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最爱一个人的野性团宠 却藏着浮士德式的残酷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又名《无限》
《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是电影原名,不符合互联网短平快的节奏,但招摇着“吸猫者必入”的标签。吸猫已是全球化景观:
美国有肥硕的《加菲猫》,暖心的《流浪猫鲍勃》,日本有狗奴变猫奴的《为什么猫都叫不来》,中国的《妖猫传》透着诡异,土耳其的《爱猫之城》可以做到人让猫。
《无限》是《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在西瓜、头条、Netflix等全球公映名。典型的治愈系日漫,但并不肤浅,带着《千与千寻》类似的灵魂:你愿意和宠物互换身体和身份吗?
美国的《九条命》也有类似人猫互换情节,却失于搞笑
吸猫者的无限
改了名字叫《无限》,是突出绰号叫“无限”的女主,人如其名。小巧可爱却勇敢示爱,一出场就是对心仪男生大动作骚扰,直接用屁股撞击,这可算赤裸裸的性骚扰。
完全反转了男孩子喜欢恶作剧、主动调戏女生的套路。无限潜能,无限动力。
“难怪大家都叫她‘无限’。超级聒噪和神秘小姐”。
可是青春总带着遗憾和不舍。无限喜欢的日之出并不十分在意她:她彪,神经大条,嘻嘻哈哈;却看不到她内心十足的少女情怀,为吃到日之出的炖土豆高兴地手舞足蹈。
无限有一个神秘的猫面具,让她秒变一只叫“太郎”的小白猫,瞬间呆萌全场。“太郎”每天放学后就要和日之出嬉戏一番,成为平行宇宙中的爱宠。
中二甜宠
两条感情和剧情线交叉并行:现实中的无限持续暗恋,不断表白日之出,却得不到回馈;魔法中的“太郎”是日之出最好的陪伴,连气味都满是夏天芬芳。
两个人是初中同班,日语中流行的“中二病”(Chūnibyō)放在这里最合适。
这个流行的二次元用语(ACG 日漫/动画/游戏 的常用词)其实早就摆脱了感情色彩。而是专注于青春的活力、异性吸引、阳光普照,但又懵懵懂懂,跌跌撞撞,经常犯迷糊,智商、情商不在线。
中二的孩子伤不起
无限、日之出和他们的死党都在中二生活,有升学的压力,却有自己的理想,完全沉浸在爱的幻想。有时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就像每天穿梭在人与猫世界的无限。
既然是幻想,自然可以治愈。电影无论是画风、配音、主题曲或色调,都渗透着夏菊般的小清新,带有强烈新海诚《你的名字》的风味,也和之前大热的《传闻中的陈芊芊》简直互为镜像。
浮士德式的残酷
但浮夸背后总有“不能承受之重”。陈芊芊是女编剧苦楚的发泄,大大咧咧的无限内心其实很压抑,青春期的少年少女的典型压力。
父亲再婚,自己强颜欢笑。
“强颜欢笑有错吗?明知再婚会伤害我又为什么要再婚?”
勇气示爱却被调皮男同学嘲笑,得不到理解,才会逐渐扭曲,模糊人与猫的界限。
“只有变成猫,才会被人喜欢”开始作祟。现实中不满被变身之后的爱宠所替代。
浮士德对生活充满迷茫;魔鬼和浮士德达成了交易,生前各种满足,死后出卖灵魂。
无限也在神秘巨猫诱惑下,彻底戴着猫面具,出卖了属于她的人类的寿命以及灵魂。巨猫就像《大鱼海棠》中的灵婆,超能力却各种引诱。
变成“太郎”的无限去猫岛恢复人身,看到了和自己一样放弃人类身份的同伴。英文文化里有“cat lady”的一类人:单身女,却养多猫,有爱心,却爱无能;日本也有所谓“蛰居族”,身心抗拒社交,把自己彻底锁住。
《无限》后半段,“应许之地”日之出和无限都想变回人形,居然用上了缠斗,“圣树苏醒了”,他俩之间的感情也苏醒了。
英雀说:吸猫其实不是错,但爱必须要有界限。
Food for thought/精神食粮: A cat lady is a cultural phenomenon in the US.
cat lady 猫女郎
推荐
- 1给猫剪指甲最好的方法,从此再也不担心给猫剪趾甲163
- 2便宜的柴犬价格是多少 柴犬价格是多少,5005000262
- 3郭沫若都做过哪些坏事?郭沫若的天狗看起来疯言疯语179
- 4车内狗毛用毛巾能处理吗?说说如何清理狗毛那些事178
- 5金毛金顺开心成长每一天,金毛Oakley成长史,天使狗子好可爱441
- 6最好听最简单最时尚的宠物名字 接地气的宠物名字好记又好叫-可爱点420
- 7乌龟小时候不凶长大后会凶吗?有时候乌龟变胖也不是什么好事459
- 8养什么爬行宠物最好养活?各种爬行宠物饲养方案大全165
- 9不知道曾经流浪过的狗经历过什么?那只奔跑了1700公里进藏的狗狗195
- 10柴犬收养一只流浪狗,家里的小金毛开心极了210