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宠物百科>综合>资讯>正文

青蒿素屠******从哪里得到启发:西师夜读,音频

人气:437 ℃/2024-03-03 11:36:44

欢迎关注西北师大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是2019年7月2号,星期二,欢迎走进今晚的《西师夜读》。我是主播好雨,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要带大家来了解屠******与青蒿素的故事。

89岁屠******,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明星

6月17日一早,屠******团队青蒿素的新进展上了热搜。89岁高龄的屠******,仍然坚守科研最前线。又一次当人类因疾病陷入绝望时,她和团队找到了生的出路。这就是屠******,从二十来岁起,献身中药研究,三十多岁献身青蒿素研究。她怠慢了家庭,错过了女儿的成长;她怠慢了自己,亲自证实了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在研究室里做了一辈子科研,直到85岁获得了诺贝尔奖才被人记住。今天用这篇文章,请再一次记住“屠******”这个名字。

减法人生其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屠******,这个名字为世人熟知,是三年多以前的事。那一年,她85岁。诺奖工作人员早就向她发出邀约,接电话的是她老伴老李。老李说,“老太太身体不好,不知道能不能去领奖。”那一天屠******还是去了。在老伴的陪伴下,见证了耗了一辈子心力的“孩子”得到世人肯定。台上十分钟高光时刻,台下五十年的研究和等待。屠******与青蒿素结缘,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肆虐。全球都没有控制这个病的办法。

1967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要集中全国的科技力量,联合研究对抗疟疾的新药。屠******所在的单位响应号召,对抗疟疾的523项目启动,她成为中医药协作组的组长。

那一年,屠******39岁。她一副心思全扑在疟疾药物的研究上,以至于家庭顾不上。她带着一批研究员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长达4年的时间,毫无进展。枯燥、寂寞、常常令人绝望,对于药物研究,这太正常了。

但屠******没有放弃,也不知道是什么支撑了她,但她就是不捣腾点什么出来誓不罢休。她在《青蒿素的发现——中药的馈赠》中写道,“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东晋葛洪的处方给了她灵感。1971年10月4日,她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就是在这种忘我的研究中,屠******发现了青蒿素适合治疗疟疾。

减法人生其二:只会做研究,生活粗线条

屠******把大部分精力奉献给工作,生活中就马马虎虎。有一回她找不到身份证,让同事帮忙找找,同事打开她的箱子,笑喷了。谁想得到呢?工作上那么严谨的屠大组长,生活里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甚至有人笑说:“能收拾得这么不妥当,完全不像女生。”即使是结婚成家,她还是那个屠大哈。还好老伴很理解这一点,承包了买菜、买东西等家务。屠******这个人,人生态度很明确。喜欢的事情全力以赴去做,其他事儿就马马虎虎有个基准线水平就够。她在青蒿素的研究上,几乎耗尽所有精力。把自己当做人肉实验,以身试毒。一度肝中毒,后来身体一直不太好。做青蒿素这个项目时,两个女儿都很小,大的4岁,小的1岁。为了研究,她割舍母爱。大女儿寄养在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到宁波老爸老妈家。等到忙碌告一段落,屠******第一时间跑去看女儿。小女儿3岁多,算是有记忆以来第一次见妈妈。屠******亲切地叫着她,小女儿见着她就躲,下意识后退了几步。听到爸爸妈妈要把她接回北京,哭着闹着就是不肯走。屠******太懊悔了,在女儿不可逆的成长阶段里,没有尽情陪伴。哪个当妈的,不想日日夜夜跟孩子待在一起。但她没办法,“交给你任务,当时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减掉生活琐屑,才有全情投入科研的屠组长。减掉母女私情,才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屠组长。粗糙了自己,才有精力去细致每一个实验、把关每一味中药。

