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场优势 逆火而行的骑士爱重庆
这是重庆最难熬的一个夏天。
极端高温“烤”验下,8月17日以来,重庆涪陵、南川、江津、巴南、北碚、璧山、大足等地接连发生森林火灾。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场山火,莫过于8月21日晚在北碚歇马街道虎头村燃起的那团山火。直到25日23时,这场肆虐了整整5天的“火魔”终于被“击退”。
对于重庆人来说,包裹虎头村的缙云山脉意义特殊——它是重庆主城的“肺叶”,也是重庆人喜爱的“后花园”,还是李商隐诗句中“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巴山”,滋养着代代重庆人。
因此,救援燃烧在缙云山脉的山火,牵动着几乎每个重庆人的心。
一时间,各个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人们对山火的愤怒,对救援的渴望。就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高温抗衡、与烈火搏命的战斗中,一个个勇冲一线的消防员、武警官兵,和一个个自发加入救援队伍的志愿者,组成了一幅壮美图景:一边是烧得发亮的“红色火线”,一边是由抗击山火人群的头灯组成的“蓝色光链”,汇聚成了一个“人”字。
那是一个个平凡英雄们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防火长城”!
救援现场,鼓动人心的口号牌。
组成志愿者队伍的人员中,引发最多关注和感动的,是担任人员、物资运送任务的“摩托大军”。他们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颠簸崎岖的山路上冲锋驰骋,打通了运输线最后几百米,为一线灭火救援人员提供着源源不断的装备、补给。
“这是我的家园,我不来谁来?”
“给我多装点,我力气大!”
“我们00后不是那么娇气的,这么大的山火肯定要出力!”
……
在灭火救援现场,类似的话语不绝于耳,就如同一句句战斗誓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从普通踏板车到公路摩托再到越野摩托,骑手们集结而来,聚沙成塔、坚韧付出,共同书写出最真实的重庆精神。
集结人:
一声号召,千辆摩托汇聚虎头山
8月27日上午,北碚朝阳街道七一新村,已经有些年月的居民楼下,张骏抹了一脸汗水,亲热地和擦肩而过的邻居打着招呼。
“回来了?觉睡够没有?”“还可以,不啷个(怎么)累。”
这时的张骏,一改前两天的风风火火、往来穿梭,连说话的语速都放慢不少,“那天确实搞不赢(重庆方言:顾不过来),一刻都不敢多耽误,今天可以敞开说了。”
张骏,土生土长的北碚区人,37岁不到。老家就在缙云山上,由于在家排老二,馒头又是他的小名,于是,他给自己起网名就叫“二馒头”。于是,摩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二馒头”或“馒头哥”。
“二馒头”专属安全头盔。
一双黄胶鞋、一个写有“二馒头”字样的安全头盔、一辆125CC排量的摩托车,是二馒头的标配。从2019年的重庆摩托车博览会起,每年的摩博会上,二馒头总会如期而至。在一众高端品牌、外型酷炫的摩托车中,二馒头和他的坐骑绝对是亮眼存在。他为此说:“我就是一名爱玩车的普通人,也许是代表了千千万万草根的爱车群体,骑个‘烂摩托’也能有机车梦。”
代表着“草根摩友”的言语和车技,二馒头出圈了,也由此成为国内摩友界内响当当的一号人物。这也为他在本次北碚山火救援中的志愿工作,埋下了伏笔。
8月22日上午,闲暇之余的二馒头还在玩着手机。他没有想到,数公里外,歇马街道虎头村的山火火势正在疯狂地吞噬着青翠的山林。一通来自重庆交巡警的电话让二馒头瞬间有了使命感。
