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天不拉屎才算是便秘:宝宝几天不排便就是便秘吗
宝宝的吃饭和便便时常是困扰父母的两大问题。宝宝有进有出,正常规律,父母安心;宝宝有进没出或多出,则会愁煞爸妈。
在宝宝长大的前几年,家长们总是在跟孩子的便便打交道,便便也是宝宝肠道健康的阴晴表。 尤其是宝宝几天不排大便的时候,更是让妈妈焦虑不已,到底该怎么办?
很多妈妈存在一个错误的概念,只要孩子没有每天排便一次,就认为是便秘了,其实这是错误的。其实每个孩子的排便规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是一天排几次大便,有的孩子是几天排一次,只要孩子便便是正常的,软便,便便排便不困难,那么就是正常的,无需担心。
宝宝正常的大便规律
在宝宝生后的第1周,一般1天排大便在4次以上,一些母乳喂养的宝宝1天甚至可以排8次大便;主要是软便或液体较多的便,大便可以是黄色、棕色或绿色,大便中可以含颗粒或奶瓣;
3月龄-1岁,宝宝每天排便1次或每天天1-4次都有可能。在宝宝1岁或以上时,大多数宝宝1天排1-2次大便,大便通常为成型的软便。
如何定义婴幼儿便秘?
宝宝便秘通常表现在大便次数及大便状态的改变。
- 便便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
- 大便状态的改变,孩子的大便又干又硬,且排便隔的时间比较久,甚至会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
便便形状决定排出难易程度是判断便秘重要参考
排便周期不是最关键的,粪便松软并且容易排出至关重要,如果您发现孩子排便的频率低于上表中的最低值,但大便性状正常,可不用过于紧张,保持观察。有些宝宝数天才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
但如果发现孩子排出小颗粒、球状硬便便,一定要特别注意,可能是便秘了。图中便便便便从上到下,排便从难到易; 第4、第5种粪便最理想(注意:本图表仅供参考,且主要适用于18个月以上儿童,哺乳期婴儿粪便主要是第6、第7种)
其实很多时候,宝宝几天不排便,并不一定只是单纯便秘,也可能伴随宝宝身体疾病,到底该如何区分呢?如何科学护理?
宝宝功能性便秘
其实90%便秘孩子都属于功能性便秘,主要是因为宝宝饮食或者生活方式引起的便秘,比如辅食添加、缺少水分、缺少蔬菜水果摄入,宝宝通过饮食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缓解。
❤功能性便秘诊断前提条件:
- 每周排便≤2次;
- 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
- 有大便潴留病史,可以在宝宝腹部摸到硬块。
- 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排便时宝宝表情痛苦户甚至肛裂;
- 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
- 巨大的粪便,又硬又结实,足以阻塞马桶出口。
❤婴幼儿便秘好发于三阶段:
- 婴儿期:从乳汁喂养过渡到奶粉或添加固体辅食后,大便变得坚硬;
- 幼儿期:要求排便训练时,他们试图控制排便但发现排便有疼痛;
- 幼儿园阶段:不喜欢在学校里排便。
❤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及护理
1、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可以使便便软化,宝宝水量=奶量 辅食 白开水
2、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大于4个月的宝宝,可试用果汁调整,特别是西梅汁、苹果汁和梨汁。
对于已经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可以多喂些高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梨、苹果、西梅、西红柿、豆类、红薯、西兰花、土豆、花菜、胡萝卜等。也可以将果汁和果泥、菜泥混合。不推荐香蕉用来缓解便秘,因为香蕉中膳食纤维很低,因此香蕉缓解便秘是错误的做法!
ps:一般,一份30~50g的蔬菜泥或是果泥,能提供1g的膳食纤维。
- 而4个月~2岁的宝宝,每日所需膳食纤维约3~5g。
- 2岁以上所需的膳食纤维量,可用这样的公式:(年龄 5)~(年龄 10)。
3、适量补充含益生菌
①婴幼儿:益生菌制剂(动物双歧杆菌BB-12)
益生菌可以调节菌群平衡;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增加粪便湿润度,缩短排泄物在结肠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缓解便秘的目的。
②幼儿:含益生菌食物
益生菌具有帮助消化、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平时可以适当的补充,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食物,比如酸奶、奶酪、豆豉、泡菜等。
4、腹部按摩
- 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 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
5、及时进行排便训练
孩子18个月时,可培养其每日定时排便鼓励小儿每天在便器上坐一会儿;一般在睡醒或餐后30~60分钟,每次5~10分钟较适宜,避免排便时久蹲、久坐及强努而导致肛门肌疲劳。
“渐进性训练”,允许儿童在训练中反复实践,排便成功后父母给予表扬,以增强其自信心。失败也不要训斥,以免小儿紧张。
6、谨慎用药
目前对于婴幼儿,缓解便秘最安全的药物是乳果糖(口服)和开塞露,但是不建议长期依赖开塞露!