减法人生其三:不争名,不夺利,不上位

屠******,这三四年来成了全国无人不晓的大名人。她人生的高光时刻,从85岁才开始。但她从二十来岁起,就献身中药研究,三十多岁就献身青蒿素研究。这中间,漫长的五十年,她有成果,没认可。有人调侃,“屠******,你这个三无科学家。”一无博士学位、二无留洋背景、三无院士头衔。虽说她读大学那会儿,正赶上大跃进,之后是文革,没法读博士,没法出国留洋。但手握二十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却没有院士头衔,太不可思议了吧?其实她也好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都落选了。原因呢?用她周围的人的话来说,“屠******,太不善交际了。”屠******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说,“她何止不善交际,还特别爱说真话、不会拍马屁。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也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她骨子也不十分介意,她眼里只有科研高低、真理与否,你不给我院士当,我正好待在实验室里,继续研究、继续优化成果。很多年后,屠******功成名就。杨澜问她,“人们称你为三无科学家,请问您为什么没有当选院士?” 她说:“我如果当选了院士,怎么还会搞科研获诺奖?”杨澜接着问,“您的科研成功70年代就完成了,为什么40年后才得奖?”屠******说:“因为诺贝尔奖一直等着我。”杨澜又问,“您获得了诺奖,现在可直接晋级院士了,是吗?”屠******摆摆手,“不,我现在当上院士,有人会说我被西方势力推举上去的,我现在这样比院士强多了!”在名利面前,屠******没那么着急。曾经有人说过,“成功这事儿,你不该去追求它。你得老老实实去追求过程,等你把过程做好了,成功和名利自然而然扑过来。屠******显然是这个的践行者。

减法人生其四:盛名之下,不邀功

在获诺贝尔奖、被全中国熟知之前,屠******早被国际生物医学界盯上了。2011年,屠******获得拉斯克奖,这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这也算是人生殊荣。但屠******淡泊惯了,盛名来了,她依旧淡泊。屠******获奖之后,两所母校都邀请她出席活动。她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便没去。母校效实中学举行百年校庆时,碰巧是她获得拉斯克奖的那一年。她委托北京校友会校友,向母校赠书《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并亲笔写上“赠母校惠存”,盖上她的印章。这是她一辈子的研究成果著作,最能作为感恩礼物回馈给母校。至于为什么不出席,她不希望母校校庆的聚光灯落在自己身上。获得诺贝尔奖后,屠******还是尽量保持低调。据说,她住的北京四环某个小区。当时诺奖出来,还没人知道她就是得主。因为她叮嘱亲戚朋友还有同事,一定要保持低调,自己平时也跟普通老太太一样。谈最多的就是女儿、孙女,不谈科研。但没办法,能在生活圈子隐藏实力,没法挡得了媒体记者。打电话的、上门来的,祝贺的、约采访的,多得不得了。老伴儿知道她个性,不喜欢整这些花边儿,尽量帮她挡掉。“一大早起来,不知道接了多少电话了”“获奖和我没有关系,我不好讲”“老太太今天太累了”……实在挡不掉的,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屠******只好接受采访了。但她属于很不接记者梗的人,很多记者会给她戴高帽,人成功之后,总有人想法设法帮你解释成功的理由。

她却特别善于戳破媒体的这些高帽,“我觉得也没必要多说了,确实没什么好说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你们仔细看下这书,上面都写的有。”屠******说:“说实在的,我也没有老是想着得不得奖的问题。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荣誉多了,你的责任也大了。对不对?”屠******说:“如果我获奖,能够作为新的激励方式,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多做点工作,我会很满足。”

屠******说:“科研成功能否获得世界公认,不是靠期待和愿景,而是需要创新和发现。”直至今天,屠******依然很低调。关于青蒿素,她原本可以孵化出无数研究的感人故事。很遗憾,她没有。她出名之后,有署名屠******的鸡汤文流传甚广,帮她的人生增光增辉,让人们对她记忆更深刻。但很遗憾,她公开说那不是她写的。关于青蒿,她只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关于科研,她只说,“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手中事的人,拿了诺奖。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眼前人的人,家庭圆满。单纯的力量,减法的力量,也是屠******的力量。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节目的全部内容了,感谢各位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

西北师大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感谢关注西北师大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节目来源:广播站

本期主播:好雨

责任编辑:文涵

搜索更多有关“青蒿素屠******从哪里得到启发:西师夜读,音频”的信息 [百度搜索] [SoGou搜索] [头条搜索] [360搜索]
CopyRight © 2021-2024 宠物百科 All Rights Reserved.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