“(交巡警说)山路太陡,火又大,汽车不好上去,能不能叫些摩托车来(运输物资)?”挂断电话,二馒头立刻明白了,此前一天突发的山火,已经非常严重了。他马上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发到社交平台上,并标注了定位,召唤摩友们带车前来做志愿者,帮忙运输物资。
视频一发出,便得到了积极响应。跑摩的的摩托、送外卖的摩托,以及冲坡的越野摩托,半天时间内,上千辆各式摩托车集结在虎头村。
那天,二馒头的两个手机都快被打爆了,一直不断有摩友主动请缨,“还需要车吗?马上来!”“我没有车,我现买一个来参加可以不?”……
“有个辽宁的粉丝在看到了我发的视频,开了20个小时车,驮着越野摩托来参加救援,真的太让我感动了。”二馒头说。
为什么能有这么强的号召力,他直言不讳地“自夸”:“我的粉丝遍布全国。”
虎头山上的山火还在燃烧。8月22日至24日间,山火一路蔓延。从虎头村烧到了邻近的璧山区七塘镇,又沿着山脊朝着缙云山主山方向烧去。而此刻的灭火救援工作没有耽搁,根据研判,由于连续高温天气,山林已经极度干燥,一个小火星就形成燎原之势。采用以水打火的方式,无法取得灭火胜利。指挥部决定,挖出隔离带,阻拦火势奔向缙云山主山。
一场与火势拼速度的“比赛”由此拉开。
正在参与救援的二馒头。
就在北碚朝阳中学南校区旁,一条小路原本只通达半山腰,而在救援大军的努力下,把这条路改造成通向隔离带的“生命线”。沿着道路从山脚到隔离带最低处,一共设置了5个集散点,大部分的摩托车能抵达地势较平缓的2、3号点,但从3号点再向上,由于坡太陡,有的甚至达到70度斜角,同时又是刚开挖出的简易便道,这时候就需要越野摩托车上场,承担运输工作。
“冲3号到4号的坡需要大量的越野摩托,我在群里、朋友圈发布了这个需求,又一次很快得到了响应。”二馒头说。
摩友们的鼎力支持又让二馒头热血沸腾,山火烧了几天他就跑了几天。他在组织协调之余,还背上背篓、装满物资,开动越野摩托向上冲锋。
二馒头说他是个“犟拐拐”,原来因为骑车断过的胳膊再次受伤,他觉得没事。7岁的儿子要他陪着吃饭、睡觉,他也放得下。老妈坚决不让他这么拼命,他还是无所谓,“一直这么烧下去怎么得了,这里是我的家,我不救,哪个去救?”
25日下午5点多,把十几盒盒饭送到4号点的二馒头,指着几十米开外的隔离带上的救援人员说,“看看嘛,今晚就要发起总攻了,今晚就要总攻,消防员才是最辛苦的!”
冲锋者:
山火不灭,是骑手就要来回奔波
8月26日凌晨2点零1分,龙麻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短视频。视频中,他满头大汗,大口喝着水,开心地大喊:“重庆赢了,回家睡觉!”随后,龙麻子骑上摩托车,颇有些潇洒地绝尘而去。
龙麻子,大名叫龙杰,22岁,重庆璧山人,职业是一名外卖骑手。玩了多年越野摩托,龙麻子是璧山“26号王先生”越野车队中的王牌车手,编号81。因为喜欢电影《让子弹飞》里的“张麻子”,龙杰给自己的社交账号起名“龙麻子”。渐渐地,摩友们都习惯喊他“龙麻子”。
这些天,这个穿着浅绿色T恤、长相憨厚的小伙在网络上持续刷屏。没人想到,脸庞还有些稚嫩,并不善言辞的龙麻子,竟然从头战斗至尾。对龙麻子自己来说,他也没想到,22日抵达现场跨上摩托,开始运送第一趟物资时,自己会一次性运送货物三十几小时后才睡上一小会。
刚运送完一趟物资后,满头大汗的龙麻子。
当疲惫、困顿一齐袭来时,龙麻子只是机械地握住车把,蹬紧脚蹬。好几次,他都累得眼前发黑。不知道运了多少趟物资后,龙麻子终于坚持不住了,感到头晕脑胀,身体出现中暑迹象,停下摩托车,他就趴在车座上止不住地呕吐。因为在奔忙中顾不上吃东西,吐出来的只有喝进去的水。
为了保持清醒,龙麻子劈头盖脑地浇了一瓶矿泉水,眯着眼甩甩头,又重新拧了拧油门,再次向山顶的隔离带发起冲锋。
25日下午5点,龙麻子刚从隔离带运完物资回到3号点,跳下车就赶紧抓过毛巾擦拭淌进眼睛的汗水,他眨巴了几下眼睛,喘着粗气。“不知道跑了多少趟。”龙麻子抬高了两个音量摇头边说,“不累啊,重庆是我们的家,难道忍心看到它这样烧下去吗?”
