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便宜又好养的各种奇葩宠物 不得不服大学生的创意
聊到大学生活,很多人都会用“多姿多彩”来形容,作为心态还十分年轻的成年人,大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常常会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也会跟风当红潮流,总之,朝气蓬勃的大学时光是很多人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阶段。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大学生们的脑洞也越来越大,为了给或平淡或繁忙的校园生活增添一点乐趣,很多大学生都出现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迷惑行为”。
其中走红网络的“纸箱小狗”就是一个例子。
近期,一种手工制作的“纸盒狗”风靡中国高校。大学生掀起的这股新风潮让很多成年人不明所以,而他们却乐在其中。
“纸盒狗”制作简易,只需一些废旧纸盒和随手可见的小玩意儿,但大学生的无穷创意给每个“纸盒狗”都赋予的独特气质,或搞笑,或可爱,或威风凛凛,经互联网传播后火遍全国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的李婧很喜欢小狗,为弥补集体生活没办法养狗的遗憾,她乘此机会制作了一个“纸盒狗”。“前两天牵它出去遛弯,好多人都来夸它可爱,已经是‘明星狗’了。”李婧话里话外都透出对小狗的喜爱。
纸盒小狗被“拴”在门口。
遛“纸盒狗”似乎正在成为大学生的“新时尚”。在操场、超市、宿舍,只要牵着“纸盒狗”,即使素不相识也能相谈甚欢。
如此贴心的纸盒小狗早已经在大学生圈子传开,然后纸盒小狗的比拼就没有停止过,现在没狗都不敢出门了!
01 美院学生创作的“纸盒小狗”,太精致了!
先来欣赏一波来自各个美院的学生作品
来自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制作了杜宾犬,这立体结构还原度非常高。
还有来自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同样是制作了杜宾犬,还是穿上警犬制服那种,太酷了!
重点是,还栓上狗绳以及戴上狗嘴套,非常文明地“养狗”了。
依旧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生,这只“富贵小狗”,看着就很豪气。
而有西安美术学院的学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养狗了,还养起了鸟!
这细节处理以及逼真的羽毛,太美了!
02 大学生“纸盒宠物”设计,脑洞有多大?
一开始,有大学生脑洞大开地用废旧纸盒做成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并用彩笔给小狗画了眼睛,做了装饰。
完成这一切后,又玩心大发地给小狗栓了一条绳子,放在了寝室门口。
谁知可爱的纸箱狗很快就引得大家纷纷效仿,许多同学现状都开始在寝室里自制小狗,并将小狗设计成了自己喜欢的宠物狗的样子。
同样地,这些小狗都被用绳子拴在寝室门口,场面诙谐又可爱。
由于效仿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制作纸箱狗也等上了热门话题,甚至还成了很多人跟风的潮流。
有网友晒出自己的小狗后留言:是哪个大学生还没有在宿舍养狗。
不光如此,还有人在校园里举办了一场“纸箱狗展示会“,大家纷纷将自己的得意萌宠献出展示,当看到台面上挤满了纸箱制作的小狗,有网友哭笑不得地表示以为自己误入了幼儿园。
纸箱小狗对于大学生来说并非只是静态的摆件,到了晚上,很多人甚至会“牵”着自己的宠物作品去操场散步,俗称“遛狗”。
03“纸盒宠物”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大学生养纸盒小狗风靡全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很新的现象?
最初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行为,被其他同学效仿然后就跟网络迷因一样,越来越好玩,梗也越来越多。通过养狗、养龙、养猫,年轻人的个性得到了表达和释放!
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行为。但实际上年轻人们,没有在限定的情况下冷漠对抗生活。
“装假狗”的行为看上去很荒谬,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年轻人,真的很努力在不正常的生活里面寻找正常的生活方式。
真的很佩服大学生的脑洞,无论是“高校时装周”,还是现在的纸盒小狗。会玩的年轻人总会找到乐子来化解烦恼。
通过这种“迷惑行为”,有人坦言自己释放了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也有人认为“溜狗”可以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社交,还有人表示纸箱小狗弥补了自己不能在学校养宠物狗的遗憾,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的时光只有短短的四年,而这四年的时光本来是人生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却因为疫情带走了不少的快乐时光,但即使这样也带不走我们身边的美好。大学生在枯燥的生活中寻求其他的乐子,花式整活,在有限的条件中制造快乐,不仅缓解了大家焦虑的心情,还丰富了校园生活,疫情没有挡住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喜爱,相反,他们用微笑将这段特殊的时光点亮。
那些外人看上去荒诞的事情,亲身体验过,就会发现变得无比治愈了!这正是体现了对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对简单的快乐的一种追求。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现代人的目标,饭要吃得好,住要住得舒适等等,都是衡量高品质生活的标准。
在如今的生活中,能做到不光睡得好,更要吃得好,这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中国人吃饭,少不了的就是大米,而好吃的大米,是五常大米。
俗话说:“中国大米看东北,东北大米看五常”,五常大米是家喻户晓的国民大米,也是名副其实的舌尖美味,那么中国大米那么多,为何五常大米能够独得恩宠呢?
吃是中国人共同的主题,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每天琢磨如何吃,琢磨怎么吃健康,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三餐基本上是离不开主食的,而作为一名幸福的中国人,我们不需要为无米下锅而恐慌,所以如何“吃好”就很重要。
“一餐五常米,忘却酒肉香。”
有句谚语流传:南盘锦,北五常。拿五常大米来讲,早已成为老百姓家庭追求的好米首选绝非偶然。清朝皇家御用米,天然产区孕育纯正好米。
它的米粒均匀饱满,光泽油亮,煮熟后清香四溢,软糯弹牙,粒粒分明,还泛着微微的油光。在一碗五常米饭面前,酒肉都不香了~
“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清朝袁枚对五常大米是这样称赞的。
“五常大米”自古以来就有着“千年水稻百年贡米”之称。传说食不厌精的慈禧太后都钟爱五常大米,还曾宣称“非此米不能进食”
黑龙江五常市,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历经千年形成的草炭黑土层平均厚度竟达1米左右,林区草炭土厚度竟有3米之多,其中含有机物高达10%以上,堪称天然肥土。
这里自然环境,超过2600小时的超长日照,昼夜温差达20摄氏度,得天独厚的天然生长要素赋予它独特的口感。只有在这里生长的水稻,双链糖会积累得更多,只有在这里出生的五常大米,嚼上三口才会变甜。
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大米的品质根本在于水稻的种植。五常大米经过科学种植技术和人工栽培,采用最原始“最笨”的古法耕种,人工插秧、除草、收割。
从育苗到收割都是有专业人员指导,每天24小时的监管与指导。经过143天的自然生长周期,有优渥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五常大米独一无二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