这两种属于假便秘
1、宝宝正常直肠发育
如果宝宝排便时涨红了脸,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很痛苦并发出低低的哼声,而且宝宝软便,此时不要紧张,并不是便秘;这仅仅是宝宝肠道直肠正处于发育的状态中!
此时妈妈只需要放宽心,宝妈你试试给宝宝用热水袋暖暖肚子,注意不要宝宝肚子受凉了,好好安抚宝宝即可。
2、宝宝攒肚
攒肚一般在宝宝满月后出现,6月龄辅食添加之前,实际上它是对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4~5天,有的甚至于15天不排大便也无痛苦表现,待到排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宝宝攒肚的原因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两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增多,肠蠕动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吸收功能比刚出生时也有了很大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反射,就出现了攒肚现象。
区分便秘与攒肚
攒肚宝宝虽然排便间隔长,但排便时无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不干,是正常的黄色软便、无硬结等。攒肚的婴儿进食正常,精神愉悦。
宝宝攒肚护理
- 增加奶量:如果宝宝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宝宝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奶粉,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 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参照功能性便秘护理)
当食物积滞于胃肠,久而久之化热,可使得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不通、干硬呈球的便秘等症状,大便味臭。
当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如食欲差、挑食厌食,且伴随便秘,就要考虑还是是否为积食了,妈妈要反思最近一段时间宝宝有没有吃的食物量过多、种类过于繁杂、过于油腻、生冷水果过量等情况?
如果宝宝是属于积食的情况,那么妈妈一定不要强行孩子进食了,孩子吃的越多,积食越严重。
可以给孩子尝试中医按摩手法:
1.补脾经(5分钟)
位置:拇指桡侧缘,自指尖直至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用左手握患儿之左手,用右手拇指螺纹面贴在小儿拇指桡侧面上做直推,向心推称为补脾经,每分钟200次。
2.揉板门(5分钟)
位置: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
操作:用拇指在大鱼际做揉法,每分钟100次。
3.掐四缝(10次)
位置: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掌指关节之横纹处。
操作:一手握患儿手指,另一手大拇指指端分别掐揉四个手指的穴位。
4.推四横纹(3分钟)
位置:位于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屈侧的横纹处。
操作:使患儿四指并拢,在穴位上横向来回直推,每分钟100次。
5.揉腹(10-15分钟)
位置:腹部。
操作:站在患儿左侧或右侧,以自己的左手或右手,或双手重叠,放置于患儿肚脐上,掌心冲肚脐中央,掌根轻轻向下做顺时针按揉。
6.捏脊(5遍)
位置: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第七颈椎棘突到龟尾穴)。
操作:用捏法自下而上提捏,称(捏脊),用捏三下将背脊皮提一下,即“捏三提一”用食、中指指面自上而下直推,称推脊柱。每次5遍,前3遍单纯捏脊后2遍“捏三提一”。
体重增加缓慢且便秘,警惕食物蛋白过敏
有些时候妈妈们会发现,给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腹部按摩或者补充益生菌甚至使用开塞露,孩子便秘依旧无法缓解,效果较差,此时就应该要警惕孩子食物蛋白过敏了,婴幼儿中比较常见的过敏原是牛奶蛋白和鸡蛋。
宝宝食物蛋白过敏可以表现在胃肠道、消化道、呼吸道三方面。
食物过敏在胃肠道可表现为腹泻、呕吐、拒奶、便秘等,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过敏会导致孩子腹泻,但是却容易忽略过敏也会导致胃肠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便秘,这种便秘往往是通过常规治疗便秘的方法无法缓解的。
有的孩子除了单纯便秘外,也会伴随着皮肤症状比如湿疹、红疹、荨麻疹,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哮喘、流鼻涕等。
食物蛋白过敏导致宝宝体重增加缓慢,要警惕!
