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会吸血到哪,许多人都害怕吸血的蚂蟥
蚂蟥是许多小伙伴童年的阴影之一,尤其是小男孩喜欢下河摸鱼,最怕蚂蟥了,因为蚂蟥是吸血的动物,而且它在吸血时我们几乎没有什么感觉,从水里上岸才发现自己腿上叮着几条又粗又大的黑蚂蟥。
叮在腿上的蚂蟥千万不要用手去拽,因为蚂蟥的吸盘吸的非常的牢固,而且此时它的吻部正在我们皮下,如果生拉硬拽会非但不会让蚂蟥掉下来,还会让伤口更大,我们小时候的做法主要有两个:第一就是用鞋底猛拍蚂蟥叮的部位,很快它就会脱落;第二是用火烧,以前下河摸鱼有经验的都会带一盒火柴,一旦遇到蚂蟥叮,划燃一根火柴,一靠近蚂蟥它就自己脱落了。
那么,在水中悄无声息的蚂蟥有没有害怕的东西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蚂蟥究竟怕什么?
水中“小强”蚂蟥
蚂蟥又称蛭,是环带纲蛭亚纲下所有软体动物的统称,根据生存环境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水蛭和旱蛭,旱蛭通常栖息在潮湿的草丛、树木之上,会刺伤人的皮肤,但通常不吸血,而水蛭均分布在水中,无论是淡水还是海水都有它们的身影,不过,在现存的700种蚂蟥中,旱蛭和海水蛭都比较少,各有约70种和100种,剩下的都是淡水蛭,所以淡水蛭是我们最常见的蚂蟥。
其实蚂蟥中吸血的成员比较少,大多数蚂蟥都以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食,而在吸血的蚂蟥中,大部分也是以水生动物的血液为食,主要以哺乳动物的血液为食的蚂蟥就更少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它们种类少,但是数量可不少,在小河、池塘、沼泽、湖泊等环境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小时候,虽然怕蚂蟥,但是也没少拿它们做实验,正是这些实验,让我发现了蚂蟥的生存能力之强,比如我将一条蚂蟥放到河边的草丛中,结果第二天中午过去,它依然活着,这是因为蚂蟥靠皮肤呼吸,只要体表湿润就能溶解空气中的氧气继续存活。
而且我用河边找的碎玻璃片在石头上切开过蚂蟥,将切开的两段放入水中,这两段竟然都能在水中蠕动,当时就以为蚂蟥和蚯蚓一样切成两段能长成两条,后来才知道,蚂蟥虽然有再生能力,但是通常只有头部的这一半可以再生,尾部的这一段是无法再生的。
不过,尽管这样,它也能称得上是水中的“小强”了,毕竟可以离水活一天,而且切开还能再生。
如此强悍的蚂蟥怕什么?
是动物就有弱点,蚂蟥也不例外,虽然它们生命力强悍,但怕的东西着实不少,下面我们从物品和动物两个方面来说一下让蚂蟥瑟瑟发抖的存在。
首先是物品
蚂蟥虽然不怕切割,但是有两种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品是它最惧怕的,第一种是洗衣粉;第二种就是盐。这两种我都实验过,实验的结果表明盐比洗衣粉好用,因为洗衣粉撒在蚂蟥身上时,它身体的反应明显要比盐轻很多,而且将盐撒在蚂蟥身上之后,它很快就会渗出血水,最终死亡。
其实,无论是洗衣服还是盐,都利用了一个渗透的原理,当盐撒在蚂蟥身上时,它湿润的体表会将盐溶解,接着会在体表上形成一层高浓度的盐水,根据渗透压原理,低浓度的水溶液会向高浓度的水溶液渗透,此时蚂蟥的皮肤就是渗透膜,它的体液会从皮肤逐渐的渗出来,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血水了。
在过量的盐的加持下,蚂蟥的体液的渗透不会停止,直到它体内没有了水分,只剩下了一些破碎的皮肤,最终蚂蟥化为一摊血水。
当然,除了盐、洗衣粉等物品外,蚂蟥还怕火以及热水,虽然蚂蟥是在水中生活的,而且它们到了岸上即使在烈日的暴晒下也能存活很长时间,但是如果浇热水,它很快也会死亡,这个我小时候也试验过,用的还是隔夜的热水,结果浇了一会,将蚂蟥放到正常的水中,它也没能复活。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热水会将蚂蟥的器官和组织破坏,这是不可逆的,尤其是皮肤这个呼吸器官,一旦被烫坏,蚂蟥只能窒息死亡。
其次是动物
虽然蚂蟥几乎可以吸大多数动物的血,但是它在自然界中也是有天敌的,在蚂蟥的自然天敌中,一些鱼类、水鸟、水蛇等是它最大的威胁。首先,在鱼类中,黑鱼、河豚等都被观察到有进食蚂蟥的行为,虽然蚂蟥有吸盘,但是也抵挡不住黑鱼和河豚尖利的牙齿,尤其是河豚,它能一口将蚂蟥的身体咬去一部分,这样几口,蚂蟥就被吃掉了。
而水鸟吃蚂蟥的方法有些不同,它们虽然没有牙齿,但是也不会傻到直接的吞咽蚂蟥,而是用自己尖利的喙不断的去啄蚂蟥,直到蚂蟥死亡,然后再吞咽。记得小时候,我还给自家的鸡加了一次“蚂蟥大餐”,鸡更残暴,直到把蚂蟥啄到血肉模糊才开始用喙一块块的啄食。
水蛇吃蚂蟥的方法也不一样,大多数的水蛇都有一定的毒性,它们吃水蛇通常挑个体比较大的,然后用毒牙注射毒液的方法杀死蚂蟥,然后再整条吞咽下去。
总结
蚂蟥可以悄无声息的吸食人血,而且往往被吸的我们还没有感觉,这并不是蚂蟥有释放******物质的能力,而是在水中水本身就会对我们的皮肤形成一定的压力,而且蚂蟥的吻非常的细小,这才让我们很难察觉到。
虽然蚂蟥可怕,但是它也有不少怕的东西,除了自然界中的天敌,它最怕的应该就是人了,毕竟人会用盐、洗衣服、玻璃碎片等对付它。
来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