在药公寺做了8年的住持,这八年的时间里面王先凯按照出家人的坚持以出家人的戒律约束自己,早晚课每日不辍。

小小的药公寺被他打扫得内外整洁,王先凯在终日诵经扫寺的过程中也在一点点的扫去心中的迷惑。

如今的王先凯已经不在执着于对自己不幸人生的追问,尽管做和尚的日子并不容易,但是王先凯却也不再觉得日子苦。

用王先凯的话来说,虽然谈不上六根清净,但至少能够做到内心平和。

王先凯的事情在经一些网友得知后便在网上做了报道,有的网友便将佛缘、年轻行者、苦行僧等等标签贴在了王先凯的身上。

也有人认为王先凯年纪轻轻便遁入空门不是一个积极的人生态度。对此王先凯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也没有进行反驳。

其实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人不都是在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进行着努力吗?

正所谓:“心有定境,便能不住因果”,至于那些世俗的观念,无非是一种道德绑架罢了。

人生的不幸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有能力迎难而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面对困境时所选择的方式也都仅仅是在逃避而已。

逃避其实并不可耻,重要是的在选择了“逃避”之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的人生。

每个人在人生的路途上都会有着属于自己的苦难、执著与“无明”,重要的是应当如何在迷雾中找到正确的得救之道。

佛法是工具,是帮助世人认清现实放下执著的方法。学佛并不在于形式,心中有佛,则处处都是净土。佛法是要帮助那些在苦难中的芸芸众生得以解脱,而并非是让芸芸众生都成为出家人。

或许在将来某一天,王先凯在完成了这份属于他的世外修行之后,还会再有回归生活与“入世”之日。

相信在那个时候,王先凯定能拥有直面人生苦难的态度与勇气。

搜索更多有关“寺庙每年香火钱记录:安徽80后小伙独守古庙8年”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