“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骑摩托车,没想过这次会用得上。”龙麻子半是羞涩、半是骄傲地说,“以前真的不敢参加志愿者行动,感觉不好意思,这次是鼓起勇气来的。”
更让龙麻子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勇敢表现成了全网关注的焦点,“我骑车的时候不带手机,接不到任何电话,更不会录任何视频,就是想把东西早点送上去。”
山火还在肆虐,半山腰的2号点位时不时就能看到明火。每当明火一露头,龙麻子就心急如焚,“山上的火还没灭完,消防、武警连饭都没有吃,连水都没怎么喝。我们要是休息的话,他们就没得吃喝了,我们多跑两趟,他们就有饭吃、有水喝,能保证体力继续灭火,早点把火灭完。”
就在龙麻子回到2号点位短暂休息时,3号点位的小冷又一次往隔离带运送物资了。
小冷和兄弟们在灭完山火后,激动地合影留念。
染着金发的小冷,27岁,个头不算高,怎么看都不像个“靠谱”的男生,可做起事来,真还有模有样。从8月23日凌晨到26日,小冷辗转于北碚、璧山的山火救援现场,“哪里有需要,我和兄弟们就往哪里跑。”
时间回到23日凌晨2点,小冷通过群聊消息得知,璧山区七塘镇的山火燃得厉害,急需越野摩托运送物资上山。小冷腾地一下就从床上蹦了起来,打电话、发信息,组织了7个兄弟骑着越野摩托就往火场赶。
“我专门带了一辆车况特别好的越野(摩托)车,只骑过两三回,就怕万一出状况耽误事情。”天刚蒙蒙亮,小冷和兄弟们到达七塘火场。这时,现场调度员告诉他们,七塘的越野摩托已经够用了,反倒是山那边的北碚歇马山火现场还有需要。小冷二话没说,带领大家立刻动身来到歇马火场。
小冷,大名叫冷伟,玩越野摩托7年,现在从事越野摩托租赁业务。“我耍越野摩托的水平在重庆中上吧,比不上最好,但还是可以。”
有了这份底气,小冷运送物资时显得比别人更细心、更拼命。他发现越从3号点位到4号点位,接近300米距离,连续多个70度陡坡,正是越野摩托发挥作用的地方。“我平均每两分钟跑一趟,跑得快的话三分钟可以跑两趟,一想着山上的救援人员们那么辛苦,我就一刻也不想停下来。”小冷说。
从23日一直忙到24日晚上9点,小冷才回到家中准备休息一会。可是到家后,他根本就睡不着。25日凌晨3点,小冷再次来到歇马街道的山火现场。在夜色笼罩中,他顶着头灯,背上背篓,一直在那段300来米的陡峭山路上来来回回。
25日白天,歇马山火进入总攻倒计时,更需要运送大量物资跟救援人员上山,小冷也主动给自己加大了工作量,“我的越野摩托车加满油是7升,我每天都要加满三次油才够跑。”
参与了30多个小时的救援后,累到躺在纸箱上休息的小冷。
土生土长的重庆崽儿,小冷说话虽然显得有些“冲”,可反倒添了一份豪气,“我们行业平时会举行一些障碍赛,所以这次山上70度的陡坡对于我来说不算啥难度,相当于是换了一个地方负重骑行。”
因为超长时间忙碌,在26日凌晨,小冷的嗓音突然沙哑下来,他含着清嗓含片说:“在多数人印象中,越野摩托爱好者都是一些‘街娃’(重庆方言:调皮捣蛋的年轻人),给人印象不太好,我要给我们这个圈子的人正名。”他理了理头发说,“骑越野的人,不是只会炸街、扰民,我们也是有担当的一群人。”
他指了指自己“伤痕累累”的越野摩托,“把车开回来,洗完车做维修保养,说实话,我这车最起码跌价3000块,也没觉得值不值。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站出来,因为这是一个重庆人该做的事情。”
调度员:
现场协调,化混乱为有序
“现场秩序太乱了,我看着心里着急。”
22岁的孔令红,是一名摩托车培训教练。他也是第一批赶往北碚歇马火场一员。骑着自己的公路摩托往上冲了两回后,他很快发现骑手们效率不高的原因:不缺骑手,缺有效调度的人。
“在虎头山支援的时候,拉了第二趟我就发现上面和下面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一线已经不缺水了,但是骑手们还在不断往上送,每个骑手确实拼命,但都是一股脑往上冲,不仅造成路段拥堵,还影响物资运送的效率,该往上送的送不上去。”孔令红说。
