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雕大战西伯利亚狼群:蒙古猎鹰人的真实生活
茫茫无边的雪地上,
两个猎鹰人终于发现了野狼的踪迹,
他们占领高地 呼啸着手上的金雕,
两只金雕闻声而起 猛扑而去,
而地上的野狼当然不肯束手就擒,
它负隅顽抗 和猎手展开了一场追逐战,
两只金雕是否能斩获敌手,
为主人猎杀草原上得头号天敌呢?
欢迎各位 来到蒙古猎鹰人的世界,
猎鹰人的称号源自于阿尔泰山的哈萨克族,
他们世代定居在阿尔泰山下,
一人一鹰 组成了草原上狩猎的常胜之师。
但如今随着大量的牧民走进城市,
传统猎鹰人越来越少,
只有为数不多的牧民在坚持这一传统,
百博拉就是其中之一。
又到了一天夏末 也是牧民们迁徙的季节,
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
百博拉把家搬到了合适的牧场,
几天前他已经用骆驼完成了大部分搬迁,
整段过程长达120公里。
忙活了几天 终于来到收尾的时候,
他们齐心协力把蒙古包的架子搭起来,
最后盖上保暖的毛毡与防雨的雨布,
一个温暖坚固的蒙古包就完成了。
多数生活在阿尔泰北部的牧民都是蒙古族,
百博拉却是哈萨克族,
他和家人依然说着哈萨克语,
但不论是蒙古族还是哈萨克族,
他们的日常生活都是一样的。
牲畜的数量决定着牧民的生命线,
百博拉家有600多只绵羊 300只山羊,
50到60头牛和50匹马,
即使在整个草原 这个数量也十分殷实,
也决定了百博拉一家相对优渥的生活。
他和妻子一共有四个孩子,
最大的女儿在首都乌兰巴托上大学,
还有两个则寄宿在城里的哥哥家,
只有5岁的儿子在身边。
当然 家里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员,
那就是刚成年的雌性小金雕 巴拉盘。
进过一番劳作,
一家人终于高兴的住进了秋季帐篷,
百博拉也终于开始了对金雕的训练,
阿尔泰山位于中国、蒙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四国交界处。
其中乌盖列是蒙古最北部的一座城市,
每年的金雕节都会在这里举行,
而百博拉正是为此做准备,
这里的金雕类别为草原雕,
成年后体长可以达到80厘米。
猎鹰人通常只训雌性,
因为它们比雄雕更大 更猛 更具攻击性,
巴拉盘是百博拉亲自从巢里带回来的,
他精心喂养了半年,
现在是时候唤醒它捕猎的天性了。
由于金雕天性焦躁 也容易分心,
所以大多数时候都要给它戴一顶皮质兜帽,
好让它冷静下来,
等到正式狩猎 这顶兜帽才会被摘下来。
它们天性凶猛 无所畏惧,
甚至可以单独捕猎野狼的幼崽,
但正是因为这一点 金雕不好训练。
而一旦训练得当,
它甚至可以和牧民一起捕杀野狼。
首先百博拉把巴拉盘放到山包上,
然后 自己骑着马疾驰而下,
一边跑 一边用独特的喊声来召唤它,
大多数情况下,
极饿是金雕起飞的唯一动力,
没有食欲也就没有降落的必要。
因此 巴拉盘旋了一圈,
又落回到了山包上 看来是不饿,
接着 百博拉又拿出狐皮包的饵来引诱它,
但巴拉盘仍旧不为所动,
百博拉只能拿出一块兔肉引诱它,
巴拉盘这才给了他一点面子。
目前为止 巴拉盘一直饭来张口,
还从未为食物这么费过劲,
但它的好日子今天就到头了。
让金雕狩猎时必须保持半饱的状态,
否则它们就没有动力行动。
同时 金雕的体态也得肥瘦适当,
否则就可能影响飞行速度。
根据多年的训鹰经验,
百博拉判断 巴拉盘体重有点超标,
是时候让它开始减肥了,
一只合格的猎鹰怎么能拥有赘肉呢?
