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白玉镂空 长乐 铭文龙凤圆佩 极罕见的汉代白玉嵌金丝
辟邪天彖金镶玉 汉代神物今亮相
战汉及至唐代时期,是我国玉器制作的高峰时期,除了各种佩玉、赏玉以外,用于祭祀的玉器也是不少且种类亦多。这些玉器,琢工细致,纹饰形制多种多样,洋洋大观,林林总总,可谓独领风骚,叹为观止。
祭祀或辟邪玉器,题材各异,不少采用六瑞器形并结合高古传说的各种瑞兽形态制作,题材和样式颇多,有些常见,如龙凤形,有的则是极为罕见,甚至仅见者。因而这些罕见的祭祀或辟邪玉器,无论何种,遗存至今皆是非常珍贵的物件。
而在玉器上鎏金或者包金,以及镶嵌金丝,是汉代玉器中的一种高级形式,多为祭祀用器,且为社会地位高之权贵者能够拥有。而金与玉的结合,有金玉良缘之说,也是最为高贵和吉祥之象征。同时,这些鎏金或者嵌金玉器通常都是选用质地上佳的玉石雕琢,从而使得其更具审美价值和吉祥权贵之象征意义。
辟邪天彖(tuan),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狮头,龙身、虎爪且有双翅的神兽,很少被提及和见应用。其为人所知,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的扁鹊庙的一尊汉代大型石刻像。该物俗称“四不像”,是一种镇宅灵物。据资料所载,该“辟邪天彖”于公元1928年在内丘县大孟村发现,共出土四只,三只分别在美国和法国的博物馆,均为镇馆之宝。国内仅存扁鹊庙这一只,可谓十分的珍贵。(关于内丘县扁鹊庙“辟邪天彖”石雕,可检索网络资料,篇幅所限,不过多复述介绍)。
而我们知道,古代一些题材,不仅会应用到在各种大型石雕上,同时也会制作成小型的青铜器或者玉器等。因此,无需赘述,辟邪天彖这一神兽题材,出现小型的玉器制作品,用于祭祀或者镇宅等用途,则是丝毫不奇怪的。
迄今为止,仅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辟邪天彖”除了上述的四件大型石刻以外,尚未见公展其它材质者。而检点愚帐中所藏高古玉器,早年家父曾传下一件“白玉嵌金丝辟邪天彖”,可谓极其罕见而珍贵。时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将其帐中点选出列,拍照亮相,遣之于此公展鉴赏,以证其实,以飨藏好。
鉴赏此器。首先从器形上看,整体为一圆环状,上方出廓兽形为狮头,身有翅膀,虎爪(足),沿着狮身后部呈环状,环上又有双虎爪(足),显而易见,这里的“环”,便是龙的身。由此,其形乃为狮头、双翅、虎爪、龙身,其形态结构正是辟邪天彖的造型无疑,且与内丘扁鹊庙石雕十分近似,此其一;其二,可见环下方左右各有一只小狮背托住环两边,进一步印证上方之狮头;其三,在环(龙身)中间琢“圭”形(六瑞之一),圭中间带孔,似为代表太阳,周边似水波纹(或草龙纹)。不难看出,这正是一件典型的辟邪镇妖之物。
续可见其手工雕琢精到细致,线条流畅,形态逼真,非一般之物。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可见用黄金丝镶嵌龙身(环)卷草纹,使之在白玉之中,又绽放金光,金镶玉彰显贵重之意,此乃汉代添金玉器制作之常法,正所谓金不掩玉,玉添金彩,使得此物精彩倍添。
其材质白皙,乃为和田白玉,玉质纯而无杂色,光滑润泽,色泽柔和,油性十足,包浆纯真老道。其身有土痂粘附,质地生硬,未做彻底清理,亦可见其局部有沁,略带黄色的沁色十分的自然。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年代之物矣。
如是,一番鉴赏审视,这件“和田白玉嵌金丝辟邪天彖”,可断其汉代之物,一眼开门见山之品,真实可靠而毋容置疑矣。由此,可以看出并有力证明,辟邪天彖并非只有大型石刻存世,其也有小型的精美玉器制作并得以存世下来。而作为家庭房舍镇宅之物,此也恰到好处。无需多言,本品无论寓意还是制作,均可属汉玉之精品,极具欣赏与收藏价值,当非妄言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