食物过敏性便秘还有一大重要特点是孩子会生长十分缓慢,可表现出孩子体重增加缓慢甚至减轻,此时妈妈要根据孩子月龄以及生长情况,观察孩子生长曲线,看是否出现生长滞后的情况。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因此,如果当还出现以下情况:1)湿疹伴随便秘或湿疹、咳嗽伴随便秘;2)宝宝长时间便秘且体重增加缓慢;3)经过各种护理方法,便秘依旧严重;家长可怀疑宝宝食物过敏,若宝宝食物过敏为进行及时干预,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此时建议及时带孩子进行过敏原检查,明确食物过敏原之后,需要进食严格的过敏原回避。
- 如果宝宝对牛奶蛋白过敏,仍在母乳喂养,妈妈饮食当中要严格回避此类过敏原,比如牛奶、酸奶、奶酪、蛋糕、面包都要禁止,避免过敏原通过母乳传递给宝宝。
- 如果宝宝已经奶粉喂养或已经添加辅食,在宝宝饮食中必须严格回避过敏原,换用深度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同时辅食当中也要回避酸奶、面包等可能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
有一些妈妈也会问,食物过敏型便秘是否可以用益生菌来调理,为何我家宝宝吃了效果不明显。
其实婴幼儿可食用的益生菌都会有一定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但是食物过敏型便秘使用益生菌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效果不如在缓解功能性便秘上的效果显著。
针对过敏性便秘,就要从改善宝宝的过敏体质以及回避过敏原出下手,宝宝严格回避过敏原的情况下,可以给孩子选择有助于缓解过敏体质的益生菌菌株,比如鼠李糖乳杆菌LGG、鼠李糖乳杆菌HN001、短双歧杆菌M-16V,可有效改善过敏性便秘。
胀痛、腹胀、呕吐和不排便排气,警惕肠套叠
肠套叠多发生在2岁以内,以春、秋季多见,常伴发胃肠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因患儿多不能表达其症状,临床若未对肠套叠引起足够重视,易导致病因判断错误而误诊误治。
- 婴儿肠套叠常表现为急性起病,可突然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不久即呕吐,甚至呕出胆汁样液体;
- 其次可有便血或果酱样大便,腹部查体可触及腊肠样或香蕉样肿块;
- 晚期可有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及腹部压痛。
因此,如果发现孩子便秘,并且呕吐物呈黄绿色,同时孩子独自胀大,警惕肠套叠,及时就医,莫错过治疗的黄金24h。
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便秘腹胀,警惕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希尔施普龙病。由于结肠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近端结肠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疾病之一。
先天性巨结肠在临床上可引起不完全性或完全性结肠梗阻,通常在生后出现反复便秘。
- 由于小儿肠道狭窄、梗阻而导致粪便排出障碍,久而久之使得腹胀如鼓。
- 这种便秘会反复出现,并可伴有呕吐,严重的宝宝在出生72小时内无胎粪排出,并可伴有腹胀、呕吐等肠梗阻表现。
- 对于婴幼儿,长期腹胀便秘,可使患儿食欲下降,影响营养的吸收造成患儿消瘦,贫血,发育明显差于同龄正常儿。
由于长期严重的刺激,先天性巨结肠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患儿毒素积聚,影响生长发育,并可出现全身电解质紊乱、坏死性小肠炎、肠穿孔、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因此,妈妈一定要警惕,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宝宝便秘是否需要去医院?
如果宝宝是功能性便秘或者攒肚一般无需就医治疗,妈妈可进行简单的家庭护理,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药物或益生菌制剂。
如果宝宝属于积食型便秘,则需要合理控制孩子饮食,同时可给孩子进行中医按摩手法。
如果宝宝属于食物过敏便秘,为了避免过敏性疾病,如特异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的发生,则应该及时就医,确认过敏原,进行科学回避;
如果宝宝属于先天性巨结肠、肠套叠等器质性便秘,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手术治疗。
这些情况下请就医
- 宝宝不愿吃东西,体重下降;
- 排便疼痛,大便带血;
- 排便会腹痛
- 便秘反复发作;
- 甚至是你不看医生就是不放心的情况,那就带宝宝去医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