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的父亲打猎:父亲的打猎生涯,五
为了打猎,家里不曾中断养过猎狗。最多时家里养有五只狗,为此村里人说我父亲,你家的狗都吃掉一个人的口粮。
父亲养的猎狗,就是本地人叫作“土狗”的中华田园犬。中华田园犬,其实是一个犬系,它包含了宠物犬,家犬,跟猎犬,宠物犬增添生活娱乐,家犬看家,猎犬猎获。一只好的猎犬要经过层层筛选,不但得“硬件”合格,“软件”也得合格。因为好的猎犬不但要孔武有力,还得胆子大,甚至嗅觉也得灵敏。
在挑选猎犬时,第一看的是外形,口诀为“虎头、猫耳”。所谓虎头,就是指猎犬得是短嘴阔脸,像老虎的脸一样,这样的脸型表示这只狗咬合力发达,能紧紧咬住猎物。猫耳,是指这只猎犬必须有像猫一样的尖尖立耳,且耳朵活动灵敏,这有利于猎犬听猎物的声音。对选猎狗,也有人对狗的身躯、尾巴、爪子(蒜子蹄)、眼睛、舌头、牙齿等部位有要求,可见一只好的猎狗可遇不可求。土狗本身自带猎性,四个月大就可以带上山训练,如果一条狗带了半年后不爱上山、没耐力、胆子小,父亲就会叹气到“这是头菜狗,只适合下锅”。
家里养过多只猎狗,最让父亲满意的只有两只猎狗,一只白色,一只花色。白色的狗比花色狗先到我家,家里人唤它“小白”,它打小就讨人喜欢,听到呼唤便奔而来。它在膝前环绕着,尾巴欢快地左右摇摆,还用头贴着我的脚,偶尔还咬我的裤腿,好像是一个顽皮的孩子。小白从小就有打猎的潜质,时不时这里闻闻、那里嗅嗅,偶尔叼只老鼠回家,也能放到指定的位置。
成年后的小白,体形有餐桌下的板凳高,父亲高兴地说:“这狗四肢修长、嘴宽耳竖,额正中这条槽(孬路)从鼻尖一直延伸到后脑,一看长相,就知道是能上山、会吃苦、会打猎的狗。“小白不负众望,是村里30多只狗中战斗力最强的,村里的狗见到它都要夹着尾巴绕道而行。勤劳的小白早晨傍晚总是上山追猎物,叼过多只野兔穿山甲回家,也有咬过二三十斤的小野猪回家。
另一只花色的狗,也是我父亲经多方搜寻才买到的。它的体形比白狗更壮实,头部大额头宽,吼声实。这两只狗经过训练,成了父亲打猎的好伙伴。听父亲说,80年代中期有外地的猎户出800多钱想买我家这一对猎狗,被我父母果断拒绝,他说猎狗是打猎人的命根子,这么难找的好狗,给多少钱,我都不卖。
白狗,在我家生活了接近12年,花色的狗在我家生活了接近16年,父亲下田干活,它们陪着,父亲镇上赶集,它们陪着,父亲去打猎,它们也是冲锋在前。父亲常说:“别看它们是狗,其实狗很聪明,和人比,它们只是不会说话而已。“父亲说的话,我信。狗会看家、护主和打猎,狗依旧是狗,有的人却狗都不如。
父亲养过多只猎狗,它们也陪伴着父亲,其中的感情,是金钱衡量不了、文字表达不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