回到家 妻子已经准备好晚饭,
他们一家自给自足,
很少需要到外面去采购,
等到吃过晚饭 百博拉忙活了起来。
开始为巴拉盘提前浸泡兔肉,
这是传统的猎鹰食物,
用温水浸泡会使肉更鲜嫩,
也会净化金雕的肠胃 让它更好减重。
当然量也不会太大,
巴拉盘几下就让饭盆见了底,
还有点疑惑 这就没了,
是的 古人早就说过,
必须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才能承担上天给予的重任。
一夜好眠后,
黎明的曙光率先惊醒了羊群,
标志了牧民一天的开始。
在训鹰之前,
百博拉还要干完家里的工作,
家里的工作分配十分传统,
妻子负责挤奶、做饭等家务,
百博拉则负责一些体力活。
现在 他正在忙着收集牛羊的粪便,
也就是冬天里的燃料供给,
草原上可找不到木头,
有时候 百博拉也会去城里买木炭,
但是质量都很差 还是粪便靠谱。
这些粪便在太阳下晒干后可以燃烧,
对于牧民来说 至关重要。
他们一年都需要炉子来做饭,
冬天也需要供暖,
他们不会浪费任何自然资源。
忙完牛羊的工作 百博拉开始准备午饭了,
他磨刀霍霍向绵羊 不出一盏茶时间,
就干净利索的收拾好了整头羊,
家里每过两周就会杀一只山羊或绵羊,
然后用盐腌好 挂在蒙古包里风干,
虽然卖相不太好 却胜在实在。
另一边 羊的内脏也可以使用,
其中羊肚还可以洗干净来放东西,
等到收拾完这一切,
百博拉终于得到空闲,
再次带着巴拉盘开始了训练。
从这天开始他加大了训练力度,
几乎每天都要它飞上几十趟,
密集训练很快初见到成果。
巴拉盘越来越听主人指挥,
它已经能够迅速反应,
并且在15秒之内抵达主人的手上。
百博拉对训练成果很满意,
觉得只要再经过一轮训练,
巴拉盘就能参见金雕节和训练了。
现在 距离金雕节还有十几天,
在此之前 他还要接待一位特殊的客人,
蒙古人和马是形影不离的,
百博拉需要为客人准备几匹马,
为此 他特意叫上侄子,
一起把放养的马群赶来回去,
然后挑选适合骑乘的马。
围栏里 年轻的侄子奋力甩着绳子,
想要套住选中的好马,
但他这个套马的汉子经验不熟 屡败屡战。
百博拉只能在场外远程指导,
教给他一些有用的技巧,
终于 侄子成功了。
另一边 妻子也在为客人到来做准备,
奶茶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奶酪也是其中的基本款,
最难做的当属黄油,
这既是招待贵客的调味品,
也是一家人过冬的重要储备。
因此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
把结块的牛奶装进囊中后,
百博拉需要手动捣上几个小时。
不过也并不无聊,
他可以看会报纸 玩会手机,
还能教一教好奇的儿子,
于是 一囊新鲜的黄油很快出炉了。
妻子把它封存到羊肚里,
然后放到他们特殊的冰箱里,
也就是床底下。
没有铺设地毯的这里是帐篷最冷的地方,
也储存着一个冬天的美味,
几天后 远方的客人终于到来。
她的名字叫做 凡妮莎,
是一个德国猎鹰人,
凡妮莎拥有三只猎鹰 却唯独没有金雕,
一只训练好的极品金雕,
在圈子里极其昂贵。
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因此 凡妮莎才要来这里一展其风采,
简单的寒暄后,
百博拉带凡妮莎来到自己的训练地,
这快广阔的山地是百博拉专属,
看得 凡妮莎眼热不已。
而对于 凡妮莎的带来,
百博拉则是十分欣喜,
牧民除了亲友难得有客人,
更和何况是志同道合者。
而且 凡妮莎接触巴拉盘是,
也能够帮助巴拉盘客服对陌生人的恐惧,
因此 百博拉让凡妮莎先开始了,
凡妮莎带着巴拉盘来到山上,
山下的百博拉一声令下,
巴拉盘还没有来及注意陌生人,
就循令一气飞下,
第一次尝试很成功。
接着 他们又交换了位置,
这次也成功了,
巴拉盘敢站到凡妮莎的手上,
这就意味着它能够克服恐惧。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特训,
巴拉盘进步显著,
百博拉觉得可以带着它比赛了。
这时已经是10月初,
金雕节明天就要开始,
每个猎鹰人都开始为此做准备,
百博拉也是。
他美美的洗了一个澡 修整起了仪容,
妻子则为他准备着干粮,
还有顺路为两个孩子捎去的肉。
终于 百博拉准备好了一切,
踏上了前往省会乌列盖的旅程,
一路漫漫几十公里,
需要跋涉整整一天的时间,
好在百博拉约好了其它猎鹰人碰面,
两人一起奔驰在草原上。
一路上 越来越多的猎鹰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人人身骑骏马 手持金雕,