有心的孔令红当即停下车,要来2、3号点位联络人的电话,又返回山下拿到1号点位联络人的电话,往返几趟,所有点位联络人的信息就收集全了,他把大家拉入一个群,在里面即时沟通需求。
现场协调调度员孔令红。
随着山火蔓延,除1号点位外,其他点位相应变换位置,各点位上的联络人也在随时轮替,但孔令红始终都在。点位上换人了,他就把新人拉入群中,大家继续各司其职,“大家都直接,有事说事,哪个点位缺水,哪个点位缺药,马上就协调去办,我也根本不知道他们谁是谁,没那个时间客套寒暄。”
组织协调能力强,是职业带给孔令红的优势,“平时教学员练车,我就拿个喇叭喊,这次我也把我的教学喇叭带来了,结果没喊到一天就没电了。”
在整个灭火救援过程中,和孔令红一样做着调度协调的志愿者大约有几十人,他们发挥着重要的“链接”作用,让“生命线”的物资运输越来越顺畅有序。
“爱操心”的孔令红还多做了一步。他担心各个点位的信息存在滞后情况,稍有空闲,他就骑着摩托去各点走一圈,做到心里有数。
25日晚间,歇马山火的扑救工作即将迎来以火攻火的总攻关键时刻,已经两天两夜没合过眼的孔令红疲惫到了极点,说话常常是说了上句忘下句,“脑子已经跟不上嘴了。”
晚上7点,摩托骑手们搭载着最后一批前来支援的消防官兵上到前线,同时还有一批灭火物资也需要送上去。孔令红拿着喇叭组织秩序:物资摩托统一靠边,让消防官兵先上;骑手们纷纷配合,在大家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抹橙色队伍有序地向山顶奔去。
当得到指挥部作出了以火攻火战术决定的消息时,孔令红和所有人一样,都绷紧了神经。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忘记职责所在,继续做好骑手和物资的调度工作。
晚上9点、10点,直到11点,一线救援人员高声喊出“胜利了,胜利了!”而此时,在2号点位的孔令红由于看不到山顶的情况,他只能强迫自己抑制住紧张的心情。很快,孔令红收到一条协调信息:需要大量的志愿者和物资上山。
“我一看放心了,肯定是胜利了,因为火大了控制不住的话,大家都要往下撤,让人上去,反倒说明以火攻火战术成功了。”
随时待命的摩托车骑士们。
忙完最后一批人员协调工作,孔令红终于找了块平地躺下,一觉睡到了日出时分。这是他五天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我之前从来都没有上过缙云山,忙完了,肯定会去走走看看。”孔令红说,“这可能是我长这么大,做过最疯狂、最牛的一件事,我自己也很意外,从没想过自己能坚持下来,但我内心就一个想法:我必须得这么做。”
上千摩托骑手们的披荆斩棘、侠肝义胆和一往无前,感动着三千万重庆市民,也感动着全中国。重庆本土雕塑家唐中国就以奔赴火场的摩托骑手为原型,创作出一尊雕塑作品,并取名《烈火骑士》:骑手穿着短袖短裤,用背篓背着物资,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冲锋……
这样的形象背后,真实可触摸。平时喜欢讨价还价的摩的司机、永远忙碌的外卖小哥、还有嘻哈贪玩的越野车手,他们用自己的魔幻表现,展现出重庆这座“摩都”的精气神。
“重庆全市人民和我们一起在作战,这是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8月26日,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张桢林向各路媒体记者说出上述言语。
8月28日晚,一场期盼已久的秋雨淅淅沥沥落下,浸湿了缙云山麓,山里的居民忍不住在院子里鼓掌呐喊:“缙云山下雨啦,掌声越大雨就越大!”山下, 更多北碚乃至重庆市民在朋友圈里纷纷约定:“明年春天,我们一起去缙云山植树吧。”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 曹钰 杨雪 黄芯瑜 罗惟巍 实习生 袁晨曦
来源: 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