虽然和车辆格格不入 却自有一股豪气。
天黑前 鲍百博拉终于赶到了乌列盖,
他在城里的哥哥探望了两个儿女,
然后修整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再次踏上了征程。
比赛的场地在乌列盖郊外的一处空地,
猎鹰者身着盛装,
纷纷意气风发的聚集到了一起,
这是当地一个盛大的节日,
不仅有许多当地观众 还有很多外地游客。
猎鹰人们骑进竞技场与观众见了面,
参赛者一共有92名,
最小的12岁 最大的80岁,
人人都对这场比赛翘首以盼,
获胜者不仅能获得头衔,
还能够得到一笔奖金,
因此竞争不可谓不激烈。
第一轮比赛很快就开始,
这一项中 金雕会被带到山头上,
然后听从指挥停到猎鹰人的手上,
这看起来简单实则有点难度,
一旦金雕怯场 那么万事休矣,
这天又十分不凑巧的起了大风,
大风和人群都让金雕很紧张。
因此 有的金雕直接飞出了场外,
猎鹰人不得不前去追逐,
有的鸟甚至一去不复返,
当然有差生自然也就有学霸。
最有经验的猎鹰人,
即使在大风中也能让金雕不偏不倚的落到自己手上,
这取决于猎鹰人的经验,
也看重猎鹰人的心态,
如果猎鹰人自己口号都慌了,
就更别想金雕听从指挥了。
很快 轮到百博拉上场了,
他不是第一次参加比赛,
但巴拉盘却是第一次,
巴拉盘一起飞就遇到股强风,
它迷失了方向 飞到场外,
这下 百博拉这会也得到场外抓鸟了。
一边的陪审团见怪不怪,
直接给出了0分的成绩,
毕竟猎鹰人常有,
好的猎鹰者却越来越少。
对此 百博拉感到有些失望,
但他十分体谅 一回生二回熟吗,
他相信巴拉盘的表现会越来越好,
下午 第二轮比赛逐渐拉开了帷幕。
这一项比赛要求鸟儿们利用经验,
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主人手上的诱饵,
速度越快 成绩也就越好,
然而下午的天气状况依旧不好,
逆风情况下 一些金雕直接放弃,
它们不愿意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飞行,
于是 观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
没有经验的小雕在强风中飞翔,
或者说是挣扎。
如果表现的好 百博拉还能扳回一局,
那么巴拉盘是否能逆风翻盘呢?
意外的是 巴拉盘这次表现的十分出色,
随着主人的一声令下,
它反应迅速的自山头翱翔而下,
这次没有第一轮的生涩和畏惧,
为百博拉赢得了8分的高分。
虽然这个成绩不足以使百博拉挺近三强,
但百博拉表示十分满意,
毕竟巴拉盘还是个新手,
假以时日 他相信它能够大发异彩。
现在 经过金雕节的历练,
巴拉盘已经瑞褪去生涩 可以捕猎了,
百博拉带着巴拉盘回到阿尔泰山下,
这时正是土拨鼠、野兔和野狐出没的季节,
能够让小雕大展身手,
一座山头上 百博拉仔细找寻着猎物。
突然 他在不远处看到了一只野狼,
狼的距离并不远,
但百博拉并没有摘下头套放出雕去,
对于此时的巴拉盘来说,
单独捕猎野狼还有点难度,
一般至少需要两只雕才能制服一只狼,
百博拉想到了附近的一个朋友,
他找到朋友家里,
提出了希望和他的雕一起捕猎,
朋友倒也十分豪爽,
一口答应了下来。
不过 他们不一定能在见到哪只狼,
薄薄的风雪吹走了先前的痕迹,
他们在旷野中骑行了几个小时,
才终于找到了先前的那只狼。
这只狼看体型刚成年,
很适合巴兰盆这样的新手,
是时候看看百博拉的雕是否能参与实战了,
两个猎鹰人占据了高地,
一声令下 放出了两只猎手,
朋友的金雕率先飞下 巴兰盆紧随其后。
只见打头的金雕向着野狼猛扑上去,
巴兰盆跟着有样学样,
却被野狼一一躲闪过去,
它自然不肯束手就擒,
两只金雕也紧追不舍。
一场追逐战就此展开,
此时两个主人也加入了战局。
遗憾的是先机已失,
最终还是让野狼逃了去,
但是对于这次围猎失败,
百博拉并不感到失望,
这更多的是对巴拉盘的一种锻炼,
没有比野狼更难对付的猎物。
经此一役 巴拉盘一定学到了很多,
带着巴拉盘心满意足的返回家,
又到了搬往冬季牧场的时候,
百博拉的亲友都赶来帮忙,
这也是难得的聚会时间。
因为草原生活十分艰苦,
越来越多的牧民已经搬到城市里,
但百博拉和妻子却从没有想过离开,
他们不能想象城市里的生活,
那里容纳不下一匹奔腾的马,
也没有让猎鹰飞翔的旷野。
虽然表面上看不出来,
但这些留下来的牧民都认为,
自己这种在草原上放鹰捕猎的生活,
才是真正的富足。
天高地远 风水迥丽,
或许于自然万物中,
他们能更加贴近生命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